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行业环境技术进步存在中介效应;通过门槛效应检验得出环境技术进步水平、绿色信贷强度在不同区间范围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地区层面下游地区绿色信贷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而中上游地区绿色信贷效果不显著,行业层面绿色信贷对五大高耗能制造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需完善绿色信贷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合理把控绿色信贷实施强度,积极推动制造业环境技术进步,实现制造业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21年中国36家A股造纸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运用专利授权数量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及其实施背景下现金持有对A股造纸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造纸企业创新绩效起积极作用;现金持有在绿色信贷实施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深入探讨绿色信贷政策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文章以我国279个城市2008—2021年间的碳排放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碳排放的净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在抑制碳排放方面效果显著,影响系数达到-0.3964,充分展现了政策在推动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政策发挥作用的两条主要路径: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体现在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更体现在城市绿色专利数量的显著增长上,两者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分别为1.0131和0.2605,这一发现为绿色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在不同地区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差异,西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次之,中部稍弱。这提示在政策执行中需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调节效应检验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开放度对绿色信贷政策效应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为政策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城市维度研究碳排放,并引入调节效应分析,为绿色信贷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政策制定者应强化绿色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实施绿色信贷政策、金融机构应创新绿色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碳排放权价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以沪深A股碳密集型行业上市公司2014—202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碳排放权价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以绿色创新为视角,对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权价格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碳排放权价格与绿色创新正相关,绿色创新在碳排放权价格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存在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2015—2019年中国104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基于融资约束视角实证了绿色信贷对环保上市公司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投放量的提高对环保上市公司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绿色信贷投放的增加对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越显著。提出了应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发展,增加绿色信贷的投放量,并且应合理分配绿色信贷资金,重点帮助节能环保行业摆脱融资困境、释放绿色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6.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商业银行作为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主体,必然会关注该政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受到绿色信贷政策的正向冲击;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产生了正向冲击效应,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商行产生的冲击效应为负。在政策推进中,有关部门需完善绿色信贷配套措施,引导银行不断改进内部相关监管机制,同时还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便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的正向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企业遭受的信贷约束不仅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也来自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其遭受不同渠道的信贷约束是否相同?不同的信贷约束会对农村企业的绩效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使用2017年山东和江苏两省415家农村企业的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指标以及使用广义倾向得分方法(GPS),测算了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并分析了不同强度信贷约束及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强度对其绩效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山东和江苏两省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为24.60%,其中,正规金融信贷约束强度为25.60%,非正规金融信贷约束强度为14.79%,说明农村企业受到的信贷约束强度依然比较高,且更容易遭受正规金融信贷约束;(2)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对企业绩效水平造成负向的显著影响,且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企业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降低0.18%、0.75%、0.34%;(3)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企业遭受的正规信贷约束对其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高于非正规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明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研究方法: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地流转面积扩大会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2)农业化学化水平在农地流转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地流转主要通过降低农业化学化水平而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遮掩效应(削弱作用),农地流转会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降低其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减量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通过加快农地流转、提升农业化学物资使用效率、推动清洁型农业机械应用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减量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双碳”背景下,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能否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制造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体,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实现我国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可以显著提高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权交易和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中介作用。在进行异质性检验后发现碳交易对民营企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清洁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激励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贾晋  温虎  张齐圣 《农村经济》2022,(9):98-106
在“双碳”政策调控约束和“双循环”农村消费市场激励的背景下,农村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成为减碳政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检验正规信贷对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正规信贷在总体上促进了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正规信贷通过提升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抑或通过改善消费结构降低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正规信贷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特征。积极发挥正规信贷的调控作用,着力降低整个生产周期的碳消耗,引导家庭向绿色消费模式转变将是应对当前环境压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双碳”目标下,如何减少碳排放是京津冀地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0—2019年各指标数据,借助扩展STIRPAT模型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数量、GDP、城镇化率、能源价格、FDI均会导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增加,能源强度对碳排放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未能有效减少地区碳排放量。在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就京津冀地区如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提出相关建议,为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中国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并努力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2017年12月,中国发电企业正式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交易,这给国内发电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对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消耗种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分析,探讨了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和排放效率,并对提升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和缓解发电企业压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市场信息、企业减碳行动方案、碳绩效信息披露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碳排放大数据技术提升了公众对碳绩效的关注度,使公众对碳减排的参与度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监督作用。本文选取2016—2019年中国A股上市的高能耗企业为样本,检验公众关注、薪酬激励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公众关注对企业的碳绩效有正向影响,表明公众关注在规范企业碳排放行为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出于树立绿色声誉形象回应社会公众的关注;基于ESG的薪酬激励对碳绩效有正向影响,表明与绿色绩效关联的薪酬激励使高管更注重过程导向而非结果导向的碳绩效,促进企业完善碳减排计划。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重视公众关注的效用与价值,维护自身声誉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薪酬激励与碳绩效之间联系,为企业提供了可行性的内部激励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政府合理引导互联网下公众关注与舆论,充分发挥外部监管机制治理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核密度估计及ESDA方法,分析1997-2017年中国各省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及空间相关性,并构建GTWR模型对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均值呈现下降趋势,且各省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在缩小;(2)各省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HH"集聚区域集中在西北地区,"LL"集聚区域集中在东部地区;(3)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水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有负向影响,工业化水平、政府干预以及人口密度在整体上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正,各回归系数存在时空异质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降低碳排放量,应增加技术投入,研发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适当控制城市化进程,积极引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采取差异化的减排政策,推动高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有色金属行业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绿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有色金属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碳排放交易权核算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广西大任产业园的G公司为例进行了碳排放交易权核算、会计处理研究,提出改善有色金属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和碳排放交易权核算的建议,以期对其他有色金属企业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在造纸企业开展绿色信贷的可行性,然后以造纸企业的绿色信贷项目为研究对象,选取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KMV模型,结合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特点构建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型中的资产价值进行改进,构建出绿色KMV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三家造纸企业的造纸项目面临的绿色信贷信用风险进行度量,针对度量的结果分析三家造纸企业的绿色信贷项目面临的信用风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从多角度对借贷企业或项目的绿色信贷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绿色信贷的信用风险状况,因此,商业银行在度量绿色信贷的信用风险时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或者项目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促进绿色发展,我国出台各项政策确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基于中国在2017年实施的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利用中国上市A股公司数据研究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有效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对企业具有异质性,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信贷约束强度对农户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方法缓解信贷约束的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减少其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不利于优化农户的消费结构,而减弱农户的信贷约束强度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的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通过考察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调节作用发现,信贷约束对低收入群体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即仅在低收入家庭和农业收入家庭的分样本中,信贷约束会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因此,在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刺激农户提升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后续政策应着力改善农户的信贷环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方法: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总体上全国土地市场化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都对碳排放效应有着显著的反向减缓作用;(2)1998-2011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906个单位;土地市场化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528个单位。研究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来减缓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