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闸蟹攻略     
<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或螃蟹,是一种经济蟹类。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故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它的出生地就在崇明岛的长江口水域。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种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约20多种,而最负盛名的要数中华绒螯蟹。每到入冬时节,中华绒螯蟹便会游至咸淡水交接的地方繁衍后代,然后蟹苗会被渔民们捕捞上岛,将小蟹养到纽扣大(即扣蟹)时,各地的养殖户就会纷纷前来购买,带回至适合的水域养殖。有关"大闸蟹"的由来,说法主要有两种。尽管未得考证,但  相似文献   

2.
一望无际的碧绿色稻田中,条条“蟹沟”纵横交错,游鱼青虾历历在目。农民们纷纷撑着小船,从一个个“幻网”里倒出活蹦乱跳的青虾和张牙舞爪的螃蟹。日前,记者在位于兴化市海南镇的江苏省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区内,目睹了早秋时节农民稻田养蟹的丰收喜悦。  相似文献   

3.
<正> 稻田养蟹,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从百户调查的情况看,稻田养蟹比单纯种稻麦的效益要高出3倍以上,而养殖大规格蟹的效益,又比养小规格蟹的效益高出5成以上。我们在养殖及销售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养60公斤小蟹,不如养40公斤大蟹,真所谓“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所谓大规格蟹,从稻田养殖这个角度讲,即规格达到125克以上的蟹,它的售价一般都比50克左右的小规格蟹高出二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渔业致富指南》2005,(1):54-54
我国螃蟹(包括中华绒螯蟹、青蟹、梭子蟹等)年产量已达数万吨,成为水产养殖中的佼佼者。据业内人士介绍,螃蟹除了鲜食外,开展深加工增值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 江苏高淳县砖墙镇针对去年农户螃蟹养殖“小面积、大丰收”的特点,今年大力倡导广大农户“挖小塘、养大蟹”。 据了解,去年,该镇通过调查,发现规模在10亩左右的螃蟹养殖具有很多优点:一是投入少,有利于农户规避风险。目前螃蟹养殖每亩平均投入成本约在1000元左右。如果稻田养蟹10亩,年总投入需10000元,这对于现  相似文献   

6.
<正> 一望无际的碧绿色稻田中,条条“蟹沟”纵横交错,游鱼青虾历历在目。农民们纷纷撑着小船,从一个个“幻网”里倒出活蹦乱跳的青虾和张牙舞爪的螃蟹。日前,记者在位于兴化市海南镇的江苏省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区内,目睹了早秋时节农民稻田养蟹的丰收喜悦。  相似文献   

7.
<正> 稻田养蟹,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从百户调查的情况看,稻田养蟹比单纯长稻麦的效益要高出3倍以上。而养殖大规格蟹的效益,又比养小规格蟹的效益高出5成以上。我们在养殖及销售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养60公斤小蟹,不如养40公斤  相似文献   

8.
<正>在螃蟹养殖行业有句俗语"懒人养蟹,蟹养懒人",意思是说养螃蟹很轻松,不需要花很多精力。但在洪湖市,近年来养殖户们一改过去"大养蟹"的养殖模式,转而"养大蟹",不仅增加收入,也开启洪湖螃蟹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9.
河蟹又名螃蟹、毛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特种名贵水产品。近年来,各地河蟹养殖发展很快,养殖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普遍存在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为了发展效益农业,进一步提高河蟹池塘养殖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我们于2005年在汉南农场河蟹养殖基地进行了河蟹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江苏省泗洪县号称“中国螃蟹之乡”,泗洪人养蟹闻名全国。到今秋,该县养蟹面积突破20万亩,稻田养蟹也达6万亩,成蟹年产量超过7000吨。随着螃蟹养殖的升温,泗洪人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输出养蟹技术,当“蟹师傅”,做“蟹大夫”。 据泗洪县渔业科技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全县大约有1000多人出县搞养蟹技术输  相似文献   

11.
<正>螃蟹学名中华绒鳌蟹,个体肥大,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其成功养殖技术为:1、池塘条件。面积20-50  相似文献   

12.
<正>一径秋风起,蟹香满苇塘。作为接棒小龙虾的应季美食,各地大闸蟹已陆续上市,固城湖螃蟹住"水晶宫"、和鲈鱼做朋友、个个都有身份证;黄浦江大闸蟹吃安全"粗粮",饵料更绿色、养殖环境模拟自然界潮汐现象……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大闸蟹产区多管齐下转变生产方式,养生态蟹、养品牌蟹,养高品质蟹。金秋十月,江苏南京满城桂花飘香,高淳区的固城湖螃蟹也到了膏腴丰满的最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辉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上获得新突破。他们所承担的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目前通过江苏省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 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的迅猛发展,仅江苏省去年中华绒螯蟹养殖面积已超过200万亩,成蟹产量5.9万吨。但中华绒螯蟹的病害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特别是死亡率高、危害大的暴发流行的“颤抖病”。陈辉等科技人员在苏州大学、无锡轻工大学和上海水产大学等有关专家教  相似文献   

14.
把好蟹种关养蟹成败是关键湖北省武穴市水产局舒茂云俗话说:“把好放种关,收成保一半。”螃蟹养殖,不论是在何类水域进行(池塘、湖泊、稻田)把好苗种关,更显得重要:因为蟹种更有其特殊性,既种类多,又情况复杂:人工培育的蟹种和天然蟹种;不同水系蟹种;人工培育...  相似文献   

15.
河蟹又叫螃蟹、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4个种群,即:长江水系种群、辽河水系种群、瓯江水系种群和闽江水系种群。在世界上,除中华绒螯蟹,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一、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等其它蟹种的区别1、中华绒螯蟹。背甲前缘有4个额齿,均尖锐,额齿凹陷以中间一个为最深。背甲两侧各有4个侧齿,第4侧齿小而明显。2、日本绒螯蟹。4个额齿中间两个较钝圆,两侧的较尖锐。两侧各有4个侧齿,其中第4侧齿不明显,仅留痕迹。3、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额齿不明显,侧齿3个。二、4…  相似文献   

16.
<正>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有着丰富经验的江苏赣榆县蟹农也不断地向两部高地进军,“扩张领地”。最近,该县土城镇农民张定文聘请教授作指导,在新疆天山地区建立了中华绒螫蟹养殖基地,并投放蟹苗525公斤,  相似文献   

17.
正河蟹,又称螃蟹、大闸蟹等,学名中华绒螯蟹,河蟹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养殖风险和效益受气候、病害、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探索规避河蟹养殖风险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笔者连续3年在渔业科技示范户蟹池进行了"河蟹+南美白对虾"模式的试验研究,且取得预期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尚庄镇胥加标2口蟹池中进  相似文献   

18.
河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解,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珍贵水产品。由于其品味受季节所限,一般在秋季才肉肥膏满。重阳节前后,正是吃蟹季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的多个栏河工程中开始养殖中华绒螯蟹,由于在养殖过程中,因水质腐败、蟹种过密、防病不当、蟹种退化、投饵不当、消毒不严等因素,造成中华绒螯蟹发病突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等后果。为了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效益,现将栏河中华绒螯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方高坪镇董垱村二组农民陈全安承包了15亩稻田,作为稻蟹连作养殖试验基地。眼下,稻田里螃蟹长势喜人,预计经济效益可达2.6万元,亩平纯利1100元左右。据了解,这是黄冈市继大面积推广虾稻连作之后,试点推广稻蟹连作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