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发挥加氢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近日开发出满足加氢降凝组合工艺且配套性能优良的FDW-4临氢降凝催化剂和FC-18加氢改质催化剂,使我国加氢降凝组合工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加氢降凝组合工艺技术的关键是配套催化剂的使用性能,其中FDW-4临氢降凝催化剂是针对较难处理的劣质柴油加氢降凝开发的新一代临氢降凝催化剂,可与加氢催化剂组合用于多种直馏柴油或二次加工柴油混合油的加氢降凝。FC-18加氢改质催化剂是一种改善劣质柴油性质的加氢催化剂,在加氢处理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出满足加氢降凝组合工艺且配套性能优良的FDW-4临氢降凝催化剂和FC—18加氢改质催化剂,使我国加氢降凝组合工艺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加氢脱芳精制溶剂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脱除溶剂油中的芳烃,应用Ni—A1催化剂,在200mL加氢反应装置上分别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120#溶剂油催化加氢脱芳烃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2.0~5.0MPa,反应温度为140-180℃,氢油体积比为150~500,空速为1.0~2.0h。的条件下,催化加氢脱芳烃的效果较好,其精制油的芳烃含量可控制在0.1%(质量分数)以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不断严格,发展清洁燃料,使用超低硫甚至无硫柴油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为了达到柴油产品新标准,炼厂现有的加氢装置和工艺在操作费用和运行成本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石化在清洁燃料生产领域"十条龙"攻关项目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SRH)的开发成功,不但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生产高品质清洁油品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在节能增效方面效果显著。SRH技术开创了加氢工艺新思路。在传统的固定床加氢工艺过程中,为了控制催化剂床层的反应温度和避免催化剂积炭失活,通常采用较大的氢油体积比,在加氢反应完成后有大量的氢气富余。这些富余  相似文献   

5.
赵美霞 《化工管理》2016,(6):112+114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资源和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也给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煤液化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工艺,加氢裂解反应是煤液化过程中的关键反应,高效催化剂是煤炭加氢裂解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日,石化院新型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核心专利——一种全馏分裂解汽油双烯烃选择加氢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新型催化剂今年7月已在独山子石化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投入工业应用,已实现满负荷运行,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对柴油质量标准的提高,积极改进柴油生产技术工艺的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加氢过程是清洁柴油生产的最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某些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与加氢技术来实现高效化工作,以生产清洁能源。文章将围绕柴油加氢催化剂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石化研究院承担的LY-C2-02型C2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工业试验项目在兰州通过了省部级技术鉴定。兰化研究院自1995年开始进行C2后加氢催化剂的探索性试验,并在兰化乙烯裂解装置上建立了在线评价装置,对载体原料配方和成形工艺、催化剂制备工艺、催化剂评价装置设计进行了研发。  相似文献   

9.
对 C9~C10馏分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其附加值的综合利用路线,阐述了 C9~C10馏分在解聚分离制备环戊二烯和甲基环戊二烯等基础原料、聚合制备 C9石油树脂、加氢做溶剂油和调和油及切割分离后的再利用等方面的生产工艺和发展现状,对 C9~C10馏分各种利用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作出了总结论述,指出了 C9~C10馏分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并根据原料来源的具体情况对 C9~C10馏分的进一步利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环保法规的和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深度加氢脱硫技术及相应的催化剂研究已成为重点。本文介绍了国内抚研院和石科院的柴油加氢催化剂、工艺及其在炼厂应用情况,并结合国内清洁柴油生产情况,对柴油加氢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的方法,对甲基环戊二烯选择加氢制备甲基环戊烯及其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温度、压力、氢烃比和空速等因素,对该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两段加氢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段反应工艺为氢烃比1.5~2.0、反应压力0.8~1.0 MPa、空速4~6 h-1、温度55~60℃,甲基环戊二烯的转化率93%~95%,甲基环戊烯的选择性90%~94%;第二段反应工艺为氢烃为3.5~4、反应压力1.5~1.6 MPa、空速4 h-1左右、温度75~80℃间.在此工艺条件下,甲基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大于99%,甲基环戊烯的选择性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氢分压取决于反应系统压力和氢纯度,氢分压提高对催化反应有好处,一方面可抑制结焦反应,降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另一方面可提高硫、氮和金属等杂质的脱除率,同时又促进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所以,应当在设备和操作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反应系统的氢分压。本文将探讨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氢分压对杂质脱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加氢脱硫技术。催化加氢脱硫是目前世界炼油工艺中广泛采用的燃料油脱硫精致技术。催化加氢脱硫是在高温(300~340℃)、高压(1~10MPa)及临氢条件下,通过氢解将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转化相应烃类物质和硫化氢,  相似文献   

14.
拟薄水铝石是各种类型加氢催化剂的主要载体原材料,其性能和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和成本,因此拟薄水铝石的生产工艺技术是加氢催化剂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鉴于拟薄水铝石生产工艺技术对于加氢催化剂研发和生产的重要性,中石化石科院多年来一直在开展拟薄水铝石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经过十多年的长期研究和知识积累,开发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系列化产品。并于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短流程系列化拟薄水铝石及其工艺成套工艺包的技术转让。于2007年8月获得成功应用,现在仅通过生产工艺参数的调节,就可以稳定生产出满足渣油加氢、加氢裂化、柴油加氢等不同类型催化剂载体要求的系列化拟薄水铝石产品。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石油资源巨大的需求,需要提高炼油技术,从同等数量的原油中提取更高价值的石油产品。石油炼制过程主要以常减压、热裂解、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方式加工,为确保石油资源满足市场需求,不严重影响环境,从而提高中国石油产业的经济效益。文章讨论了石油精炼中的加氢催化剂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现有石油炼制工艺中,对加氢催化剂的应用和结果做了分析和概述,对石油炼制中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FCC汽油加氢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了FCC汽油加氢技术的现状,简要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举出了几个典型工艺,主要有:RIDOS工艺、OTA工艺、FRS工艺,希望这些内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溶剂油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分析溶剂油作为石油能源的主要产品,溶剂油的应用质量对于工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影响重大。在此过程中关于加氢脱芳溶剂油精制技术的实施,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针对加氢脱芳精制溶剂油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文章综述了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xo-THDCPD)的合成工艺及特点。重点介绍了"两步法"合成工艺采用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和"一步法"合成工艺采用的加氢异构双功能催化剂,并对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石化石科院、荆门分公司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共同承担的“润滑油加氢处理RLT技术开发与应用”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日前通过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石科院聂红副院长、李大东院士及课题组的相关成员以及荆门分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经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润滑油加氢处理RLT技术采用“溶剂精制一加氢处理/加氢精制一溶剂脱蜡一补充精制”的加工工艺流程,使用RL一1加氢处理催化剂、RJW一2加氢精制催化剂,可以从中间基原油生产出高质量的150N至150BS润滑油基础油,具有工艺流程合理、灵活,对原料适应性强、产品达到HVI与APⅢ类质量指标。申报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7项,申报专有技术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