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随州钱乐山庄经理钱开启从当地信用社支持1000元贷款养猪起家,一跃成为拥有500万家产和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钱庄主”。“钱庄主”的脱贫致富史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实现脱贫致富农民的真实缩影,也是新时期信用社信贷支农奔小康的现实写照。今天,我们判断信贷支农是否真正承担起了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看广大农民通过信贷支农得到了多少实惠、收入增加多少、信用程度提高了多少,他们的评价才是衡量信用社信贷支农成败的惟一标准。那么农民如何看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呢?下面,请大家听一听——  相似文献   

2.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这段时间,来到农村乡间,哪儿都能看到四川省农信社信贷人员支农服务、忙助春耕的身影。通过“上下联动,内外配合”掀起了春耕支农工作的高潮。“信用社忙了,农民忙了,”社农共绘“闹春图”。农民群众抓住大好时机,在农信社的贷款支持下,买下好种子、购进好肥料,备足春耕物资,忙着备耕、整修农具,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农民贷款难”的界定前一时期,农民贷款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不少好的解决办法。解决农民贷款难首先要搞清何谓农民贷款难从狭义角度看,可以认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的有效贷款需求未得到满足”即为贷款难。从广义角度看,可将下列致使农民“惧贷”、“弃贷”的情况划入贷款难范畴:1农民贷款手续繁多,信用社服务态度差,贷款农民常受到刁难甚至要托人情、找关系、送礼;2贷款的保证条件不符合农村实际,农民无法提供符合规定的担保、抵质物;3农民有效贷款数量无故…  相似文献   

4.
一、小额信贷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推行小额信贷是信用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举。有的人认为这是应时文章,而非长久之策。实际上,小额信贷使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改进金融服务,密切社农联系,在实现农民增收与体现服务宗旨上,找到了“双赢”的结合点。因此,小额信贷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将对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能发挥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牢固占领农村金融阵地。二、小额信贷不是囿于传统农贷,而是突出便民服务。小额信贷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核定贷款…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固始县农村信用联社牢固树立“抓管理、增效益,抓规范、促发展”的思路,本着加强内控建设、从严治社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条信贷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一、规范信贷管理,夯实发展基础第一,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县联社把加强内控建设作为规范信贷管理的前提。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从联社机关到基层社,分别成立了贷款审批领导小组、贷款调查评定小组等相应的管理组织,做到贷款环环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完善岗位职责。根据全县信用社所设置的各个岗位,从联社机关到基层信用社,从联社领导到一…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一) 年初以来,我们襄汾县农村信用社以创建信用工程为龙头,带领全县信合干部职工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方便快捷的信贷方式,构筑了一个富民兴社的“双赢”模式,信用工程也以其巨大的效应赢得了党政的认可、同业的肯定和百姓的赞誉。 一、正确决策 把创建信用工程作为突破口 襄汾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前些年由于部分信用社在市场定位上存在偏差,将大量贷款投向乡镇企业,不仅偏离了支农方向,而且制约了信用社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还不…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汶上县康驿信用社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思想,把支持农民致富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投向,坚定不移地做好信贷支农工作,走出了一条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谱好支农曲,唱好共建戏。为充分体现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农村市场,他们结合全市“转变作风年”活动,主动和农民“同唱一台经济戏,共念一部致富经”,发起了“干部下乡、信贷下村、扶贫到户”的“共建农村致富工程”,全体于部职工各自选定了帮富村、共建户,结成共建村92个、共建户714户…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盘活“双呆”,降低风险,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已是一个极为突出而又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就所辖信用社的“双呆”贷款形成的情况谈点个人看法。 一、“双呆”贷款形成的内部因素 1、信贷人员素质较差。就山西省垣曲县来说,全县信用社139名职工,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仅69人,大专文化的仅一人;从事信贷的67名人员中,一半以上为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近三分之二的人员没有参加过信贷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9.
报载,福建省永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行“信用社”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贷款回收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两难”问题。顾名思义,信用社就是要讲信用、守信。对自己是,对服务对象更是如此。不难理解,这是“信用”包含的意思即遵守诺言、实践诺言,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这几年在一些地方,信用制度被人为扭曲破坏,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多了起来。更有甚者,蓄意逃避债务,导致信用社到逾期贷款居高不下的现象日渐增多。可以这样说,信贷资金的大量沉淀,以致血本无归,这是造成一些急需信贷支…  相似文献   

10.
近日,湖北省嘉鱼县联社"双基双赢合作贷款"信贷服务工作室落户嘉鱼县潘湾镇东湖村党支部,该村级信贷服务工作室由嘉鱼联社和东湖村共同设立,现场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信贷政策咨询、办理相关贷款手续等服务。"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是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全程参与基层信用社贷款调查及贷后管理,由信用社向农户及涉农组织发放的综合性贷款。该项贷款按照签订协议→建立村级信贷工作室→普查筛选→行政增信→调查授命→贷  相似文献   

11.
据 3月 6日《农民日报》报道:山西省阳泉市农金体改办信贷部门自去年推行“员工自营信贷业务”以来,深受广大员工和农民的欢迎。员工自营业务的实施,为辖区内 3510户农民及时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同时信用社信贷资金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据该市信贷专项调查显示:到 2001年 1月末,自营贷款到期回收率为 100%,风险度为零,实现利息收入 169万元。   所谓员工自营信贷业务,就是由农信社每个员工以合法的方式吸收存款,并依法自主发放一定数量的贷款、承担贷款风险责任的信贷业务。农民个人贷款,历来是农村金融部门信…  相似文献   

12.
“三不”信贷员杨一萌,肖铁波46岁的张琼英是湖南益阳赫山区赫山信用社的信贷员。6年来,她经手发放的贷款达3920多万元,无一笔沉淀贷款,无一笔“三违”贷款,被大家称为“三不”信贷员。不是她放的贷款她照样收她认为:不管是哪一位信贷员发放的贷款,只要信贷...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落实社员贷款优先、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政策,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解决农村信用社“放款难”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信用贷款证制度,形成了农民受益、信用社增收、政府满意的局面。 一、开展创建“信用户”和“信用村”活动 近年来,因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这个县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逾期难以收回,经营困难,多数信用社不同程度存在“恐贷”思想,同时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疏远了广大农民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此,人民银行陵川县支行和农村信用社通过广泛…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蓝山县信用联社为方便农民贷款,在全社推行“贷款预约”服务新举措,即农民上门办理贷款而信贷员不在时,可在该信用社营业窗口专门设立的“贷款预约”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填写计划贷款金额、贷款目的、贷款期限等预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困难,三都县农村信用联社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工作力度。自2002年春耕以来,全县共发放农户小额信贷款1231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三都县农村信用联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信贷支农工作:一是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在赶场天设咨询点和深入村寨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进村入户上门开展小额信贷的调查和发放工作;三是在办理农户小额信贷时,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四是大力推行免于担保(抵押)的信用贷款方…  相似文献   

16.
当一些地方因信用环境差造成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时,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却涌动着一股诚信的热流,由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信用担保协会相继涌现,为农民与信用社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问题,为实现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郊区便仓信用社在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与十位穷得“叮当响”的农民交上了朋友,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发展,一兴摘掉“穷帽子”,使他们走上了富裕路。这一惊人的成绩,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晌。 去年四月份,便仓信用社在大规模清收非正常贷款活动中,发现一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有的因做生意亏了本,有的因天灾人祸等原因,无法归还贷款、造成信用社资金沉淀。针对这种情况,信用社领导班子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与其“放水逼鱼”,还不如“放水养鱼”,培植储源。他们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石,信用问题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以及制约双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信用联社实施以评定信用明星镇、村、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瓶颈”,在广大农村中形成强大的信用冲击波。为农民和党政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启动资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排队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村信…  相似文献   

19.
要路沟乡是辽宁省建昌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贫困乡,“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信用社贷款余额仅700多万元。多年来,要路沟信用社在资金运用上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存在惜贷、吝贷、恐贷心理农民贷款难问题时有发生。如何使信用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经要路沟信用社长期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创建“农户经营联合体”。所谓“农户经营联合体”就是5—10户农户按照自愿结合、互助互惠、共担风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起的农户合作经营组织。“农户经营联合体”成员必须是…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泗洪县农联社及其所辖30个信用社经过规范的程序,实行了统一法人。改革后,该县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进支农方式,狠抓自身特色服务项目,将小额信贷支农工作做实做细,基本上探索出了一条信用社自身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新路,实现了政府、信用社和农民“三方满意”。●组织“会诊”,解剖制约发展的真正“病”因。改革试点后,摆在泗洪县农联社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转换机制,进一步改善支农服务。总结曲折经历,大家共同认识到农村信用社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偏离了合作制轨道、背离了支农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