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聚吡咯(PPy)和膨胀石墨(EG)混合后的电磁屏蔽性能,利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PPy/EG二元复合材料。通过FTIR、TGA和SEM分析对制备的二元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同轴法测试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膨胀石墨掺杂量为5.12wt%时,总屏蔽效能在2~18GHz范围内由20.3dB增至25.7dB,比纯PPy材料的屏蔽效能提高了41.6%,其中吸收部分占总屏蔽效能的比例为64.3%~86.5%,这表明聚吡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质是以吸收电磁波为主。  相似文献   

2.
在硅藻土吸附降解方面,以光催化材料、氧化性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等作为硅藻土的改性剂以制备甲醛吸附降解复合材料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光催化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与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尤为热门。文章以硅藻土为研究目标,对硅藻土在甲醛吸附降解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甲醛防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木质纤维素的合成和微生物降解纤维素出发,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的处理方法以及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处理方面的应用。所述处理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为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剂材料。  相似文献   

4.
吡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碱、蛋白质等天然产物中,其中一些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二乙酰基吡咯是合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中间体,也是制备聚喹啉的重要单体。由于吡咯环上含有活泼氢,二乙酰基吡咯与二胺的聚合物具有独特的质子传导性能,是新一类型的非氟质子传导聚合物膜,在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改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醋酸纤维素(CA)是纤维素衍生物之一,在工业上广泛应用。采用聚己内酯和CA接枝改性来改变目前以纤维素材料为基质的生物降解材料很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称MOFs)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具有三维孔结构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吸附性能。回顾了MOFs材料的研发历程,系统地介绍了MOFs材料水/溶剂热合成、微波合成、超声合成的原理和制备方法,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讨论了MOFs材料在储氢、CO2吸附、有毒化合物吸附、催化、荧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MOFs材料合成工艺,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拓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聚四氢呋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生产新型合成纤维氨纶,且在非纤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简要介绍了聚四氢呋喃的合成工艺、生产现状、应用领域方面的一些情况,对聚四氢呋喃近期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相关的生产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热解经过氯化铁和高锰酸钾浸渍的小麦秸秆,制备了铁锰金属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用以去除水中六价铬。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在溶液p H值从3.00升高到9.00时对Cr(VI)的吸附量从14.7 mg/g下降到11.9 mg/g。吸附温度小于35℃时,吸附Cr(VI)的平衡吸附量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且最大吸附量为45.391 3 mg/g。吸附动力学分析发现,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上述结果说明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于去除水中Cr(VI)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选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基树脂等3种黏合树脂,分别对经电解处理的碳纤维复合线进行涂胶成型,对它们的强度进行了比较,并用未经电解处理的碳纤维复合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纤维只有经过适当的表面处理,才能在复合材料中发挥良好的增强作用,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所用的黏合树脂对材料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磷的含量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电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除磷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碳基复合材料制备的电极:石墨-活性炭复合电极,并进行了活性炭电极的改性和表征。通过表征发现,过氧化氢溶液改性的方法可以扩大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增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电吸附试验表明,在电压为3.6 V、磷初始浓度为1 mg/L的含磷溶液中,通电24 h两种改性活性炭电极材料对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1%和77%。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体、填充颗粒以纳米尺度(小于100nm)分散于基体中的新型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微米级复合材料相比,由于纳米颗粒带来的量子效应、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之间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于相同组分常规聚合材料的力学、热学性能,同时还可能具有原组分不具备的电、磁、光学方面的特殊性能或功能,为制备高性能、多功能的新一代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因此,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言课题,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相似文献   

12.
四苯基卟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在医学、分析化学、模拟光合成、光电材料、催化等方面。原有的合成工艺存在着产率低,反应时间长的缺点。现介绍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利用微波催化苯甲醛、吡咯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3.
湿法提纯和酸处理凹凸棒石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了Fe-Ag-La多元金属改性二氧化钛;以改性后的凹凸棒石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复合材料。用XRD、UV-Vis和SEM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用亚甲基蓝(MB)为模拟有机污染物,研究金属掺杂量、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Ag-La掺杂量为1%,催化剂加入量为10mg/L,紫外灯照射MB溶液2h,溶液的脱色降解率可达90%以上。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MB溶液的脱色率仍在80%以上。实验还发现负载型光催化复合材料在太阳光下也具有很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5月30日,由航天四院西安康本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通过了省级产品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邢球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姚穆和周国泰等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纺织业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材料制品性能稳定,生产工艺先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建议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广泛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尤其是重工业产业的密切关注。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根据基体类型和增强相形态对其进行了分类。常见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铸造凝固成型法(搅拌铸造法和挤压铸造法)、喷射成型法和原位复合法,重点介绍了粉末冶金法和铸造凝固成型法。指出了现阶段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需解决成本偏高、工艺复杂、分布不均匀、高温下易发生界面反应及偏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龙夫 《汽车与社会》2000,(11):25-27
美国21世纪汽车开发研制的基础项目,由汽车行业组织进行5年考察拟定,经过环保、运输.商业等部门监督核实.最终通过国会确定。其中包括5大项目18个突出问题: 项目一:轻型车体材料 他们提出两种代替钢车的材料最有潜力:铝镁合金和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美国汽车公司早已造过铝和复合材料为车体的样车。但由于加工及材料成本昴贵.阻碍了此类车体材料的普及。现在,他们决定集中力量解决5个问题: 1.材料成本和性能: 2.加工: 3.连接: 4包括碰撞行为在内的耐用性; 5.回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定的研究目标有:…  相似文献   

17.
在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离子液体中溶解天然纤维素,采用ATRP技术合成了微晶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MCC-g-PGMA)分子。研究表明:[AMIM]Cl对微晶纤维素有较好的溶解性。最佳ATRP接枝聚合反应条件如下:n(GMA)∶n(乙二胺)∶n(CuBr)为100∶4∶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0h,接枝率可达50%以上,分子质量分布较窄。FT-IR和SEM测试表明:在微晶纤维素上接枝了PGMA,共聚物分子PGMA接枝到MCC后,改变了其表面形态。TEM观察发现MCC-g-PGMA在不同溶剂中可组装成不同形态,在药物载体方面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07,(5):50-50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3所)成立于1970年5月,是我国重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喷管及其它非金属部件的开发、研制、生产基地,是中国航天领域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复合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在各类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和其它特种材料制品的研制、生产、检测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与设备实力。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高聚物。壳聚糖原材料丰富,无毒无害,具有耐碱、抗血栓等功能,还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可将壳聚糖进行改性,研究其吸附性能。凹凸棒土是苏睆地区特色矿产资源。它具有优良的吸附、脱色、离子交换、热稳定、造浆和高温变相等性能。以凹凸棒土为吸附材料,得到改性凹凸棒土,通过对比研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李刚 《化工管理》2015,(11):156
本文用聚乙二醇PEG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用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反应,制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性体系,研究了不同配比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的韧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