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某高校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贫困生档案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生要差;(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更加"缺乏自信心",而非贫困生更加"缺乏耐力";(3)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贫困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幼师学校作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师资的重要场所,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成因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幼师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简要阐释了在幼师开展心育的意义,并对应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心育的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对福建省四所高职院校的244名贫困生和118名非贫困生进行调查,通过与非贫困生的对比,探讨我省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结果发现:1.贫困生和非贫困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差异;2.非贫困生的性格更倾向于胆汁质类型,而贫困生的性格更倾向于粘液质类型;3.神经质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均有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大学生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本文试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入手,通过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特点,并结合学生工作的实践,提出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大高校不断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远差于其他普通大学生,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幼师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幼师学生的学习成绩、毕业就业率,进而也会影响教育水平的高低。导致幼师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原因有三:首先,幼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职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现在的幼师学生大部分是从农村来到城市;最后,幼师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郭瑶 《全国商情》2011,(Z2):79-8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2003年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到2008年前后达到高峰,从2009年至今渐渐落潮。问题有过度自尊、自卑;焦虑、抑郁等。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是贫困,其对策主要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是贫困生物质上的贫困,但是在经济贫困背后的心理贫困更值得我们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象和原因,探讨提高贫困生心理脱贫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更为敏感和多元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源进行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并且给予贫困生积极的关注和多元的支持,增进其身心健康,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人性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人性化缺陷表现在对贫困生的定性、定量信息不畅,标准滞后,资助资源配置不合理,国家助学贷款比例小且额度低,勤工助学岗位有限,经济困难导致学生精神贫困等.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要增加政府财政助困投入,积极尝试生源地助学贷款,建立不同层次的资助模式,转变勤工助学方式,完善社会力量的资助渠道与帮困网络,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精神贫困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利完成学业,有必要对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误区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贫困生心理贫困进行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贫困生的不同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人格的发展,因而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高校应从切实解决其经济困难、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关注和缩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及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调节等方面入手,真正把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引向积极健康的人格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贫困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做出了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承诺,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解决贫困生的问题.目前,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缺乏协调统一的资助措施和足够的资金支持,社会参与资助力量薄弱,忽视贫困生群体的思想状况、文化心态、心理状况等问题,提出应确立政府在资助高校贫困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及多元化的资助制度,建立经济救助与人文精神关怀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工作中,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大学生在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对比下,贫困意识和自我贫困认定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呈现很强的选择性。同时,在选择意识下其贫困认定的参照对比体系也会出现网络结构的非闭合性特点,这加大了贫困生自我认定的混乱。因此,大学生的贫困教育需要进行意识上的有力疏导,对贫困资助资源的利用应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5.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贫困生的关心、教育与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入手,对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材。  相似文献   

16.
在对2000年到2007年现有的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统计SCL-90、16PF、EPQ问卷的测量结果,从中发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点。并针对这些文献的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广西某高校2010级高职新生心理普查,数据分析表明: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总分和各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且症状分布存在明显特点。不良心理状况的成因:主要有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应对措施: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加大扶贫助学措施力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运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附加量表对金陵科技学院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二本类院校贫困大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等多个因子与非贫困生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着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资助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笔者结合近两年来二本院校心理辅导、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以及院部具体资助工作方法,从贫困生心理角度出发,就贫困生资助体系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南京幼师两节语法课导入中的故事为载体,结合幼师生的部分高职生语法学习特点、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及幼师生与故事之间的特殊联系,分析了合理的故事在幼师生的语法课堂中产生的作用。经分析,在语法课堂导入中,运用设计合理的小故事,既可以降低幼师生语法课堂上的焦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幼师生塑造良好的教师信念,并为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积累素材。语法课堂中设计合理的小故事,促进了幼师生心理、认知和职业能力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幼师语文教学实际出现的幼师学生写作能力较低的情况,结合教改实践,本文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