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国家实施支农再贷款政策以来,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近几年来对支农再贷款的使用、管理以及运行情况来看,也相继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日照市五年来支农再贷款的分析,在进一步调整政策设计、完善运作机制、切实增强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催化效应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 通 过对 日照 市 五年 来支 农 再贷 款的 分析 , 在进 一步 调 整政 策 设 计 、完 善 运 作 机制 、 切 实 增强 支 农 再 贷款 政策 的 催化 效应 方 面提 出了 改 进建 议。  相似文献   

4.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落实国家惠农、扶农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项有效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逐年增长的支农再贷款额度,对农村信用社壮大支农资金实力,改善经营财务状况,提高社会认知程度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探讨支农再贷款实施意义出发,深入剖析这一政策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应分析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支农再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差异性分析自1999年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支农再贷款使农民种地的愿望基本能够达到,但要实现支持农民  相似文献   

7.
支农再贷款作为中央银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的专项资金,以其灵活性、利率低、成本低等特点,深受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以及厂大农牧民的欢迎。支农再贷款为农民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促进了农村产业化调整,对农村金触秩序起到了稳定和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岳平 《山西金融》2002,(4):43-45
支农再贷款这项货币政策的出台,其宗旨之一是为了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支持农村金融快速健康发展,到目前已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3年左右的时间,它在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提高信用社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和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活化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9.
支农再贷款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信用社经营状况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以农业为主且欠发达的地区来讲,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离不开支农再贷款的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更需要支农再贷款政策的运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支农再贷款运作3年多来,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加大支农力度、壮大资金实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优化农村投融资环境、缓解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静 《金融纵横》2001,(7):18-18
1999年人总行制定了支农再贷款政策。两年来,淮安市(原淮阴市)中心支行通过对辖内各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发放临时性:季节性支农再贷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投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对农村信用社改善社会形象和经营状况,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两年多来,全市累计办理支农再贷款1.58亿元,36万农户获得了信贷支持,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养殖业大户,许多农户走上了致富小康之路;累计为农村信用社增收920万元,为其改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支农再贷款基层效应分析:基于广东江门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绍林 《南方金融》2005,(10):35-37
1999年以来,在央行的引导下,农村信用社执行支农再贷款政策已有相当时间,本文在对广东江门市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支农再贷款在基层对“三农”的积极效应,同时也指出了支农再贷教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最后对完善支农并贷款的管理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霍健  谢芳 《青海金融》2004,(6):48-50
近几年来,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实行有选择的信贷退出战略,像青海省黄南州这样的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地方经济无法得到来自金融部门足够有效的信贷支持,阻滞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金融投资缩减的趋势。至2 0 0 4年3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3  相似文献   

16.
自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相应的管理办法得到不断完善,政策效应显著,本文通过调查对农村信社支农再贷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支农再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有效缓解农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方向、提高社会信誉、增加盈利、化解金融风险等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自1999年开始,根据人总行的政策要求,通过几年来的运作,支农再贷  相似文献   

18.
支农再贷款作为人民银行落实国家惠农、扶农政策的一项现实制度,在辖区运作近10年来,对农村信用社壮大支农资金实力,改善经营财务状况,提高社会认知程度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成效显著。对支农再贷款政策效益进行客观分析,使之在辖区更好地发挥对农村信用社改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岩柏  申作亮 《济南金融》2006,(12):109-110
1999年以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作为一项过渡性金融政策措施,对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改善经营管理、引导信贷投向、缓解农民贷款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2003年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以及国家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农村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支农再贷款政策已经与现实要求脱节.亟需做出调整。本在对政策调整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揽子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撤并设在县、乡一级机构,纷纷上收基层贷款审批权的背景下,人民银行为有效缓解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不足和农民贷款难的双重矛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适时推行了支农再贷款政策。支农再贷款政策施行七年来的效果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制度缺陷和不足?以及不同经济区域支农再贷款政策如何加以调整或退出等问题,是本文通过对双鸭山地区的个案研究力图要论述的重点。一、支农再贷款政策的积极效应-农业、农户、农信三个层面的多赢局面支农再贷款兼有政策性贷款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性,也决定了其目标的相关性和多元性,我们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