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关于物流产业的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产业的融合,既有内部融合,也有外部融合.我国物流产业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服务意识的薄弱,并存在条块分割现象.为了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长足发展,必须从推动物流产业的融合创新入手,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培育并形成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软化”与经济体系的“服务化”逐步加深,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物流产业融合主要受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管理创新等方面因素的驱动.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显著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特性,具有创新优化效应、竞争能力效应、绩效提升效应等融合效应.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经济体制、技术水平、产权制度等因素制约,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步伐仍然较为滞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从技术融合向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一体化、专业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从政府方面来看,要减少政策壁垒,适应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从企业方面来看,要推动物流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临沂市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沂市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临沂市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临沂市发展成为现代商贸物流强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丁一  林国龙  孙晓 《商业时代》2012,(32):32-33
融合发展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产业价值链变迁及重构的内在深层次影响因素的分析,解释了基于不同阶段,体制、技术和资本三者平衡的价值链重构对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影响,还归纳了基于放松规制的信息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及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数据成为了信息技术发展融合的新动力,如何将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贵州等代表性区域的大数据产业概况,以及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的相关对策;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对广州市大数据产业链现状进行分析,并发现其在产业基础设施、信息经济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产业融合深度和广度、信息化发展布局及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结合优势劣势,提出广州市大数据产业链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估算江浙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度。实证发现,江浙两省信息产业对纺织产业的投入产出率逐年提升,表明江浙信息产业对纺织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极高的倍增效应,信息产业对纺织产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纺织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投入率逐年下降的,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投入与需求融合均衡度波动较大,这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相关,有待提高。为此,本文分析了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问题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两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将是现代旅游产业实现旅游转型升级、解决文化产业瓶颈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立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指标数据的分析,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入挖掘黑龙江省文旅融合的契合点、发挥政府和文旅厅的主导引领作用、扩大文旅产业投融资发展渠道、培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向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元利兴 《全球化》2024,(1):89-97+135
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近年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研究逐步深化,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为有效应对大国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等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快破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重点推进“六个深度融合”,即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以及内外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物流产业和企业的销售过程及生产过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物流产业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百年间,物流产业已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四大纲领",发展为推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作为服务行业中的重要环节,物流产业已成为提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促进产业优化的重要行业。本文作者以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探究了物流产业的融合原因,旨在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及其他类似融合产业融合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卢文胜 《商》2014,(9):147-148
信息产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它带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当前,福建省的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台湾则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陆与台湾产业合作的意义重大。文章描述了两岸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和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进而从走向海东投资并购、返程福建投资发展、打造两岸产业链条、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以及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六个方面提出闽台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对策,以期推动两岸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文化作为灵魂,文化的传承需要旅游产业作为载体,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达到共赢,对郑州市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新跨越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郑州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合理、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文化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就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探索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嘉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其在推动嘉兴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但与长三角先进地市相比,嘉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嘉兴应统一思想认识,紧紧抓住"载体建设"和"人才支撑"两条主线,实现服务外包新跨越,促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的现状,指出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广西农村电商物流成本高的基本问题。在介绍电商与物流融合的基本模式后,分析了广西促进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的基本逻辑,最后构建了有利于农产品上行的农村电商与物流产业融合模式选择矩阵。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嘉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其在推动嘉兴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但与长三角先进地市相比,嘉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嘉兴应统一思想认识,紧紧抓住“载体建设”和“人才支撑”两条主线,实现服务外包新跨越,促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15.
物流业的产业特征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物流产业的复合型特征,具体体现为各种物流服务方式的融合、与服务对象的融合、管理与政策的融合.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干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新服务的追求,物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集成物流活动、整合物流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实现资本增值四个方面,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提出,为加快物流业发展,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技术应用问题;二是物流活动相关设施功能提升与服务企业模式转型问题;三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物流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四是与前面三者相匹配的政策与产业发展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为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通过分析国外军民融合现状,国内重点是南通军民融合发展现状,提出推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7.
充分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生成产业信息,并以信息流通为先导,黑龙江省可以极大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可以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延伸广度和深度,实现降本增效。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手段,构建现代供应链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融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实现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发展:融入科技形成智慧(现代)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商业,进而实现智慧生产和智慧生活。实现一二三产业间横向融合发展:产业协同形成无界(跨界)产业,包括农村产业、城市产业、农城(城乡)产业,进而实现区域(国内)产业和国际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物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既有整体物流企业素质和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强大的国外物流企业参与竞争和物流市场份额变化方面的原因。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产业的运作现状,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方针和总目标;加快物流领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发展第三物流。  相似文献   

19.
王国才 《市场论坛》2016,(10):19-21
文章通过对无锡目前产业的介绍,分析目前无锡市产业存在的问题,面对目前的竞争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根据无锡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无锡相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对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化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青 《商场现代化》2009,(25):124-125
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间的融合在不断发展之中,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旅游产业。因而本文从产业融合的涵义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范围和方式。最后以旅行社业为例,分析了在信息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旅行社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