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2000年下半年,人民银行总行在部分地区推行基层农村信用社与县 (市 )联社统一合并为一级法人的改革试点工作,这对于增强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县 (市 )联社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分级核算、单独考核”新体制后,如何进一步规范运作,仍需作一些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核心,建立和完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过去县 (市 )联社与基层信用社…  相似文献   

2.
联社“一级核算”是进一步明晰农村信用社法律关系的需要。当前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信用社二级核算体制,严格来讲,其法律地位是模糊而且是不能成立的。按合作制的产权组织形式是实行自下而上参股,上一级机构由下一级机构入股组成,并被下一级机构所拥有,即各基层信用社作为一级法人通过入股形式组成信用联社,,应该是拥有联社产权的信用社对联社行使管理权,决定其重大事项等,但信用社的二级核算体制恰恰相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法律错位,这样的组织制度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用社长期行政化管理的结果,是依靠行政力量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丛正 《农业经济》2004,(5):35-36
纵观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后来划归为农业银行一个部门.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经济组织。到市场经济建设阶段,农村信用社实质上成为一种依附各级政府又联系现实农村的农民银行.但实际上农民在信用社的建设与管理上根本没有可能行使应有的权利。至2003年底,全国信用社法人机构34909个,其信用社32397个,县级联社2441个,市地联社65个,省级联社6个;各项存款余额223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181亿元,分别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和贷款余额的11.5%和10.8%。虽然有如此多的机构,但农信社的发展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可以组建股份制银行机构。”——“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其他地区,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乡镇信用社、县(市)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系列重大决策,是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实行县一级统一法人的模式无疑是适用地区较普遍的组织形式。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窗口——江苏省,并就“统一法人”的有关情况对江苏省泗洪县联社进行了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业务代办员作为信用社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信用代办站业务的发展,其管理中潜在的一些问题亦逐步显现,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甚至给信用社的正常经营留下较为严重的风险隐患。本文以2001年末为时点,对江苏省响水县基层信用社代办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剖析,并提出几点监管建议。(一)代办人员数量较多,影响联社经营效益。经过几年的改革和调整,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全面收缩,目前绝大多数基层乡镇都由农村信用社单轨运营,基层信…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将乡(镇)农村信用社与县(市)联社合并为一个法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是按照国务院要求在江苏全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运作,目项改革已初见成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同时,作为改革的新事物,农村信用社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善。作为一种管理体制的改革,统一法人的管理模式无疑会进一步农村信用社内部的统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综合效率,使资金和人员得到更加合理、优化的配置,使制度能够得为彻底的实施,从而在保证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方向的基础强整体竞争实力,提升整体社会形象。然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并非基层信用社和县(市)联社两级机构的简单合并,要充分发挥合统一法人的管理效率,需要农村信用社内部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一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在明确主体的前提下,落实风险责任;二要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事会的“三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以产权为基础的权力本栏编辑:刘翔玲专稿每期一题机制;三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统一法人信用社对分支机构的授权授信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统一法人信用社与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是农村经济发展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也应扬长避短,适时进行改革,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之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仅就是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的利弊,作粗浅的分析。□有利因素(一)有利于发展综合性业务,支持农村多种经营。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其管辖服务范围较大,既有城镇、集市网点,又有众多的农村网点,有条件办理县内结算通存通兑、各种存贷款、代收代付、代办保险、信息、咨询、参加货币市场等综合性业务,增强市场竞…  相似文献   

8.
一盼:改名不能改姓。按照《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精神.各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组建合作银行,还可以县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此,大家普遍认为有助于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社会形象,增强发展后劲。但大家也有一些担心,特别是农民兄弟担心“信用社”改成  相似文献   

9.
营业部经营体制改革刍议谢鸿农村信用社县联社是基层信用社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县联社对基层信用社的服务职能主要是通过联社营业部这个窗口来体现。联社营业部成立之初,中央银行赋予它的主要职能是为基层信用社提供结算和调剂资金余缺等服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金...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金融理论与实务 部门一直在不断探索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21世纪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领域进行了三种模式的试点:一是在原有农村信用社框架内的重组模式,即2000至2001年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的模式;二是股份制模式,即2001年在信用社基础上改组成立的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农村商业银行模式;三是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即2003年4月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组的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试点模式。但是,如何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特别是怎样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以及怎样明确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等问题,依然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职能定位,笔者认为,要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目的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讲,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标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法人结构完善、把农村信用社建成为当地“三农”服务的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因此省联社的职能定位要围绕这一目标设置,不能简单充当基层信用社和县联社的“总行”,把基层信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我们对溧阳市农村信用社“联社一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联社一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有其独到的功效,但其体制缺陷同样也不可回避,选择哪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本地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相适应。同时,“联社一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联社一级法人”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联社一级法人”经营管理体制克服了过去农村信用社单兵作战、分散经营的弊端,带有明显的集约经营特征,对于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集约化经…  相似文献   

13.
高旸 《农村经济》2007,(6):64-65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但时至今日,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很不完善;股权设置不合理,"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省级联社和市级联社(办事处)的行政干预使基层信用社缺乏经营自主权,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反思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构建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忽视了治理结构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必须在充分考虑与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上重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 0 0 0年开始的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目的是要解决困扰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基本问题。本文剖析了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即建立县 (市 )联社一级法人、改革信用社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商业银行以及给予优惠政策以减轻信用社历史包袱等 ,并分析了改革所产生的制度绩效 ,总结了江苏改革试点的经验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分门营业以后,在与国有银行和其他非金融机构的竞争中,面临着许多实际性的困难:管理体制、经营水平、信贷资产质量、人员素质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信用社在竞争中势必处于劣势。如何发挥信用社现有优势,及时有效地扭转这一局面,牟平区信用社不等不靠,大胆探索,在金融业经济效益普遍滑坡的情况下,该社1995年实现利润83.4万元。 一、转变观念,大胆探索,树立企业自我发展意识 去年以来,该联社改变以往两级法人、一级经营的传统作法,在联社内部成立了营业部,同全区15个信用社一起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把信用社作为真正的企业。经营中,这个联社坚  相似文献   

16.
会计工作应尽快向管理型转变□牛维杰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改革工作逐步向纵深发展,并从发展方向上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界定和明确,即改革成为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基层信用社能不能适应这项战略转变,不仅需要在业务上进行拓展,也需要在内部核...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8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之一,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把握机遇,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举措,进行了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提升了支农服务水平、促进了业务较快发展。到2003年末,实现“三个翻番”,即股金增加7亿元,同比翻番;全年资金来源增加87亿元,同比翻番;实现赢利3.2亿元,同比翻番。到2004年3月30日,有32家区县(市)联社首获18.6亿元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呆账贷款、历年挂账亏损及其他不良贷款。尤其是在统一法人改革方面,部署及时,行动迅速,进展顺利,按照银监会《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全辖39个县级联社全部选择以区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及股份合作制产权改革,目前,除4家联社正在完善外,其余35家联社均已规范完毕,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按照新的模式实行统一法人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荆门市农村信用社全面完成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和县联社之后,今年7月,他们又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单位,由辖内4个(县)市联社人股,完成地级联社规范工作。改革后的荆门农村信用社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事实再一次证明:合作制是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光明之路。坚持合作道路,民主管理赋予新内容。民主管理是合作金融的显著特征。该市农村信用社围绕这个核心,人胆改革实践,从市联社到基层信用社基本形成广大社员参与、理事会集体决策、监事会监督的民主管理格局。(一)调整思维定势,增强法人意识。他们在民主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9.
报道2005年4月9日上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起人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拟组建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由辖内3家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153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以及1家单一法人信用社出资入股组成,注册资本6070万元。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联社筹备组组长刘印楼在会议上指出,这次发起人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省联社筹建工作进入到了实质性操作阶段,也标志着河北省一个新型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应运而生。省联社的组建不仅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而且有利于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全面加强行业管理,更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泗洪县农联社及其所辖30个信用社经过规范的程序,实行了统一法人。改革后,该县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进支农方式,狠抓自身特色服务项目,将小额信贷支农工作做实做细,基本上探索出了一条信用社自身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新路,实现了政府、信用社和农民“三方满意”。●组织“会诊”,解剖制约发展的真正“病”因。改革试点后,摆在泗洪县农联社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转换机制,进一步改善支农服务。总结曲折经历,大家共同认识到农村信用社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偏离了合作制轨道、背离了支农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