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居民摆脱了原本一份两用式的收入分配,而转向了投资理财,但是,在日益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不断出现的市场中,我国个人投资者们对于“投资”和“理财”的概念区分都还不甚明显,结果往往是“十赌九输”。为此,本文将会针对我国个人投资理财所面临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投资理财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的个人投资者真正实现投资获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行业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开拓才不过短短几年,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特别是在高端市场,针对高收入群体不同的金融机构都推出了各自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牌,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乐当家”以及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综合理财服务品牌。然而,囿于传统的金融经营理念以及服务经营模式,各金融机构针对高收入群体的个人理财服务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吴燕 《中国商办工业》2011,(23):161-162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个人和家庭理财投资逐渐走进群众生活,成为百姓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理财投资逐渐成为个人和家庭的一种经济观念和经济思维方式。但在实际的个人理财投资时,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使闲置资金转化为利润,导致投资失败。现就个人理财投资做简要分析,对个人理财投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雨洁 《现代商业》2014,(26):235-236
从个人理财角度看,未来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必将最大限度地联合保险业、信托基金等其它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最全面、最方便的综合性、专业化、“一站式”的理财服务。本文通过对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进行细分及差异评述,提出了个人理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所谓“理财”,简单地讲就是怎么用好手中的钱。不管是个人或企业如何理财是既简单又捉摸不定的一门科学。说简单就是连普通老百性也懂得钱存在银行既保险又长利息:说是捉摸不定可又真让世人伤透脑筋,古今中外真正成为理财高手和长盛不衰的成功企业毕竟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6.
想成为富人,方法之一就是学习富人如何理财致富。然而在美国个人财务乃是头号隐私,尤其是富人的理财状况牵涉重大,往往被小心保护,外界难以一窥究竟。  相似文献   

7.
银行理财服务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行业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开拓才不过短短几年, 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特别是在高端市场,针对高收入群体不同的金融机构都推出了各自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牌,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乐当家”以及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综合理财服务品牌。然而,囿于传统的金融经营理念以及服务经营模式.各金融机构针对高收入群体的个人理财服务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各种服务品牌之间的服务差异性日渐弱化,因此,为了提升对高收入群体的理财服务,当务之急就是进行深度细分化的理财服务设计以及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8.
骆淑芳 《商》2014,(29):171-172
本文通过界定个人理财的概念、阐述个人理财规划的必要性,应用个人理财规划的基本原则,得出在做个人或家庭理财规划时,需要涵盖的个人理财规划内容及应该遵循的个人理财规划步骤。  相似文献   

9.
吴燕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3):161-162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个人和家庭理财投资逐渐走进群众生活,成为百姓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理财投资逐渐成为个人和家庭的一种经济观念和经济思维方式。但在实际的个人理财投资时,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使闲置资金转化为利润,导致投资失败。现就个人理财投资做简要分析,对个人理财投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理财?可能多数老百姓都会认为理财就是去买一个收益较高的投资产品。其实不然,你去还房贷、信用卡还款、代缴家庭水电煤费……这些和钱打交道的日常行为都叫理财。怎么轻松理财?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近日向记者透露了个中“秘诀”,让每位市民可以“傻瓜”式地轻松理财。  相似文献   

11.
2007理财市场有哪些热点?老百姓应该如何积极谋划、参与并分享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成长的喜悦?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理财经验,预测2007个人理财市场将出现四大热点:股指继续上涨;银行服务更上一层楼;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水涨船高”;基金选择难度加大。理财师建议老百姓在2007年里理财投资应时而动、适时“出击”。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认知现代“理财”的时间有限,中国旧有的习俗仍然残留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理财观念和量财行为。 这些传统的观念与现代理财准则格格不入,比如,在养老上,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养儿防老,“有子万事足”;在对待钓鱼的态度上,传统中国人视金钱为“阿堵物”,以“君子重义,小人重利”为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中,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商品经济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经济人”,追求个人的财富不断增加是生活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以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理财,很难取得好的理财效果,也不可能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RAVELOHERY  N  Tahina 《商》2014,(8):121-121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人均GDP增长迅速,有一部分剩余钱进行投资,这催生出一个新兴的行业-理财。由于投资理财可以达到保值和增值的作用,所以许多有投资意向的个人都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闲钱投入到理财产品中去,但是事与愿违,广大投资者们不但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还白白损失了自己的金钱。本文对投资理财的周期性规律展开详细的论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财周刊》2006,(12):50-50
寻找一个拥有丰富理财经验的顾问。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的理财顾问,那么你就离成功理财不远了。所以,在确定理财顾问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这家公司或者个人是否有辉煌的历史。至少,他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客户,他客户中的公司的规模也是一个参考指标。最好是曾经有过与你类似的客户,并且有成功理财的经验。这样,寻找合适的理财顾问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5.
韦精学 《现代商业》2007,(7S):26-27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看似带点文字游戏色彩的话语现今却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理念。这其实反映了当前个人理财市场的火爆,不过这仅仅是市场发展的开始,目前国内的理财市场相比发达国家还远未到成熟的阶段。如果理财成为中国十多亿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和需求,那将是何等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王景金 《商业会计》2006,(11):52-52
个人理财业务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和业务增长点,在提供理财服务时,收取的服务费、交易费、管理年费、信托保管费等非利息费用,已占银行业务总收入的40%左右,利润则占整个银行利润的30%以上。而在我国,这项业务虽刚刚起步,就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优质客户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农业银行提出要建成全国最大零售银行,首当其冲是发展个人业务,个人理财是个人业务未来发展的主流。但当前农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仍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发展意识不到位。仅局限于产品的介绍和营销上,没有真正意识到该项业务的真正内涵,缺少主动发展和竞争意识,缺少差异化经营思想,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二是品牌效应不足。农业银行对个人业务产品进行了整合,目前“金钥匙”品牌主要包括个人通知存款、本利丰、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银证通、个人理财等多种对私业务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对照国外银行的经验,就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发展层次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个人理财这一新兴业务品种的认知,引起人们对其发展前景的关注。一、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和分类《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计划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理财产品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以个人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个人理财”的概念在国内逐渐升温,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广大老百姓而言,努力赚钱是一方面,选择几种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无疑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会有意外的惊喜。我们不妨计算一下,一个人每月节余200元,投资千年回报率8%的理财产品,则其退休时的财富为(见下图):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12,(1):116-116
随着理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开始从简单地比拼理财收益升级到比拼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理财专家为你筛选合适的产品,产品到期后可以无缝对接,你只要拥有一张“超级理财卡”,就能享受上述的“超级理财”服务。农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近期推出的金钥匙超级理财卡,给杭城理财市场的竞争带来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业务中,个人理财业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变化是金融体系内部技术、管制、竞争等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适应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史很短,对其系统化的提升和总结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理论上的探讨还不够成熟。探讨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将是我国个人理财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将探讨生命周期理论和现代理财学中的有关理论,以期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