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应突出市场化定位,从市场要求出发,由满足市场需求到引领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定位应注重追求独创性、低成本、快速灵活、系统性、持久性,实行拿来主义,注意回收技术创新成果的残值。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榆林市是区域性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引领、刨新转型”战略,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推进“政府引导、高校主导、企业主体、人才主力、项目支撑、全融支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桥梁、企业为主体、校地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榆林市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积极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国40多所院校合作,  相似文献   

3.
韩世锋  程旖婕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99-208
随着2023年补贴完全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从财政支持转向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在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和技术创新政策,然后使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迅猛发展,且在重点企业和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中更为注重技术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对于市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存在专利维持时间不长、市场价值不高、地区或申请人不能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就此提出国家细化技术创新奖励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领头企业示范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关键在于深化细化和组织实施,努力使产业集群示范区成为全省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改革新视角     
《中国科技产业》2001,(6):32-35
吴邦国:加快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近日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狠抓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提高竞争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吴邦国指出,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要瞄准国际先进企业,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和主导技术发展方向,找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较量。当前我国即将加入 WTO,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必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然而,我国企业目前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和档次都很低,已有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也十分落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获得长久竞争优势。  一、明晰产权,加快企业进入市场的步伐  产权是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六大优势产业发展较快,但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能力弱、受资源环境约束较强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河南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河南应调动政府、市场、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培植骨干企业、推进自主创新、培育高等要素、发展新的优势产业等措施,促进河南优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的综合性活动,它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接受为准绳,以企业为主体。我国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障碍是体制约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努力要向两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就真正的企业家;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洋 《环球财经》2011,(6):26-31
中关村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在一个政府主导的经济体系中,利用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创新的发展,是在一个以大企业主导的经济环境中,如何让中小企业引领中国从工业经济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宾川县按照"政府主导,国检引领,部门联动,企业支撑,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因势利导培育壮大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制造业产业变迁,为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对策,基于湖南省和地区五省份2010—2020年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分析湖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演变。运用传统偏离份额、动态偏离份额等方法,对2011—2020年湖南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量不断减少;竞争力逐渐增强,但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优势产业相对固定等。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合理高效配置和优化资源;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驱动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已成为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设立主管文化科技创新的顶层机构、构建促进融合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强化新技术应用场景中的版权保护、塑造面向产业化的综合资源配套网络等措施推动了文化与科技产业的持续深入融合。十八大以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也开始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双轨推进、要素保障,有力促进了我国的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这些发展经验给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带来诸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两层次影响要素指标体系,从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五个维度,采用2006-2017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科技创新、政府支持与市场环境是影响北京市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分析了科技和文化融合产业对首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对就业增长吸纳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跨区域合作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上海与澳门两大城市间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展开研究,利用熵值法分析目前沪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使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跨区域合作中人才效应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水平发展层面,澳门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得分总体高于上海,两个城市的总体综合得分都呈现递增趋势;空间发展层面,沪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出呈现出空间负相关的集聚模式,上海、澳门分别呈现高-低、低-高集聚的空间格局,上海具有更好的人才“虹吸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完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沪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加大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领军企业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利用文献梳理法、归纳总结法、实地调研法,在剖析未来产业与科技领军企业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北京科技领军企业发展现状及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强化北京科技领军企业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改革,非公有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的动力。绿色经济是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产业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与非公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基于我国非公有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的资源条件、经济环境,研究了非公有企业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及促进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的产业链、帮助培养绿色科技人才并提供发展机遇与渠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环境技术进步、吸引投资者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助力政府的绿色政策制度。通过对于促进作用的分析找出仍需加强的内容并给出相关建议——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协调性需加强、科技人才的管理方式需要创新、非公有企业监管存在漏洞、绿色创新质量及创新氛围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理州传统优势产业的乳业承担着稳定经济发展大局,促进农民收入,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任务。首先对大理州乳业的现实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然后分析了当前制约大理州乳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现状和问题的探讨,试图从完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府支持力度、提升奶农环保意识、加强销售终端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促进大理州乳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im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patenting in China's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patent reform by ownership.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patent elasticity of R&D is lower than that for OECD countries, indicating relatively low R&D productivity for China's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The direct innovation effect of technology imports is negative, while the absorptive ability embodied in R&D helps in gaining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thus contributing to innovations. Specifically, 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an induce more innovations in terms of patents in China's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and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foreign‐owned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横向分析和2010—2019年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纵向综合研究分析,为优化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建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DEA2.1软件中的BBC模型进行分析,投入指标选择R&D人员、R&D经费支出、专利申请数;产出指标选择新产品开发项目、新产品销售收入两项.结果表明:2019年泰州市16个行业中只有43.75% 有效,说明不同企业之间基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开发研究等因素对高新产业技术创新造成影响.DEA纵向分析中2010年、2016年和2018年DEA相对有效,说明10年存在过度投入和或产出不足的情况.泰州市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异,通过调整优化资源的投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考核机制,量化创新发展能力,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合作,引导创新资源流动,进而提高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与途径。基于技术创新理论,采用2016—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探讨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对农村产业融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促进效果更强,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由于发展不平衡,促进作用不显著;技术创新在数字技术、农村产业融合间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当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时,数字技术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要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培养数字化人才、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发挥好数字技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