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评估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政策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药品采购的影响,为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政策的完善与推进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方法 梳理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中涉及的EGFR-TKI药品,遴选合适的EGFR-TKI药品,使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评估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政策对其限定日费用(DDDc)、使用强度(DDDs)和采购金额的影响。结果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吉非替尼的DDDc和采购金额显著下降(P<0.05),DDDs呈下降趋势(P<0.05)。医保谈判政策实施后,奥希替尼药品的DDDc显著下降(P<0.005),采购金额显著上升(P<0.05),DDDs的上升趋势增大(P<0.05)。结论 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政策对EGFR-TKI药品采购的影响显著,这些影响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满足其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山东省公立医疗机构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使用情况,为仿制药替代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选取山东省公立医疗机构治疗高血压的8种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的药物,按季度、品种分析2020—2021年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格比,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占比和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潜在费用节省。结果 8种目标药品的原研药用药频度(DDDs)下降了26.50%,仿制药DDDs上升了40.43%。原研药的价格降幅为14.76%,仿制药的价格降幅为34.53%,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价格比下降了0.12。原研药平均销售数量占比由49.00%降为38.56%,仿制药平均销售数量占比由51.00%增加到61.44%,原研药平均销售金额占比由75.16%降为68.08%,仿制药平均销售金额占比由24.84%增加到31.92%。在仿制药替代产生的费用节省四维体系中,费用节省数最多的为期望费用节省体系25 097.9万元、最少的为原研药降价效应体系10 252.4万元。结论 在药品带量采购和仿制药替代政策推动下,仿制药价格下降且销售数量上升,但仿制药替代所产生的费用节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格差距在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下称国家集采)政策对抗菌药物用量迁移的影响。方法 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前后抗菌药物类别、品种、金额及厂家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对患者抗菌药物用药习惯迁移变化的影响。结果 实施国家集采政策后,抗菌药物中选药品销售数量总体增长率为36.60%,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前主要以原研药为主,实施后以仿制药为主,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后预估节省费用193.78万元。结论 实施国家集采政策可有效减轻患者用药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药品招标与终端药品价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之后,不同销售终端的药品价格差异程度,并探讨产生价格差异的原因。方法:对医院与社会药店共同销售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并分析其价格差率。结果与结论:大部分药品的医院售价高于其社会药店售价,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价格差异。方法本文收集广东、广西、福建、河南、云南、湖北、四川七个省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中标价格,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对七省采购药品的平均价格、西药与中成药采购价格、国产药与进口药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与讨论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厂家的药品在不同省份的招标采购价格不相同;单个药品价格与平均价格并不完全成正比;西药采购的药品数量、价格均高于中药且各省药品价格差异较大;进口药品价格远高于国产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对销售中药注射剂金额排名前三位的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以活血化瘀为主,使用较为集中,以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用量最大,销量前三位的品种B/A均为1,即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较好,使用较为合理。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总体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回扣现象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1999年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在规范医药流通领域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仍然不能抑制回扣现象,导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往往失效.本文从药品价格指数下降而药品费用支出上升的现象引出回扣对集中招标采购的巨大影响,然后从工资博弈模型和纳什均衡模型分析集中招标采购各主体对待回扣的利益关系,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20日,由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签署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指出,要全面实行政府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以来,在遏制药品流通方面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社会医疗负担,规范药品的购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但我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研究做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新医改的重要举措,自推行以来,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例如大幅度降低药价、缓解群众"看病贵"难题、净化药品流通领域生态环境、促进药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相关执行问题.现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进程、利好影响、执行问题及对策建议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完善目前政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剖析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制度缺陷,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设计和实际做法表现出剥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权的倾向,但剥夺不彻底,使得公立医院仍保留着相当的控制力,并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对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实行彻底的政府采购,彻底取消公立医院对药品采购销售的控制,才能实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浅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药品在集中招标采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药品采购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药品的购销活动,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不正之风,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总费用的构成及药品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沈阳市两所三级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入院的420例首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对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对药品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5 951.34元,在各项费用构成中,药品费用占比最高,为38.44%,其次是检验费和检查费,分别为21.35%和15.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住院天数、付费类型及使用药品种数患者药品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及药品种数是影响药品费用的重要因素。结论 减少住院天数和药品种数,能有效控制药品费用和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各级别公历医院门诊收入的影响,并为优化门诊费用结构、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收集2014—2020年西部某市级公立医院门诊费用数据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结构变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0年二级医院的结构变动度(DSV)大于三级医院,分别是22.04%、20.61%,就总体情况而言,药品收入、检查收入的结构贡献率明显大于其他项目,分别为42.48%、16.53%,两者累计贡献率为59.00%。结论 样本市级公立医院门诊费用中药品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二级医院实施效果尤为显著,但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项目占比不高。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医院加强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医院核心能力,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发展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药品价格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归纳了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发展进程。首先将我国药价管理划分为中央计划、管理准备以及价格管理三个阶段,并详细介绍了若干部重要药品价格法规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成本加成定价、单独定价、差比价规则以及集中招标采购这4项药品价格管理核心内容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规定。  相似文献   

17.
药品在医院物资消耗中占很大的比重,也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品名多、数量大、价格不一、经常变动、领用频繁等特点。医院对药品的核算要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并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会计应设置药品品种、数量、部门单价明细账.并与财务部门的有关账簿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搞好药品核算,要抓住采购、入库、库存、出库、领人和售出等环节,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药库、药房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使核算更加严舒,务求做到制度严格、手续完备、反映准确。以牡丹江市传染病医院为例,药品按性质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草药3类,药房也按分工的不同分为住院药房、门诊药房和中药房。住院病人在住院药房领取药品(西药),主要形式为记账门诊病人在门诊药房领取药品(西药),主要形式为支付现金或使用医疗社保卡;中药房向住院、门诊病人提供中成药、中草药,主要形式为记账、现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药品费用增长迅猛。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探讨了美国药品费用增长的原因。本文认为,药品间接成本的增加是推动药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保险因素是推动药品使用量上升的重要原因。另外,药品流通、审批等交易成本的下降也提高了人们对新药的可及性。最后文章指出,在控制药品费用的决策过程中,必须要理清哪些费用有利于健康水平的提升,哪些费用则属于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淄博市中心医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与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活血化瘀类销售金额最高,占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的54.36%,其中注射用红花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23~24日,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培训班,传达学习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7部委日前印发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和《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对各省区市纠风办、卫生厅(局)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央纪委委员、卫生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李熙同志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