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4,(5):17-19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14,(5):17
<正>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宁波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让农业转移人口同等享有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业集群化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农村城镇化是产业集群化的有效载体.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乡村型向城镇化社会转化的过程,这表现为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迁移聚集,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其实质是富余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并生活居住下来,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信息革命不断深化、知识经济登上主台,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世纪。这些新的趋势,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其中,城镇化问题就是一个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化对闽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的突破口。推进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人口向城镇相对集聚,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费用,而…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建设不应该仅仅是偏向注重和追求一个简单的人口空间上向城镇集聚的发展路径,更应该是尊重中国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走一条新型的更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国际通用的提法叫城市化),一般认为,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三明市人口和面积第一大县,立志崛起的"新兴工业县",  相似文献   

8.
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舜 《乡镇经济》2002,(1):5-9,33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城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随着城镇经济的增长,乡村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镇经济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着县域经济发展。因此,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温家鹏 《宁波经济》2014,(4):19-21,25
外来人口是宁波人口增长的主因,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超过70%的外来常住人口和90%的本地迁居人口进入城镇,本地户籍人口在市域内迁居数量较大,228万外来常住人口总体上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约200万的本地户籍半城镇化人口应是当前宁波城镇化工作的重点。根据上述特点,宁波在城镇化发展中应建立引导人口集聚的城镇发展策略,改革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体制,逐步完善财政分成、产业调整和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加快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房地产业来讲,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载体,是为城镇化服务的,其发展需要与城镇化的发展相协调,互相促进,和谐共赢。城镇化的内涵及与房地产业的关系1.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一种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就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各个城镇在中心城市或中心镇的带动下,逐渐形成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城镇系统的过程;就是城市生活方式日益扩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促使居民消费不断增加的过程。文章研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鄂州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以了解在城镇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从而为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鄂州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出台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乡村人口向城镇迁徙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而引起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现状:流动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以大约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城镇化高歌猛进驶上了快车道: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6%,提高到2011年的51.3%,10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既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完善的过程,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由低向高演进的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和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城镇化本质是由传统落后的农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城市社会的历史进程,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从城镇化看云南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也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显著矛盾,这些矛盾主要体现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因大量农业用土地和优等土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锐减和农业生产结构扭曲,农村劳动力因外出打工或向城镇转移致使农业生产劳动力明显不足,农业粗放经营方式因城镇化效应而难于转变,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农业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正确认识并解决好这些矛盾,是实现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相互协调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认为,要解决农业可持续的问题,除加大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外,重点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 一、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工业化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逐步上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从 80年代初开始,我国…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明慧  齐海鹏 《山东经济》2011,27(2):118-123
城镇化的要义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城镇化是中国引导未来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转移点。本文从阐释城镇化的实质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城镇化演进路径的弊端,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推进城镇化所应秉承的思路。基于公共服务体制的视角研究了制约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县域政府就业与住房公共服务制度安排为依托,长效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推出,意味着决策层将其视为解决国内诸多问题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集聚关系到金融资源的分配和布局,金融集聚能力决定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为案例区,从制度分析视角深入探究制度环境与城镇化对金融集聚的影响。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4个方面和机构、资金、人才3个维度构建金融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金融集聚能力指数,并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制度环境、城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金融集聚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同理论分析一致,随着制度变迁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制度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提升金融集聚水平,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内生更多的金融需求,城镇化对金融集聚能力的提升作用会随着制度环境的优化而增强。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环境在城镇化的金融集聚效应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明捷  吴燕  张静 《北方经济》2012,(13):62-63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2007年我国地方经济出现的几大问题之一也包括城镇化发展过快的问题。但是,当前对城镇化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没有离开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这一主题,或者是对城镇化的概念进行论述,本文试图避开这些话题直接探讨如何进行城镇化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