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造成西部地区自身财政困难的原因,提出了要求中央加大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府银行企业“三家抬”———深州市积极探索盘活企业资产的新路子□王炳忠随学文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市办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河北省深州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政府、银行、企业“三家抬”的办法收到较好效果,得到了省、市领导肯...  相似文献   

3.
财政份额下降与国债规模扩大背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财政“两个比重”的下降。保持财政份额的一定比例,对一扩大发债规模,降低债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刚性的分配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提高财政份额。在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等因素造成宏观税赋真实水平相对较高的现实条件下,增加税收降低债务风险途径与扩张性政策相佐,因此,发债成为政府首选,这势必加剧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是优化税制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1日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整体效益。此次出口退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新政策实施一年来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哈贝马斯批判诠释理论.描述和分析了在下岗失业救助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失灵”现象及利益相关人针对下岗失业者择业观的争论,反思隐藏在这些矛盾现象背后的主流价值观和工具理性误区对社会救助政策研究、实施厦评估过程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沟通理性”对重新理解下岗失业救助政策研究和政策实施方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磨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们的共性,决定了它们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其个性则决定了它们之间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协调以达到最佳配合的问题。在我国,负责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均是国务院的两个部门,这两大部门比较容易协调,但由于企业和财政都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这样,银行与财政有一种扩张的内在倾向,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一个能促使这两大政策密切配合的机制。该机制既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武小惠 《经济问题》2000,(11):42-45
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只讲强制性、无偿性,因而不存在财政风险;在经济转轨时期,财政逐渐演变为公共财政,财政风险亦逐步显现,如财政“职能虚脱”风险、债务及赤字风险等,因此,只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对策才能主动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的标志就是把过度集权的“大锅饭”的财政体制改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充分发挥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但是,新的财政体制也存在矛盾─—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不能同步增长,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因此,税制和财政体制需要作进一步改革。现在,人们关心的问题:究竟按什么原则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据我看,回顾几十年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大原则就是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失业与宏观调控及财政政策的关系,揭示当前我国政府及财政促进就业政策的成效和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近中期我国缓解失业压力、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宏观对策思路和财政政策取向。宏观对策思路要点是:应切实将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最基本的宏观政策目标;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与分工;经济结构调整要与就业结构调整改善协调推进;全面消除城乡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财政政策要点是:要明确财政促进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完善筹资机制,保证必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完善现行促进就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调控促进就业的功能;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和财政贴息办法,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压力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税收负担加重0.0045个单位,考虑土地出让金后,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下降到0.0037个单位;第二,税收征管在财政压力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0%;第三,在“营改增”阶段和拥有政治关联的样本中,财政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较弱。因此,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税法明确规范;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国内资讯     
《大陆桥视野》2006,(9):50-51
青藏铁路将续建三条支线铁路,调控政策出台 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中央企业投资面临三条“红线”,上海口岸成高档汽车主要进口集散地,南京港将再建29个泊位,四机场建设获批准,珠江发现超千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四家企业获直销牌照,中国实施进出口食品包装新规定,南水北调有两条线路已开工,我国最大摩托车齿轮基地在重庆投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央“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的实施,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逐年增多。如何发挥好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好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升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是乡镇  相似文献   

13.
胡朝元 《经济论坛》1996,(23):19-20
完善财政政策促进“两个转变”□胡朝元财政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科学的财政政策导向,引导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增长方式,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当前财政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结合邢台市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初步探讨。一、实施惠企政策...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以来财政运行中的问题、趋势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1994年以来财政体制改革与政策运行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与运行可明屁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4年实施的以分税制为目标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了新一年的发展任务。我认为,会议传递出两个最重要的信息:一是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二是提出“以进促稳”,把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保持下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  相似文献   

16.
实行彻底的分税制,重新塑造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现行包干制的基础上,寻找一种过渡形式。过渡形式的目标模式的设计,应遵循对现有体制兴利除弊、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形式和不同办法的复合型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重要信息传递: ◆ 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又明确了三项政策,一是凡在2005年底之前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符合条件的都可享受三年的社保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二是对服务型企业和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到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三是各级财政原来预算安排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补助资金规模不减,到2005年一定三年不变,在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可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结余部分调整用于国有困难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需经济补偿金补助,也可用于促进再就业.  相似文献   

18.
对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芳 《经济师》2005,(1):42-43
及时足额征收、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的规定,它是我国三条社会保障线之一,同时也是中央“两个确保”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文章就养老保险基金在征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出口退税新政仍然面临出口欠税隐患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抵制等一系列困境,本文从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利益关系的角度,分析指出目前“双肩挑”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必然导致政府间的财政利益不平衡。因此,必须要从产生政府间财政利益的不平衡的根源——“坐地分成”的增值税体制着手,通过近期和远期两种方案的配合运用,才能构建稳定而有效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差额征税、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三种会计处理方式,并深入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成本、纳税及会计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