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大北农生猪产业链为例,在分析"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模式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机理。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数字信用体系,并利用大数据有效控制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为农户提供低成本、无抵押、快速便捷的信贷资金,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同时,该模式为产业链上各经营主体提供贷款、结算、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在"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下,小农户能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主体处于同等市场地位,契合"去中心化"的思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一个创新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价值链融资日益成为解决农村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并为各国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农业价值链融资四种商业模式的动因和运作机理进行分析,以购买者驱动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为例,构建了"农资企业+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部门+金融机构"创新模型,并研究其具体运作流程和优势,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价值链融资的特点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农业价值链的构建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收益。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价值链构建路径: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渠道,发展共享物流;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打造农产品品牌,树立良好的互联网营销形象,以期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扶贫省级实验示范区和创新试验区,创新支持山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该项目以支持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农村土地流转为重点,按照"政策性金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以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为主、政府支农资金为辅、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农业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奶业价值链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价值链组织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价值链金融能够降低农户采纳新技术的门槛,但不会对农户的采纳程度产生进一步影响;价值链组织对技术采纳行为有一定的诱导力;此外,农户禀赋条件和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也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董翀 《农村经济》2017,(12):56-61
本文以农业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背景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奶业价值链的农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价值链组织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价值链金融能够降低农户采纳新技术的门槛,但不会对农户的采纳程度产生进一步影响;价值链组织对技术采纳行为有一定的诱导力;此外,农户禀赋条件和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也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扬州立华53家合作农户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及扬州立华所在高邮市的197个农户两年跟踪数据,分析了禽流感风险下"公司+农户"模式的应对策略、农户增收效应及龙头企业绩效。研究发现,尽管扬州立华"公司+农户"模式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但其签约养禽户劳均1.8万元/批的增收效应是建立在企业巨额亏损风险转移行为之上的。在禽流感持续风险下,"公司+农户"模式陷入"内卷化"困境。鉴于当前龙头企业横向市场力量不足以及纵向延伸资金约束较强的转型障碍,政府应通过财税政策、政策性金融以及产业链金融等措施予以支持和引导,当然,扶持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的首要政策目标仍是扶持农户。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解构重庆市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模式、评判效果的基础上,揭示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化解之策。研究发现,现行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存在锚定对象偏差、聚焦价值链环节"哑铃式"塌陷、纵向增信机制缺失、政府角色缺位、信贷资金不足等现实困境。据此,新时期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应明确属性,关注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回归初衷,明确新型金融机构定位;明确分工,建立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合作机制;完善财政支持体系,助力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9.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理论与中国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电商、物联网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本文对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借助于电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应用和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构建农村数字化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风险控制策略,最终提高金融供给效率。目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已形成互联网企业驱动和数字化农业企业驱动两种模式,但是仍面临资金成本高、数字足迹缺乏和信息孤岛等问题,限制其作用的发挥。未来应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支持和规范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最终完善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贡献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产业转型的进程。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将农村资源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打破信息屏障,解决了偏远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困境,对规避农业经济风险、提高农民经营水平和实现农村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论述了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必要性,针对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分别从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以及构建农业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推进"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组织保证,对贫困地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中国的农村合作组织主要是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组织+公司以及农户+股份合作组织等几种模式.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渐进性、差异化、诱导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服务是都市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是保证农业信息服务效率的关键。通过对都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阐述,以及都市农业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环境分析,提出了五种都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即"互联网+市场机制"信息服务模式、"互联网+大学"信息服务模式、"互联网+行政管理"信息服务模式、"互联网+农村社区"信息服务模式、"互联网+农展会"的信息服务模式,并探讨了每一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内容和运行规律。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运用有效致用的都市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把农业信息顺利地服务到都市农业生产实际中,就必须构建与其相对应的都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姣  周颖 《农业经济》2018,(12):101-103
目前在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以三种主体存在并加以布局,即三农实业服务商、互联网电商平台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其金融服务模式具有典型性。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农村的快速布局取得一定成效,有效填补了传统金融领域"三农"的金融需求空白,鉴于未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依然旺盛且潜力巨大,建议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用互联网+农村思维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和当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的落地模式,开发更多具有三农特色的金融产品,整合农村闲散资金和小资金量,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力量之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博爱县孝敬镇绿色蔬菜产业基地通过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以"互联网+"助推农业产业化、以发展弘扬孝敬文化铸品牌为主的多元化路径大力推进了其新时代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计划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推进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产业链金融,是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整合农业产业链,使原来分散的信贷主体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一种全新信贷经营管理模式。201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创新提出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这为涉农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农户的分散化,是"三农"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因而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整合了农业资源和金融资源,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中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整个产业链效率的评估,充分发挥"产业联动、以大带小"的作用,以产业链为纽带实  相似文献   

16.
姜倩 《山西农经》2020,(8):51-5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关系到其经营绩效和存活能力,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分析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4种运行模式,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合作社+大户+散户”模式、“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模式,以期为促进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而85%农户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和亲友间无偿借款的融资方式,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涉及较少,导致农村融资渠道受限。[结论]深化企业和农户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融资渠道,能够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供应链金融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是把握机遇创新金融的必然选择。农村供应链金融是面向中小企业及农户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为产业链上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新了金融服务,突破了农村金融发展瓶颈。分析了农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提出创新路径,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式运作模式是剖解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难题的有益路径。研究阐述了"电商+农户"合作的意义;指出农业比较竞争优势低弱化农户收入提升能力、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发展能力弱和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降低利益分配机制效能等问题;给出"电商+农户"合作机制的生产利益联结模式、营销利益联结模式和利益联结平台建设等若干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针对浙江丽水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品下行"问题,以当地政府、电商企业、农户为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编码与分析,构建农村电商模式下"工业品下行"路径的升级模型,并结合价值链耦合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的工业品消费需求和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工业品下行"与农村电商模式的对接;农村消费的实体价值链和电商虚拟价值链的"双链"耦合实现并优化了工业品的下行;通过与农村本地化服务的结合,挖掘农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工业品下行"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