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及主客观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占比较大,经营效益差,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盘活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减亏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将不良贷款这颗毒瘤解剖开来,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使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轻装上阵,提高效益。   ──两呆贷款的有效剥离。对于过去那些由于政府干涉,政策性指令扶持乡镇企业而使信用社所发放的贷款,要类似于专业银行所成立的不良贷款管理公司,成立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公司,把那些关停、破产、无力偿还的乡企贷款有效地剥离,给信用社御包…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不良贷款的增多,致使部分信贷资金陷入死“胡同”,严重影响着信贷资金的周转和循环,影响到信用社的直接经济效益。对此,信用社通过法律手段来收回这些不良贷款,已成为信贷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确,依法收贷为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3.
农户不良贷款的清收与管理难度相当大,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为了能更好地加强农户不良贷款的清收与管理,确确实实地清收和盘活更多的不良贷款,有效遏制住农户不良贷款上升的局面。笔者建议:●选准清收突破口,各个击破。农户不良贷款的清收面广,户数笔数较多,而且越清就越剩下一些“骨头户”。信用社应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选准清收盘活的突破口,各个击破。●从信用社内部清起,搞好社内“门前清”。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所形成的信用社内部职工为亲属和他人贷款,这些已形成的不良贷款仍然有一部分没有收回来。信用社正人就应先正己,…  相似文献   

4.
安徽芜湖市郊区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扭亏增盈这一中心,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作为“化解风险、提高效益”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约束与激励并重的方法,千方百计清收盘活沉淀贷款,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2年6月末,全辖不良贷款绝对额比2000年底下降3300万元,不良贷款比例比2000年底下降23.33个百分点,圆满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目标。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下降和新增贷款质量明显提高,直接提升了盈利能力。2001年,该联社及所辖11个信用社一举实现社社盈余,利润总额达135.7万元,同比减亏增盈364.8万元…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山东省寿光市田马信用社把重建信用观念,开展评定“信用明星村”活动作为清收盘活村集体不良贷款的突破口,一举收回该镇三个村集体不良贷款本金32.3万元,利息8717.95元,该社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一、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因历史原因积留形成的村集体不良贷款成为制约业务经营的主要问题。去年,该社推出了评定“信用明星村”活动,提出了“全村无逾期贷款、无欠息户”就可享受“信用明星村”利率下浮等优惠政策,孟桥村和田一村被评为首批“信用明星村”后,根据优惠政策,共为两村办理支农便民卡14…  相似文献   

6.
去年,四川省梓潼县农村信用社实行“五收”清非见成效。截止去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较年初下降4459万元,占比下降16.6个百分点。———新旧分账,组建队伍,专职收。县联社统一组建不良贷款清收队,对1998年12月31日前发放尚未收回的12325万元贷款,划断监管后,逐户逐笔建立监测台账,对清收队和信用社实行了清收任务分别专项下达,双线考核,重奖重惩。1—10月,清收队因“户”制宜,辨“呆”施治,已直接和协助信用社清收划断监管的“双呆”贷款1648万元。———下达任务,从严考核,全员收。去…  相似文献   

7.
加大力度根治顽疾孙子元信贷资产质量是信用社的生命线,事关信用社的兴衰存亡。信用社多年来积聚起来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已日渐显现,不良贷款日益增多,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已严重阻碍着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亟待早日解决。一、在“体内”找病根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信用社储蓄专柜,是一个以青年员工为主的群体,全柜 5人平均年龄只有 27岁。他们凭着对合作金融事业的一颗颗赤诚之心和对客户的一片真诚,在小小的三人柜台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把一片温暖送到客户心中,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至去年 11月末,该柜储蓄存款达 7354万元,列镇海区信用社系统储蓄网点首位;连续三年被授予区级“青年文明号”,去年被市农金体改办评为全市“二星级储蓄所”。   骆驼信用社储蓄专柜地处骆驼集镇中心, 329国道线边上,…  相似文献   

9.
多方并举抓清收盘活贷款增效益伍永青山东省阳谷县农村信用联社针对信贷资产质量低,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从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出发,努力把清收活化不良贷款做为“效益兴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清收盘活工作力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全县信用社共清收...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信阳市农村信用社从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识出发,把清收盘活下良贷款作为“化解风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不断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力度,进不 2000年后,全市农村信用社结合“管理年”抓管理,突出重点狠抓盘活不良贷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累计盘活不良贷款 49553.9万元,其中盘活“双呆”贷款 19212.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较上年下降 23个百分点。实现业务收入 35296万元,盈余 1817万元。   □选准突破口,搞好“门前清”   前些年,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一些信用社职工为亲属和他人所借的“人…  相似文献   

11.
新余市所辖一县一区,是江西省最小的地市级行政区。但是,全市农村信用社32个独立核算单位“一高一低一严重”(不良贷款比例高、资本充足率低、亏损严重)却位居全省前列。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人行新余中支党委今年提出了“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努力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步伐”的总体要求,吹响了两年盈亏持平、三年扭亏为盈的冲锋号,以创新求发展,牵住了财务收支倒逼制这个牛鼻子。所谓财务收支倒逼制管理,概括起来就是“算了做,算着用”。“算了做”就是将上级下达的年终损益计划按月分解到信用社,信用社根据上年度年终决算…  相似文献   

12.
偃师市庞村信用社是河南省30个金融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他们认真总结建社四十多年来各种经营风险的成因及经验教训,严把“四关”,扼住了信贷风险。截止去年底,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上升880万元和530万元,不良贷款较上年底下降36个百分点,盈余42万元...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农村信用联社紧紧围绕扭亏增盈这一中心,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作为“化解风险,提高效益”的重点来抓,使清收盘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提高认识,加强考核,攻关收贷该联社一方面从转变观念入手,结合目前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讲道理,摆事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清收不良贷款的思想认识,消除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扩大清收成果。去年,该联社完善了《环翠区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考核办法》,要求各信用社建立详细的不良贷款账,并根据各家不良贷款的现状,下达年度收任务,纳…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一些贷户信用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以及前些年重放轻收、重贷轻管的粗放经营方式所造成的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目前信用社经营当中的一大桎梏。为了减轻不良贷款的压力,使信用社御下超载的包袱,尽快轻装上阵,河北省香河县信用联社运用法律手段,积极维护金融债权,努力保障信用社的合法权益,通过因地制宜、一社一策、多法并举,以及多方面的协调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清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全县已依法起诉 235笔,金额 1174.29万元,其中,本金 977.91万元,利息 196.38万元,胜诉率达 100%。已结案的 164笔,…  相似文献   

15.
一、小额信贷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推行小额信贷是信用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举。有的人认为这是应时文章,而非长久之策。实际上,小额信贷使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改进金融服务,密切社农联系,在实现农民增收与体现服务宗旨上,找到了“双赢”的结合点。因此,小额信贷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将对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能发挥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牢固占领农村金融阵地。二、小额信贷不是囿于传统农贷,而是突出便民服务。小额信贷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核定贷款…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基层信用社内部的“窝案”是一种较一般案件更为可怕的“毒瘤”。从某省农村信用社两分社2001年先后发生的两起“窝案”所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太谷县农村信用联社充分发挥县联社管理、指导、协调、服务 职能,强化信用社管理,对城乡信用社全面推行“十制一法”的管理办法,实施效益工资制,增加了信用社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提高了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各项经营指标连续四年居全晋中第一,并创全市十一县(市)六最”,即贷款规范管理最佳,贷款质量最高,不良贷款占比最低,百元贷款收息率最好,综合费用率最少,扭亏增盈效果最突出。 一、以人为本,以本固业,改革信用社管理办法,率先推行效益工资制。 (一)实行定编定员,把全县城乡信用社干部职工分为管…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新余市位于赣中部偏西地区,是江西省最小的地级市。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新余市农村信用社连年亏损,累计亏损额占全市信用社资产总额的15%,不良贷款占比高出全省4.5个百分点,历史包袱十分沉重。面对这个局面,自2001年开始,新余市农村信用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提出了“一年大幅度减亏,二年整体扭亏为盈”的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到2002年底,全市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了17.2个百分点,居全省最低。并实现整体盈利,盈利额113万元。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联社衡阳办事处把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当作关系到农信社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来抓,多策并举,上下联动,强力推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使农信社资产质量不断得到优化,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来,全市农信社累计收回不良贷款16.5亿元;至2007年3月末,全市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18.9亿元,绝对额比2004年末下降8.2亿元;不良贷款率占比2004年下降2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一些农村信用社存在贷款换据问题,本来已形成不良的贷款,通过换据变成“正常”;更有些还本无望“危机四伏”的贷款,借据一换便掩盖了风险。贷款换据,弊端甚多,令人堪忧:其一,贷款换据掩盖了信用社贷款风险的程度。通过换据,表面看来信贷资产状况良好,但实际上,“一潭死水”,“烂账”多多,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将信用社推向如履薄冰、进退维谷的地步。其二,贷款换据极易助长信贷人员的依赖思想。本来盘活不良贷款是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可通过贷款换据,信贷人员就可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谁又肯在盘活不良贷款时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