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汽驱的油藏埋深达到中深层,但是对于深度超过1000m的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仍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1]。文章以L块深层特稠油油藏为例,应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蒸汽驱井网形式、驱替介质进行深层特稠油油藏蒸汽驱关键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形井网开展高干度蒸汽驱是区块有效的方式转换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8%以上。该项研究可为同类油藏蒸汽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稠油井筒掺稀降粘方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外河油田属常规注水开发的普通稠油油藏,区块实施调驱32井组,调驱阶段增油10.05×104t。在实施化学调驱技术过程中,通过对波及状况、注采剖面、粘浓监测、地层压力等多方面实施监测,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方案制定、跟踪调整、效果分析与评价提供依据。实践表明,化学调驱监测技术,对保障方案的实施及效果的取得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含水率高难控制的问题,提出了CO2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采取室内驱替实验和矿场试验对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表明:岩心高含水阶段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原油粘度和水气体积比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存在最佳区间。矿场试验表明:水气交替注入后单井日产油量提高22倍,含水率下降24.7%,阶段累积增油4721.2t,具有向其他高含水油田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平井开发的油藏类型已从单一的砂砾岩稠油油藏扩大到非稠油的边底水断块油藏、裂缝性油藏、整装高含水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和低渗透油藏等,从老油田挖潜转向新区产能建设和老区调整,特别是在油田高含水后期挖掘剩余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平井采油技术也由过去的全井段合采发展成为水平井段分段开采和分支井的不同井眼选择性开采技术。水平井分段优化技术可对水平井进行分段优化,并可对生产状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海海相砂岩稠油油藏含水上升快、面临投产即高-特高含水、产量低及易出砂的生产困境,以及采出程度低、预测采收率低、开发难度大、稳油控水形势严峻等问题。开展了多级分段堵水技术应用研究,分析评价南海东部地区X油田开发中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找堵水一体化的多级分段堵水技术。通过保护液测试全井段和分隔后隔断的注入指示曲线,根据不同位置注入指示曲线的变化判断出水点,并针对性的开展不动管柱堵水作业,从而保证堵水作业的成功率及效果。多级分段堵水工艺对南海海相砂岩稠油油藏有较好的适应性,现场应用有效期达半年以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渤海多数油田属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如NB35-2,SZ36-1,LD5-2等,在完井投产阶段存在由于稠油乳化造成堵塞、近井地带渗透率恢复难等问题;造成油层损害,影响油井产量的后果.本文针对稠油油藏,研究新型活性酸完井液体系,通过加入活性组分BOLA,使体系具有良好的清洗油垢能力,能将有机沉积垢快速溶解分散.解除稠油引起的有机堵塞,降低稠油粘度,起到快速有效清除渗流通道,提高近井地带油相渗透率,从而在油井投产时达到或超过配产量.  相似文献   

8.
黄沙坨裂缝型块状边底水油藏经过13年的开发后,受底水暴性水淹影响,油井水淹严重,油田处于低速、低效开采状态,开发形势异常严峻.针对这一问题,优选小12-13井组作为试验井组,开展氮气泡沫驱先导试验,井组见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日增油9t,含水降低4.4%,阶段净增油1155t.氮气泡沫驱试验的成功开展对同类裂缝型油藏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稠油流动性差、黏度大、开采难度大的问题,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条件的油藏选择了多种降黏开采方式,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热采技术以及地面节能配套工艺技术。并对此三种开采方式的特点、性能及不同油藏条件下稠油开采方式的选择和开发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和稀油的生产过程中,对油井产出液的含水率测定,经历过化验、含水分析仪两个阶段。含水分析仪在测定稠油含水率时,黏液粘在含水分析仪的探头上时而测得含水率100%,时而含水为零,含水分析仪在稠油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油水密度差的特性,通过两个液位计的位差计算出井流物的含水率。在油井的生产中期以前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沈阳采油厂潜山区块储量占全厂三分之一,由开发初期的高液量、高产量、低含水正逐步向低液量、低产量、高含水的趋势发展,剩余油动用难度加大。通过开展高凝油潜山油藏注空气机理研究,原油静态氧化实验及水和空气交注轮次注入量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实验,证明水和空气交注技术可以作为高凝油潜山水驱后的有效增产技术。在沈阳油田沈625潜山油藏实施规模空气驱,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海外河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油品性质差,近几年,很多前期生产正常的油井由于地层堵塞导致液量下降,影响区块产量。为有效解除油层污染,提高油层渗透率,2014年引进有机复合解堵返排剂技术,不仅可除去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恢复地层的渗透率;还可以降低高凝油凝点,通过融蜡及分散、乳化作用来防止蜡结晶,达到防蜡、降凝、降粘,改变原油趋动性目的。累计现场应用8井次,增油736吨,为海外河油田稳油稳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齐2-15-012块莲花油藏2002年投入开发,目前油井普遍高含水,注水利用率低,2014年在区块油藏开采特征[1-2]分析与N2驱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该块优选2个井组实施了N2驱,目前已初步见到效果。N2驱油的成功对于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渤海海域使用的完井液主要为隐形酸完井液及聚胺完井液两种。品种单一,具有一定局限性。渤海海域部分油田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胶质沥青含量高、含硫量低、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等特点,属典型重质稠油。需要研发专门针对稠油油藏的高效环保型稠油完井液。我们研发的生物酶稠油完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界面张力,洗油效果较好,满足渤海海域稠油油藏完井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萨中油田南一区水驱经过50多年开发侯,受套损影响,近32%的油水井出现井况问题,有采无注井比例达到了17.8%,如何在套损的影响下探索出高含水期水驱控制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我们开发管理的主攻课题。为此,2015年应用了精细注采比方法,实施了水驱精细挖潜,取得了水驱超产、"递减、含水"得到双控、套损区保持稳定的较好效果,为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和高效开发探索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减粘裂化工艺对风城油砂沥青进行减粘裂化研究,重点考察风城油砂沥青的减粘裂化性能,在不生焦的前提下,考察减粘裂化温度、减粘裂化时间、生焦剂用量对减粘裂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好的减粘裂化条件为:阻焦剂使用量为0.4%(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420℃,反应时间为45~60min,此条件下油砂沥青降粘率达到94%,所生产的燃料油符合7号燃料油的标准,可直接作为成品燃料油出售。  相似文献   

17.
张蓓 《化工管理》2015,(2):68-70
水平井技术在国内油田开发生产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由于水平井生产井段长、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驱替速度均匀等优点,在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上有着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旨在对水平井在稠油油藏,薄层油藏,低渗透油藏以及边底水油藏的生产效果及适应性进行分析,为水平井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桩西油田桩斜139块稠油油藏底水锥进快、注汽压力高、措施单井投入大的开发现状,剖析问题根源,结合潜力认识,创新低成本工艺,从新工艺不动管柱提质增效和主导措施治理低产低效井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微观油水调控冷采降粘、氮气泡沫压水锥冷采、稠油层内堵水、充填防砂闭式管柱注汽、DC、DCS等技术措施试验,相应措施实施后,单井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三元共聚冻胶微球调驱剂技术为中渗油藏深度调驱找到了出路。中原油田2.78亿吨的中渗油藏经过多年高速高效开发和注采调整,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开发效果逐年变弱。针对中渗高含水油藏深部调驱难题,中原油田科研人员研制开发三元共聚冻胶微球调驱剂,创新形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测试资料表明其动用程度低于50%。由于多轮次的蒸汽作用,使得高渗透层变成了注汽时的高吸汽层,生产时的高出水层,油井含水80%以上,蒸汽驱井组个别生产井的产出液温度达到110℃。解决以上矛盾,可通过化学堵水调剖方法实现,达到提高注汽质量、减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