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是经济地理学对象讨论中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关系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盛行的观点,认为生产或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于布局这个概念,大多数经济地理工作者是作为动名词理解的,既包括个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经济地理学之所以能为城市规划服务,是由其固有的研究对象、内容、学科的性质及其理论方法等所决定的。概言之,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力分布规律的科学,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生产条件、特点的分析,具体研究社会生产力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和体系等范畴的学科;其在内容上包括对全国或地区生产力的综合布局和生产部门的单项布局,其相应的学科体系是普通经济地理学(或综合经济地理学)和各部门经济地理学(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市等),其  相似文献   

3.
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的一部力著──初评《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布局》姚文,陈宗兴(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069)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多年来,在指导生产实践,合理地进行生产布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开发事业逐步深入,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日益重视,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也相应得到发展。 海洋经济地理是一门比较年轻、理论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研究海洋产业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着重从区域与综合的角度,研究海洋产业的布局条件、特点和不同类型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与布局规律。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制约和影响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在表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时,常用的定义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虽然在个别词句的表述上可能存在一些分歧,但就本质内容而言,生产力布局作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则是毫无疑义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布局总倾向于面临不同的任务。正因为如此,经济地理学若要保持其理论活力,就须不断地根据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调适研究角度,发展研究方法,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以期正确认识与反映客观实践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才 《经济地理》2008,28(6):918-922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殿华 《经济地理》2006,26(6):908-911
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学术思想,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布局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形式与方法大多来源于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前苏联模式。苏联解体后,传统的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俄罗斯的经济地理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理论。文章论述了苏联及俄罗斯生产力布局规律及原则等理论的演变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布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为主线,围绕"空间"和"要素"这两个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论题,着重分析了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思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三个基点内容(城市化发展过程、格局、机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响应与调控认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中国经济地理这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地位、作用问题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但多年来却一直未能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至今还有不少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亟待探讨、解决,显然尚属薄弱环节。这是我国经济地理学领域,存在着偏重部门地理分支、忽视区域综合研究倾向的反映。要搞好中经这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建设,提高中经教学质量,首要的应当是在新形势下,研究解决好中经地位、作用的认识问题。众所周知,在近代地理学发展史上,区域地理曾是地理学主要内容之一。十九世纪中期  相似文献   

10.
布局指向性不很明确的机械工业怎样合理布局,特别是怎样在特大城市之间做到合理布局,在经济地理学中是个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在笔者对京、津、唐地区机械工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京、津之间的机械产品重复过多,这是一个布局问题。京、津两市机械产品生产的重复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京、津两市机械产品门类都相当齐全,从归口一机系统的15个行业看,二市各有14个;电子工业方面的重复生产问题也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单产品与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的布局与集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为了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行业布局特征及其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论文选择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之间的布局和在代表性城市内部的布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我们调查的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多产品生产企业的布局特征及其对企业本身范围经济与城市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多样化水平高;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发展壮大,会选择制造业集聚的地方进行生产,以达到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地理学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地理学在对新古典模型框架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深化模型和空间广化模型,但由于其采取的依然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这一学科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批判经济地理学采用辩证主义的个体群思考的研究方法,批判性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等内容,从而更广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铮等著《理论经济地理学》(第三版),该书是华东师范大学陆续发行的"经济地理学"教材的一个延续,也是王铮关于地理学理论的新探索。《理论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是王铮2000年所著《理论经济地理学》的新版本,本书将经济地理学分为微观经济地理学和宏观经济地理学两部分,这是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国外经济地理学重大理论思潮下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变化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研究团队、学术机构及热点关键词演变特征,并对热点研究主题进行述评。研究发现:(1)新古典经济地理、新区域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化和关系转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为环境经济地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分析思路。(2)从2004年开始,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Bridge G、Gibbs D、Bailey I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为环境经济地理的发展起到重大引领作用。(3)伴随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监管的刚性化,资源环境问题由经济地理学的外围逐渐上升为影响经济活动空间逻辑的内在因素。追求环境可持续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开始被大量应用于研究环境问题。(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网络资源环境效应和区域绿色发展路径等研究主题。相比之下,未来需着力于建设我国环境经济地理优秀研究团队,及时把握相关研究的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准确定位困扰绿色发展的“卡脖子”环境问题,拓展研究主题,推动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立足于地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走向,着眼于经济地理学面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正确理解和建构中国经济地理学自主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首先,在讨论地理学发展战略、阐释地理过程和地理格局研究重点应从模拟和预判走向调控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我国未来国土空间体系优化调控应成为地理学前沿命题。进而重点讨论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的5个创新方向,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将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科中人口地理学的回归和振兴;做大做强政治、社会、文化地理学;重大生产力布局原理研究;国土空间体系优化的辅助决策方法论。中国地理学战略研究、国际代表性杂志和美国战略的主题词的比较表明:我国同美国战略的提法基本一致;美国战略研究同现实中国际发展前沿不相同;我国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且与目前现实发展的国际前沿有明显的差异性,创新地理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自主知识具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求。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与人文地理学发展规律在科学内涵、建设任务、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上高度契合。在科学内涵上,...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地理学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的学科,它试图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世界)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本文试图对这一学科研究脉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地理学(NEG)诞生伊始就与正统经济地理学(PEG)存在诸多分歧。正统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弃了传统区位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学是对古典区位论的继承与创新。二者均重视区域空间研究,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关注的区域尺度,都有所不同。在克鲁格曼的学术成就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和认可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陡然提升,为二者在经济政策的空间转向、区域空间研究的政策转向、空间尺度的趋近以及特定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交融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我国交通地理学家总结的运输生成的"四个基本规律"、运输组织的"轴-辐"模式、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以及城市交通的"双交通模型"与"交通导向型(TOD)空间开发模式"、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等,已经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强 《经济地理》2012,32(4):1-5
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过程中也存在三大分异现象。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人文—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这一问题,广泛交流了各自对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探讨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在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的同时,促进学科发展。通过热烈讨论,会议最终明确以下两大学科发展方向:一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应以地球表层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为科学命题,以解决地球表层不同空间尺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来构建自身科学体系;二是,人文—经济地理学要在社会应用体系中有凸显其科学价值,广泛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社会发展做出具有显示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