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高层次人才流动速度日益加快,越来越多优质人才前往京津两地就业发展,人才流失已成为制约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引进—留用—后续培养"人才流失突破路径,解决河北省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2015,(17)
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的数量和整体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必须有效整合人力资源,改善人才流动渠道,提高整个经济大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力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外语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外语人才的整合利用必将会提高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收益程度。  相似文献   

3.
《商》2015,(4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北京、天津三地之间的合作加强,必然会加速资金、人才、教育等资源的流动速度,在此过程中,河北省应当加强人才吸引战略,不仅提升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进一步提供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才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防范"极化效应"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董世利 《商业故事》2022,(1):133-135
通过各种优秀的政策和企业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行业人才,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可否认人才在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人力资源在改善企业技术管理和员工规划方面的作用.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必须认识到没有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和管理措施,就无法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定期吸引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必然会带来整个区域的新一轮发展机遇,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怎样促进人才流动和集聚以及如何加强该区域内人才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比分析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学历结构、人才结构、区域人才需求结构、就业行业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人才聚集配置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地区人才聚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孟新颖 《现代商业》2014,(26):78-79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推平”人才流动的阻隔,突破藩篱,彼此有互需,各自有互补,打破区域人才小格局,加入人才流动大循环。河北省作为最大的受益者,以市场为导向,从产才融合、平台建设、柔性引智三方面,用足用活用好京津人,破解河北人才“短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灵活用人之道探寻新径。  相似文献   

7.
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发展的按心问题是人才。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资金少、人数少,与大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困难集中体现在他们难以吸引、留住和合理运用优秀的员工。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合理的人才引用和变更制度。建造优质的人力团队。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袁武智 《致富时代》2011,(8):181-181
组织要想不断创新并拥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禹吸引人才。应创建一种咀正确的人才观为基础,以嗄引留用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以创新激励、协作共丰和心理契约为特征的组织文化。如何从人才观角度实施组织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该文拟从人才观角度探讨组织文化的建设同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夯实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由于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较弱,河北省与京津科技创新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文章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区域创新指数等方面分析了河北与京津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深入探讨差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和世界经济环保化、低碳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对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分布、产业规模、融资渠道、政策体系等角度界定了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河北省应细化产业规划,推动新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衔接京津规划,谋求京津冀新能源协同发展;推动技术研发,提升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搭建服务平台,全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背景下,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产业转移与承接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河北省作为承接京津两地产业的重要区域,提高产业承接力,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依托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对河北省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河北省的视角分析实现产业转移的条件,归纳总结目前的转移承接项目。立足以上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以期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所贡献,对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才招聘是旅行社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性环节。许多旅行社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了招聘的效果和效益。旅行社实施科学招聘应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做好工作分析;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招聘渠道;防止面试过程的误差。要科学、合理、有效地招聘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取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对科研单位而言,能否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盟,能否用得好、留得住本单位的核心科技人才,是关系到本单位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在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在千变万化的内部环境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最大化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对科研事业单位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想谋求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并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就需要不断创新激励制度,切实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和企业文化的稳健发展,因此对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分析哈尔滨市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发现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薪酬体系不合理,不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短视行为严重等。该公司应科学设计薪酬,增加其激励作用;转变观念,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改善和优化劳动关系,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显得非常突出。企业虽用高薪和其他丰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却不能在较长时间里留住人才。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自身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其主要目的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事业单位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应重视人才,发挥人才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加强对单位内部人才的管理,组建优秀人才管理队伍,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与技能,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但反观实际情况,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些因素均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文章将深入探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制订解决措施,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人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泉州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产业分布、流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文章指出,泉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与流入大中专人力资源关系显著,外来人力资源的流入,可减轻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降低区域内工资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能力。文章认为,泉州市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加速产业及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调整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整体和个体进行科学定位。其中,明确河北省的角色定位,对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要积极承担服务的角色,利用传统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京津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区域产业整合升级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河北省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素质总体水平低下的状况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利用区位优势吸引人才等各项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才能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