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石油开采中最常见的开采方法是有泵杆抽油,抽油机则是有泵杆抽油中重要的地面装置,被普遍运用于全国石油开采中。据统计,近年来,全国抽油机井系统举升效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耗能较大。系统效率以及井筒举升效率的低下给油田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提升井筒举升效率的技术方法已经成为石油开采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原因,并针对提升井筒举升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杆抽油系统是各个国家的主要路上石油生产设备,因为其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因此,有杆泵系统节能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研究工作。现今,国内几种主要油田已进入生产后期,含水率每一年都有所增加,对于这些油田来说,其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其驱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变,由传统的水驱逐渐的向着聚驱、三元复合驱的方向过渡,一部分的低渗透油田也得到了开发,基于此,本文采用逐步分析法和论证法对油田工程后期开采中抽油机井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油田工程的开采提供相应的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3.
有杆泵采油技术一直是原油开采的重要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杆泵采油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原油的开采成本。随着油田原油开采成本的逐年增加,如何提高抽油机井的运行效率,降低原油开采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抽油机井下系统运行效率的措施。通过研究对于提高抽油机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原油的开采成本,提升油田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能源,对我国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国工业发展促进了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石油储量虽然丰富,但是石油开采水平低,不能有效的保障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在油田采油过程中,如何保障石油开采效率,促进石油开采企业的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对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贝28作业区抽油机井举升系统存在问题,对影响举升系统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技术对策,通过现场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方面提高了低渗透油田抽油机系统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油田能耗水平及偏磨检泵作业机率,节约了油田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之下,工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同时,石油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支撑,近年来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石油企业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不断的扩大石油开发以及勘探开采的规模。其中在油田的勘探开采过程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广泛推广与普及,对于提升石油开采质量以及开采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当前油田的钻井工程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与创新,但在技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文章就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如何强化钻井工程技术展开探究分析,旨在提升石油开采效益,促进我国石油行业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7.
油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突发性因素,尤其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设备、人员、原料等方面管理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就比较高。尤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产能的需求量增加,油田企业在抽油机井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缺陷也逐渐表现出来。本文以下结合采油管理中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影响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因此,油田企业在进行油田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油田标准节能体系对油田开发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就从油田企业节能标准入手,探究如何构建油田企业标准节能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我国的石油开采提高了要求,令其发展变得更加快速。油田注水是我国常见的开发方式。为了生产更多的原油,排水和低能量补充是增加石油产量的主要途径。其中,油田注水面系统属于油田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技术在全国油田普及推广,系统效率测试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特点一是根据油井动态变化需全面及时地进行监控测试;二是井数多,分布区域广,工作量大,为适应抽油机井大面积普及测试,我们研制了BCX便携式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仪(下简称便携式测试仪)。该测试仪一是具  相似文献   

11.
田健 《化工管理》2022,(23):136-138
在冀东油田的作业过程中抽油机井如果出现卡泵的情况就会对整体的工作进度产生影响,从而产量也受到影响。所以,为了提升冀东油田的工作效率,对于抽油机井出现卡泵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对应的有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是提升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此,文章就围绕着冀东油田抽油机井出现卡泵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抽油机井出现卡泵的措施两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低渗透油层油田所占油田总数的比例较大,可以说,我国的石油资源较为瘠薄,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数量及质量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油田开采的相关科研学者及技术人员必须根据低渗透油田所分布的条件及其所具备的特征进行详细地分析与研究,通过提升石油开采的技术水平,以促进我国油田产业的发展。本文就低渗透油层的物理与化学方面的技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如今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工作效率,在采油行业也是如此。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提高效率也一直在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几个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提高抽油机井效率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探明的低渗透油田含油量大、分布广,在我国已探明的油气储量比例较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低渗透油田油层存在渗透率低、采矿难度大的问题,进行石油生产技术突破是最大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开发新的石油开采技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通过对采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低渗透油田石油开采的技术难点,并开展低渗透油田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指出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5.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油机井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油管壁结蜡现象出现。蜡质成分凝结粘连在油管壁上,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厚,油管的单位通过面积越来越小,甚至造成"卡井"事故,形成油管堵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石油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抽油机井一旦出现结蜡现象就需要进行清理,目前热洗清蜡技术是油井正常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周期性抽油机井检测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鸿宇 《化工管理》2013,(10):229-229
随着全球能源系统的日益发展变化,油气并举将逐渐成为未来石油开采事业中的主旋律。油气并举是一种全新的油田勘探与生产模式,预计在未来的20年将成为社会发展对于能源多样化需求的开发模式,势必会增加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上涨,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将会成为石油开采开发中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油气并举在石油开采中的意义及重要性,以及油气并举的发展形势,随后介绍了MGG工艺技术及数字压力检测仪器仪表在油气并举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油田开采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就实际而言,我国很多开采中和待开采的油田在低渗透油层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大,因而在当前油气资源日益贫瘠的现状下,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油田开采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着力研究和开发低渗透油层的采油技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油田低渗透油层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低渗透油层中如何加强物理采油技术的应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更好地提升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质量和数量,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实现开采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低渗透油田的实际开发中,要用分层注水的工艺进行开发,借助分层注水提升石油开采的效率,在石油开采到中后期的阶段,分层注水的实际效果无法满足产能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分层注水的工艺,并解决产能落后的问题。提升油田生产的各方面效益。文章分析低渗透油田开采的分层注水技术,并分析分层注水日后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油田开发的实际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石油开采工程在经济工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石油开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体积压裂技术作为石油开采中的重要技术,在油田低渗透油藏勘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体积压裂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重要应用,以期对石油开采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的开采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如何将石油的开采安全、高效的进行下去是油田经营的主要关注点。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实现石油安全开采提供了便利条件,研究适合于中国的油田监控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现油田的实时监控在各个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减少人员的浪费,降低误差的生成,对油田的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因此,对于油田实行现代化的监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油田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油田监控系统IP地址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监控系统IP地址管理系统的实现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