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2022,(17):8-12
2020年“三道红线”横空出世之后,房企便开始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坚决执行降杠杆的战略。就“三道红线”指标本身而言,引导房企降杠杆,稳杠杆,走上更加稳健发展道路符合“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但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与其他政策的重叠交互,部分杠杆率走高的房企无法适应政策收缩而突然间倒下,尽管尽力自救,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2.
基于TVP-VAR模型对结构性货币政策、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进行动态识别,并结合我国“去杠杆”的特殊时点进行补充性分析。研究发现:MLF在单独调节金融杠杆、实现经济增长方面的执行效果优于其他工具,而整体上数量型工具的调控幅度和持续性优于价格型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金融杠杆—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表明,短中期内稳杠杆措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能够通过持续、精准调控金融杠杆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据此,应把握“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原则,逐步扩大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覆盖范围和使用频率。同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减债”,还是“增权”,去杠杆政策都会提高股权集中度,这有助于实际控制人克服“搭便车”行为,抑制管理层的卸责行为,所以去杠杆政策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此,基于2014—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去杠杆政策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去杠杆政策能显著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尤其是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在主板上市的企业而言,政策效应尤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股权集中度在政策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企业应在去杠杆进程中顺势而为,适度集中公司股权,借此降低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2022,(20):8-13
2022年上半年,中央持续加码稳地产,既给企业纾困,防范并化解企业偿债风险,又给市场减压,全面落实两“支持”。对经营暂遇困难的房企,各线城市也持续落地一系列必要的纾困政策措施,以便改善企业资金面,促进市场良性循环。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复苏进程依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真正回稳仍需救市政策组合拳助力,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将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及限价,房企端则有望落地必要的纾困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13,(22):40-41
让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结束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中国,早已经不再以“保八”作为经济目标,而是转向了“稳增长”。“杠杆”在繁荣时期支撑起了经济的发展,而在衰退期,或许将是“落井下石者”。  相似文献   

6.
将去杠杆政策的推出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8年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了去杠杆政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绩效提升;国有产权、企业规模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能够显著正向调节去杠杆的政策效应,去杠杆政策对大规模国有企业、大规模民营企业、小规模国有企业、小规模民营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进一步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代理成本等途径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7.
处置好企业杠杆问题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本要求,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研究“去杠杆”背景下杠杆操纵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以及内外部监督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杠杆操纵与企业财务风险正相关,即杠杆操纵程度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高;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内部监督的内部控制与股东监督、外部监督的分析师关注与外部审计均可以发挥治理效应,有效抑制杠杆操纵,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过度负债企业与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杠杆操纵更易推高财务风险。研究结论对拓展杠杆操纵经济后果,构建有效的杠杆操纵治理机制,进而落实“去杠杆”政策、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东南置业》2011,(6):12-12
杨少锋:调控政策越来越紧对于政府的调控手段,多数开发商并不理睬,关键在于他们手中有钱,“钱多人胆大”。2011年宏观调控所有政策的核心,正是让开发商“缺钱”。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一年之内,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将会越来越紧。预计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大量的房企将因为资金链危机而濒临困境。这一轮的调控,不仅仅是中小开发商可能旎訇汰,一些大中型的房企甚至于上市房企,如果不能看清形势,秉持“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也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曹舟 《管理学家》2022,(1):22-25
针对世界供应链紧缩现状,全球经济未能如预期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在不断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中国作为唯一在此大背景下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是中央做出"大循环+双循环"的正确指导,民众齐心抗疫的勇气和力量,得以获得如此成果.在全球物资短缺、人工费用上调、建材价格上涨、开发成本增加、企业资金链吃紧的状态下,"稳"是当前第一要务,"三稳"是房地产调控主基调,自"房住不炒"提出,中央通过"三道红线""两红杠""两集中""财改税""房产税"系列政策干预,逐步精准,坚持"去杠杆",落实"三稳",房企迎来彻底寒冬.如何看清宏观环境、厘清政策走向、算清经济测评、找准远期盈利点是房企打赢这场生存战的决胜局.破局焦点在于合理决策.具备科学性的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系统方法下,确保合理经济指标前提、目标项目区域规划、人文发展水平、政府施政能力应为下阶段可行性研判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2022,(11):6-7
<正>又是一年房企年报季。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部分房企面临债务违约、评级下调、资金链趋紧等困境。不过,在市场环境较低迷之下,仍然有部分房企显现了“良性发展”的态势,如业绩逆势增长、去杠杆取得成效、多元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导刊》2010,(10):46-48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在中央强调宏观调控政策不放松、新货扎堆上市、房企下半年销售压力增大等诸多因素下,无论是持币待购的购房者,还是对市场极为敏感的开发商们,都将目光瞄准了“金九银十”。那么,今年的“金九银十”能否重现?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房地产行业经历集中供地、房企暴雷、房地产税试点、城市更新加速等标志性事件。房地产行业唯有平稳发展才能继续生存。在“房住不炒”主基调的基础上,房企的前期研判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融资能力将成为未来竞争市场上的有力武器。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待利好政策等机会来临时,才能够牢牢抓住。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背景,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企业去杠杆策略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去杠杆策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增权”策略,采用“减债”策略去杠杆的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审计质量提高。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现象在企业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的情形下加强;在市场化程度越高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的情形下得到缓解;企业的去杠杆策略通过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信息披露风险三条途径影响审计质量。最后,进行敏感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为推动政府部门化解企业高杠杆率、审计师警惕“减债”策略去杠杆企业的审计风险、企业管理者制定去杠杆策略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与宏观政策层面的“降成本”和“去杠杆”任务相结合,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速度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有效抑制代理风险、信息风险及声誉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助于实现“降成本”的目标。对于非成熟期、供应链集成与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速度的“降成本”作用更明显。基于数字化转型速度优化的研究发现,一方面,相较于数字化转型匀速与减速,数字化转型加速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数字化转型减速提升债务融资成本的原因在于数字化转型的边际递减效应而非管理层自利行为;另一方面,反映外部数字化发展水平的“宽带中国”政策与内部数字化转型速度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基于“去杠杆”视角的债务结构优化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及资本结构,从而实现“去杠杆”目标,其中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去杠杆”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房地产是政策市场,先别讲什么战略,读懂政策是第一战略,这是任志强为什么屡次预测都对了,而经济学家预测都错了的原因。"放货币加杠杆"是今年的国策,2016房地产一二线房价会大涨,三四线房企"去库存"迎来最好大环境,把公司经营的重点,放到营销,特别是互联网营销上,这是房地产最后一轮的疯狂了,抓住然后转型吧!  相似文献   

16.
宋思宸 《价值工程》2020,39(4):95-97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跌,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杠杆率的快速上升。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是目前政府最青睐的实现"稳增长"和"降杠杆"的工具。本文采用中国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含有控制变量的货币政策与杠杆率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杠杆率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提高。并由此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一是持续将"降杠杆"作为目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建立"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双支柱,平衡稳增长、去杠杆与防风险间的关系,三是在提高货币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强调微观措施与结构调整,四是货币政策配合其他政策共同完成宏观调控,五是建立杠杆率动态监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3—2016年1 529家上市企业数据,从企业微观视角,研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而为理解经济政策的影响效应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企业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杠杆”“去产能”和“降成本”单项任务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同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中的两项任务时,会出现交叉促进效应,“去产能”会促进“补短板”,“去杠杆”能促进“降成本”。由此可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虽然短期难免会触动企业产生阵痛,但却能为企业发展积蓄新动能。需要指出的是,对国有企业而言,交叉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则十分显著。但对ST企业而言,实施单项任务和多项任务基本上均不显著。因此,企业在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时,应抓住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对非国有企业要善用组合拳,其他企业实施单项任务和多项任务同时实施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介绍(一)响应政策号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要求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提出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支持上海票据交易所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收账款票据化”,并且以此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推进事项。2020年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其中稳就业是稳定中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发展环保当先的今天,在"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映衬下,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我国近3 000万家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完成转型与升级?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的成败,还考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山东企业管理》2010,(4):41-42
4月6日以来的短短20个交易日,A股房地产板块已经跌去1/4,昔日的股市贵族如今已被机构无情抛弃,并且没有停止的迹象。而暴跌的导火索是政策调控,房地产公司是否有能力承受政策重压,是否有能力应变?业内专家指出,部分拥有巨额土地储备的房企可能因现金流紧张而不得不“降价甩房”。但就目前而言,A股房企所持货币资金整体上仍十分充裕,一季度,房企货币资金创三年新高,存货周转率、有息负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