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华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华人经济的前身是华侨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国华侨一般都放弃中国国籍,加入侨居国国籍。这样,绝大多数华侨经济也就成为华人经济。对中国来说,华人经济乃是一种外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被看作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袭来,中国在过去的30年中努力融入到这一潮流中.然而,对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多变性与复杂性,既要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月3日】中国正在策划一个“大战略”,在2020年赶超美国。但是,中国经济的一些数据却无情地预示着这条道路的,艮险。通过瑞穗综合研究所对中国经济多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剖析一下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海外华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珊 《亚太经济》2003,(6):46-49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东南亚华商利用其与中国的特殊纽带关系,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往来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如何再次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强劲态势再一次令全球感到惊叹。今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1.1%,而3月份的通胀率则升至3.3%。上一次中国经济出现极为强劲的高增长之时,通胀仍处于低位。而这一次,经济的强势增长似乎带动了通胀率的上升,这种局面引发了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忧虑。  相似文献   

6.
中国为过热经济降温的努力似乎正在见效,虽然经济学家们对于中国经济降温的幅度和速度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7.
结构进步和经济国际化是中国在今后20年间保持高速增长(8%-10%)的两个主要条件,而且它们互相作为对方存在的条件。在中国现存结构中,对于增长和国际化影响最大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一,国有企业的设备陈旧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大约有70%的工业设备落,后于国际标准20至30年。在200万家国有企业中只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如何评估中国崛起的经济基础呢?  相似文献   

9.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腾飞的时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之中。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研究这些共性和差异对中国更好地适应国际潮流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虽已十分深入,但每位学者通常只着眼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某一点差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形式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希望以综述、宏观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进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属于低碳经济主要的特征,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却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对低碳技术的了解和创新还不足,对于现在高碳战略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改革。为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施多种措施。像是低碳战略的实施、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对产业能源的结构进行调整等。可以尝试建专门进行交易的碳市场,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是我责任由企业来承担。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经济》杂志社、华隆房产公司联办的《1999年中国、上海经济走势》报告会,于1998年11月26日在本市华隆大厦举行。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研究所所长厉无畏研究员、上海外贸学院院长王新奎教授,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陆德明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长期计划处郁鸿胜副处长,和上海社科院亚太经济研究所王泠一博士等经济专家们,针对1999年中国与上海经济走势和欧元出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现综述如下: 专家们认为,1999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将会比1998年的经济状况更加好,总的判断应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2.
张新 《魅力中国》2013,(32):46-46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遇到了新问题,我们耍用新思路来对待这些问题,不能再用旧思路、老眼光对待新问题与新政策。笔者将结合“十八大”会议与中央经济会议的精神来谈谈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运行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山区面积之大,分布范围之广,都会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山区总面积约76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9%,其中,山地面积有316.8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3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全国2000多个县中,山地县达1602个,占68.7%;山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最大的经济奇迹,即拒不放慢速度的中国经济,今年很可能再现。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山东经济》2012,(5):13-19
近期以来,外界主流媒体和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的解读,既有正面积极的声音,同时也不乏"唱衰中国经济"的悖论。其中绝大部分外界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高度评价中国经济,普遍认为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增加投资、抑制通胀的宏观调控,既保持了经济强劲稳定增长,也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经济形象得到普遍认可。但另类"唱衰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崩溃论"也浮出"水面",这是否意味着渲染"中国经济崩溃"将成为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另一种舆论导向?显然这需要我们深思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准备开始对它过热的经济采取控制措施之际,美国经济的减速却提高了这么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赵显埈 《开放导报》2003,(2):40-41,46
人口、领土大国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将成为邻国韩国,以及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因素.例如:世界经济乃至东亚经济全面停滞而唯有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现象;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性的低费用生产基地而生产要素向中国集中的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面临持续高速增长的机遇的同时面临结构调整的困难等,都成了全世界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基础与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它是以国际经济的区域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拓展为基础产生的.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全球性流动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则是其产生的背景.这是一个通过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的趋势.经过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多次发展浪潮的推动,它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入世"日益临近,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融入这一巨流.  相似文献   

19.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某些领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也给中国经济某些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非典过后,中国经济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仍能保持在8%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第一难题是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目前存在的"四大不公"困惑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