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快速增长的外来人口为广州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运作和管理成本,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从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外来人口对广州房地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传统的城市户口二元化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的加强 ,也是必然的。作者通过对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重庆等公安部门的调查 ,找出了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并提出建立健全外来人口管理体系应该加强党政领导、调整管理思路、确定管理原则、探索管理方式等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人口空间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0年到2000年的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郊区化现象,某些城市的中心区人口明显减少而近郊区人口迅速增加.与此相比,南京市主城区的人口规模尚未整体下降,但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心区的一些街道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而人口增长最快的街区也主要集中在距离中心点5-10 km的近郊地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发现了外来人口属地化政策在特大城市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户籍身份是影响人们对政策态度的首要决定因素,非户籍人口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占绝对多数,户籍人口对精英化取向的支持虽占民意上风,但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却不低。阶层因素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户籍身份后显著降低。另外,社会融合度指标也有相当的解释力,最不支持属地化取向的人群并非土生土长,而是社会融合度较高的新移民。基于经验数据,未来特大城市应在外来人口政策设计上考虑逐步采用属地化的取向,给尚无机会获得本地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更多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在运用DPS软件、arcGIS软件绘制基于采集的地价样本数据与2004年太原市公布的基准地价的地价空间分布图基础上,对影响地价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经济发展形势、城市规划、区域定位是影响太原市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专业村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且是农户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本文以兰考县为研究区域,通过简单的数理统计计算以及GIS软件平台,探究兰考专业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城镇地区,形成专业村的影响因素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地理区位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在运用DPS软件、arcGIS软件绘制基于采集的地价样本数据与2004年太原市公布的基准地价的地价空间分布图基础上,对影响地价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经济发展形势、城市规划、区域定位是影响太原市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新乡市2007—2008年普通住宅商品房的交易均价资料,借助arcgis9.2软件技术平台,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新乡市普通住宅房价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得到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图和三维模型图,并通过计算Moran′I值对新乡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进行了自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市房价呈现出由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区位条件、交通可达性和城市规划指向性是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湖南省城镇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湖南省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的联结作用 ,采取点轴布局模式 ,以更好地带动湖南省城镇地域系统的发展 ,并就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城区展览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将展览馆空间分布的发展阶段分为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1970年至1990年和1990年至今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认为北京城区展览馆空间分布呈现总体集中和局部分散的特征,并分别从城区之间的差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界的南北差异以及交通环线的角度,指出北京展览馆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北京展览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北京市人口规模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庞大的人口规模是造成北京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提出对人口规模的研究 ,不能仅停留于人口规模问题本身 ,而应该从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基于这一基本思路 ,从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等方面出发 ,提出了北京人口规模调整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丁一文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8-13
近年来,北京城市人口规模持续高位攀升,造成了交通拥堵、就业紧张、住房困难、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从城市发展战略出发,采取引导和疏散人口的有效措施和政策,是首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探索通过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增强首都周边区域对人口的吸引力,引导京津冀区域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北省82个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变化率和人口净流量进行交互分析,引入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和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指数,分析了人口收缩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和城镇化协调类型。结果显示,湖北省存在37个人口持续流出、规模减少的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在总量上表现为人口收缩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悖论关系,而且在城镇化方面也多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的状态,而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角度表现为不同的脱钩类型,其中仅有少数收缩区域是强脱钩的合理利用状态。从不同表现特征可将收缩城市类型分为空间无序扩张型、工业衰退型、资源枯竭型以及中心袭夺型四个类别,并概括为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经济发展等在时空上的不匹配。最后,结合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变化等特征对人口收缩区域类别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速率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外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6-2007年间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7年间,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地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增长约15%;与全国范围内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不同,广东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