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推进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省夏邑县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程,当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为农村培育了一批既懂生产又懂经营的新农民,有力促进了"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1月14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团结村村民徐孟到镇上买了一床绣花被,花了273元。而一个多月前,徐孟凭借自己的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从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领到2015年度的林权股和固定资产股红利,正是273元。273元,是把农村沉睡的"呆资产"变成哗哗响的"现米米"的生动见证,它折射出的不只是农村百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也是当前整个四川农村改革的热度。  相似文献   

3.
农政     
四川探索启动“险资直贷+水果????产业收入保险”试点
  5月24日,四川省召开“险资直贷+水果产业收入保险”试点协调推进会,正式启动农业部支持的金融支农创新试点,这标志着四川省深化农业保险步入一个新阶段。四川省农业厅提出:一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眉山市及彭山区金融支农创新试点。二要探索新路。彭山区作为国家层面确定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两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区,四川省政府确定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改革要出成绩,试点要有成效。三要细化方案。抓紧研究制定“险资直贷+水果产业收入保险”创新产品和具体实施方案,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日益增多,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抓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充分认清认定管理工作在整体培育工作的基础保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苏省"三农"工作发展迎来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全省农机专业户、技术能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他们作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在农业及农机化实用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有力支撑了江苏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黑龙江省克山县积极鼓励农民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国家政策和补贴支持下,农机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机合作社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农民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经营与现代化农机耕作的矛盾,并加快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解放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但克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人才不足、资金紧缺等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4个"农民荒"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农村公共服务环境差导致"宁可打工,不愿务农";农村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务农者平均年龄老龄化;农产品"卖难"导致撂荒;不愿种地的"代际传递效应"等都是"农民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建议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积极着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生产辅助支持系统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科技推广,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新时期农民职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新时期"谁来种地"问题。农业职业化就是要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中央连续12年出台一号文件扶持"三农"发展,但农村要素外流加剧的局面并未扭转。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青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三水区与中国许多地方一样,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农民基本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需求,并提出发展三水农村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当地农民不愿种地的原因是农业收益太低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农民教育培训事关基础、事关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乡村振兴开启了农业农村新篇章,农业农村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的支撑。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怎样留住人,是需要回答的时代新课题。可以说,办好农民教育培训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同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谁来种地"作为"三农"工作的五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了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让农民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职业,造就亿万"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而且能让职业农民成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后,在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今年种什么?"这个问题让农民很纠结。记者在吉林多地农村采访时发现,过去农民种地"围着补贴转",今年种地"订单说了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悄然调整着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3,(7):12-13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有一定资金投入,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当前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农业兼职化、农民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加快培育一大批务农、爱农、懂农的职业农民,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解决将来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和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谁来种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中央从"三农"工作的全局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谁来种地"的根本方向。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在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深入研究和思考上海农业如何"后继有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重点在农业。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地,留守的农民种不好地,农业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而此次教育部、农  相似文献   

18.
时事围观     
农村"无人种地"近日,以师昌绪为代表的15位两院院士联名向中央决策层提交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令人瞩目。这15位院士指出,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的问题,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愿种地的境地。《新华每日电讯》:如果真正让"种地有利可图",不  相似文献   

19.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破解未来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难题,近年来农业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四川省蓬溪县成为全国300个示范县之一,县人民政府出台了《蓬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试行办法》和《蓬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暂行办法》。按照农业部要求,蓬溪县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为培育重点,积极探索丘陵地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方法措施,有力推动了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20.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的短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分化日趋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兼业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更加严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时候。如何尽快补上农业这块短板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表明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要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必须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