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认为 ,资本、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具有不同弹性 ,这种特点对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与普遍认同的意见最为不同的观点是 :西部不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相反 ,西部具有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的条件和潜在优势 ,当然 ,潜在条件和潜在优势不等于现实竞争力 ,要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还需要条件、努力和踏踏实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应沿着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既与我国要素禀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贽应沿着资源密集型一劳动密集型一资本密集一技术密集一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圈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  相似文献   

4.
彭金娥 《广西经济》2005,(10):30-31
在工业化过程中,广西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替代选择等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广西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广西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要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西较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人为超越这一阶段,片面和过分追求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就可能出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尚未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又过早丧失的被动局面,欲速则不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广西立足地区优势寻求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通过改造和优化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提升产业素质,为促进广西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要素流动与我国地带间的产业梯度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相辅相成,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相反的,劳动力流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地带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存在劳动力流动规模大、趋势强,资本反向流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不畅等特点和问题。要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需要合理引导区际要素流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东、西部间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之间都客观存在着产业梯度差异。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利用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快速发展。因近年来受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将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石化、钢铁、汽车、装备制造、造船)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替代现有传统产业,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加快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国际收支顺差视角研究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认为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之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国际产业转移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宏观调空的重点不应该是一味消除流动性过剩,而应该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致使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在消化大量低素质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局限,结合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加入WTO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进一步向劳动密集型倾斜的可能倾向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除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途径。提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政府支持;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劳动力、口岸等方面有优势,考虑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土地空间受限制越来越严重,但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明显,要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园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西部地区设立“区中园”、“园中园”,或联合在西部地区开发设立新的产业园区。西部地区的政府以优惠价格提供土地,东部地区开发区提供资金和管理人才,按照东部地区开发区的体制进行管理,按生产要素投入比侧分享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一、长沙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新经济发展的主流,它要求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作支撑,有雄厚的风险资本与工业基础作后盾,有较完善的产业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有明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即所谓四大因素:人才、资金、市场、环境。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 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有 10多年的历史,在某些方面已有了自己的优势,具备了相当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一 )密集的智力资源。长沙市作为湖南的省会在湖南的智力资源分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百个各类研究机构、 20多个高等学校、上万名科…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嬛 《科技和产业》2008,8(1):6-9,36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高新技术产业因区的效率进行研究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要素生产力指数法,对我国27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三层锌估体系,并在技术效率、配置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定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优先次序,在中国产业界、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和技术相对匮乏,因此,中国应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依靠比较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获取最大利润,从而积累资金,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而另一种观点则从动态比较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入手,主张将产业政策的重点定位于扶植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升产业结构,培养产业竞争力。两种观点都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笔认为,第二种观点更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东部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加上能源紧缺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东部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因此东部地区加快了传统产业转移的步伐,腾出空间来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步伐的同时,西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可以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的资源、土地及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还在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新形势下,西部需要审时度势,制定相应的承接战略,以便顺利承接东部产业,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娟  王子成 《珠江经济》2006,37(12):13-20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珠三角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货币一体化进程中,要素是否可以流动被认为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在东亚,由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远不及欧元区成立之初的欧盟各国,因而有学者认为东亚不太适合组建一个货币区。通过分析得出,虽然东亚各国的资本可流动性有较大差别,但资本的流动性可视为组建货币区的事后行为,并不妨碍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而东亚各国的工人工资弹性与欧元区相比较好,可以弥补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劳动力要素流动性较差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路甬祥 《中国科技产业》2009,(2):F0002-F0002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等特点.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因此.它的发展不仅能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附加价值,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效运转.而且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引领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要素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是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广东省山区劳动力丰富,但是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大,使得珠三角城市的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这样就抵消了山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限制了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印度的要素禀赋相似,但经济发展模式却截然不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通过保护产权来激励投资,它也可以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流动性来改变要素配置,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具体而言,中国的劳动和土地制度加快了劳动力的流动性。高流动性加强了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吸引了更多资本投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因此创造了"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劳动和土地制度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正式和非正式部门之间的流动。割裂的就业市场因此削弱了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规模优势,降低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反而引导资本投入到相对高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由此形成了"全球办公室"。理解国内制度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国家治理有很大的启示。尽管劳动力的高流动性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但通过限制个人权利而使劳动力流动性被动提高却可能伤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几种思想与理论1、资源禀赋决定论。该观点认为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而劳动力资源又最为廉价,因此产业发展的成本最低,产业也就具有竞争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学界的泰斗和政府的管理者,该群体具备相当的决策力量。他们认为,西部既然有这样的优势,就应当遵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自主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1.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研究开发密集程度高的特点美国学者认为,凡是知识和技术在产品中的作用大大高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作用的产品称为高科技产品。法国学者将高新技术产业称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