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卡已经成为银行吸引客户的一种战略性产品.我国银行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用卡环境缺陷和产品自身缺陷,应积极采取措施,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信用卡市场竞争中获取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世后,银行卡业务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抢滩登陆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外资银行正竞相准备在国内开设外币卡业务,有的通过与国内银行合作,开始介入人民币银行卡市场,这使银行卡市场竞争变得更加严峻和紧迫.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金融》2014,(5):77-77
什么是福农卡? "福农"主题系列银行卡是中国银联响应中央服务"三农"的号召,为解决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贷款难和支付不便的问题,在吸收农业银行发行的惠农卡和多家中小商业银行发行的涉农卡经验基础上,联合金融机构和国内知名涉农机构,结合农村市场实际推出的新型涉农银行卡产品。 我省哪些银行发行了福农卡? 省工商银行、省中国银行、省邮储银行、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省农信社均已发行福农卡。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第一张银行卡发行以来,我国银行卡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臻成熟。当前,作为我国“金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业务发展得更为迅速,全国性发卡银行已达到15家,发卡量已接近2亿张。这说明我国银行卡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人均所拥有的银行卡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国家银行卡的人均拥有量为2~4张,而我国人均不到0.14张,这说明我国银行卡市场还存在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银行卡业的发展过程中,用卡环境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银行卡与一般产品不同,银行卡到达用户手中,其服务仅是刚刚开始,用户是否愿意接受使用是十分关键的,因此,银行卡的后续服务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忽视服务和用卡环境的建设,银行所发出的卡只会是一张空卡或废卡。在银行卡用卡环境中,ATM用卡环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ATM是一种高科技的金融工具,它可以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到了持卡人和银行的普遍青睐。另一方面,我国持卡人的取现交易在银行卡交易(取现、转帐和消费)中所占比重相当高,这使得我国ATM用卡环境建设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国内ATM用卡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鉴于目前银行卡同质化现状及营销难的问题,商业银行当务之急应加速推广银行IC卡的应用和营销,及早抢占市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银行卡应用标准化改造的进行,各银行和银行卡网络中心改造其应用系统以适应“银联”卡标准的工作已迫在眉睫。为此,易系统公司在进行银行卡网络中心应用系统改造的同时,开发出了符合“银联”标准的银行前置E-FEP产品和销售点前置E-PFEP产品。  相似文献   

7.
银行卡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从其产生到今天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其业务发展规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率以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经济的、文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一种金融产品的内涵。笔者认为,适应加入WTO后银行业竞争的严峻趋势,在当今市场经济、信用经济和IT经济条件下,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银行卡市场,在开发银行卡功能的定位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1985年5月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在珠海诞生以来,中国银行卡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为千千万万的持卡人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支付环境和丰富多彩的银行卡产品,银行卡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支付工具,而基于银行卡支付统计数据的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也成为反映居民消费行为变化、预测消费者信心水平的重要指标。创刊于1994年的《中国信用卡》,在忠实记录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在辛勤耕耘中迎来了自己的十五华诞。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邀请15家全国性发卡银行共同展示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9.
齐文忠  吴明 《金卡工程》2004,8(8):24-25
就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的银行卡EMV迁移步伐已属较慢的。中国的银行卡事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卡种繁多、发卡量激增,这一切都显示着中国的银行卡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但是随着银行卡井喷现象的出现,银行卡安全危机也随之出现,大量的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入侵传统的磁条银行  相似文献   

10.
浅议银行业收费时代的个人小额账户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小额活期存款账户的现状 随着政府和银行对金融消费的大力推广,每家银行都会根据不同客户群和市场需要,推出各种名目繁多的金融产品.细致的分门别类,消费者手里持有的银行卡越来越多,钱包越来越不堪重负.据调查,不少客户反映,闲置银行卡放着没什么用,去银行注销手续繁琐,"用之无味,退之麻烦",于是便有了大量的"睡眠卡".  相似文献   

11.
联名卡是银行卡产品的一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定义,联名卡是商业银行与盈利性机构合作发行的银行卡附属产品,发卡银行和联名单位应当为联名卡持卡人在联名单位用卡提供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和特殊服务。由此可见,银行与其他机构合作发行联名卡,  相似文献   

12.
银行卡业务作为一项与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业务,不同于单一的信贷业务,其业务环节涉及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领域,和银行传统业务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是银行最全面、最复杂、最集中的特殊业务。从而银行卡的风险形式和银行其他业务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外币卡作为银行卡的一种,兼具了银行卡的一般风险特征,同时,由于外币卡的支付活动主要是在境外、以外币发生的,决定了其又存在汇率风险等一些个性的特征。就当前情况而言,外币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特约商户是与发卡银行签约受理银行卡购物消费的经营性单位,并与银行、持卡人构成了银行卡市场的"金三角"。它不仅是连结银行与持卡人的纽带,满足持卡人用卡需求的必要场所,而且也是银行卡业务服务和营销中介,是银行获取高收益的重要渠道。因此,发展高效、优质的特约商户,对银行卡业务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行卡是金融业务和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白银行卡面世以来,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截止到2006底,我国各种银行卡发卡量已经超过12亿张,2006年的消费交易金额达到70万亿元人民币,银行卡已经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银行卡也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中间业务收入。外资银行今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后,银行卡在产品功能、支付渠道、增值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5.
银行卡智能化趋势的根本动力 1.防范银行磁条卡欺诈的需要 银行磁条卡的低技术门槛主要表现在磁条信息容易被复制、密码盗取方式多样化、信用卡签字核对缺位、银行卡犯罪领域相对集中于网上银行和自助终端设备等几个方面。这也是目前银行卡犯罪的重要原因。银行IC卡的安全性较磁条卡高,但其安全性也是相对的,银行IC卡相对于磁条卡来说难以复制。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银行卡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挑战国内银行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卡市场形势分析及中外银行优势的对比,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发展国内银行卡业务、应战外资银行的对策,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袁茂峰  吴斌 《金卡工程》2003,7(7):10-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消费需求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现金支付的交易方式已逐渐被以银行卡这种支付的方式所代替。它以交易简单、易于支付等诸多好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在电子货币逐渐流行的今天,拥有一张或几张银行卡也成了件很普通的事情。如今各银行推出的银行卡品种也可谓繁多,功能各异的借记卡、准贷记卡、货记卡、联名卡、智能卡、国际卡……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面对如此繁荣的银行卡市场,在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人们也不禁要问,银行卡真的就没有它的不足之处了吗?  相似文献   

18.
杨红 《中国金融家》2012,(11):120-120
在当今的刷卡时代,流行着各种银行卡——工商卡、建行卡、招行卡等,让人眼花缭乱。但在这众多的银行卡里,父亲首选的是光大银行卡。父亲已经是八旬的老人。按理说,像他这般年岁的老人,通常喜欢用现金购物结账,但父亲却对光大银行卡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9.
银行除了事前更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地减小银行卡交易过程中影响交易成功的影响因素,事后在处理这些交易时,要加快个人征信在发展银行自助业务方面的积极作用,联系国内银行卡用卡环境及面对的困难,实现产品创新,实现流程优化,创造更好的用卡环境,满足客户需求,满足社会需要。本文就联系国内当前银行卡发展及自助设备管理现状,抛砖引玉,就如何加快个人征信在发展银行自助业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我国银行自助设备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用卡环境,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吕则禄 《浙江金融》2002,(9):40-40,39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二十一世纪的金融市场,银行卡将是竞争的焦点."银行卡历来被看做银行个人金融服务最好的载体.银行卡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新型的个人消费支付工具,日益受到广大商户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都把它作为争夺市场的主要产品,辖内商业银行竞相发挥长城卡、牡丹卡、金穗卡、龙卡和太平洋卡的品牌优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进一步了解银行卡业务发展情况,我们对诸暨市银行卡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