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茗予 《中国经贸》2014,(4):181-18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商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实际收入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有很重要的影响,企业商誉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关注,要求确认和计量企业商誉的日益增长。但在世界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不合理的,通过研究商誉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助于企业充分的利用自身的资源,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市场。通过分析商誉会计研究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商誉会计存在问题,如负商誉处理规定不符合我国当前负商誉经济实质、外部监管不充分,提出商誉会计问题的应对策略,如详细披露商誉信息、商誉的确认基础与计量的完善、负商誉处理问题的完善、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竞争力企业间的并购和组织重组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商誉价值有相对完整的评估方法。因此,对商誉价值的评估成为企业合并时会计处理的重点,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目前,关于评价商誉价值方法的研究很多,但在所有的评估方法中,收益法更贴近于商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这一本质属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大家更倾向于用收益法作为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本论文通过对商誉价值评估收益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商誉评估值。本论文以区间数的商誉价值评估收益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目前的背景和区间数以及收益法的相关理论,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区间数的商誉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并对该模型各部分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最后分析此方法的问题和优势所在,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2018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巨亏的业绩报告,而引起净利润如此大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商誉减值。在2014~2016年的并购热潮,A股市场积累了巨额商誉,"商誉泡沫"的不断膨胀,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风险。文章首先分析商誉的内涵,其次从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角度分析巨额并购商誉存在的原因,认为巨额并购商誉是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化解商誉泡沫也应当从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角度出发,确认自创商誉,并针对企业资产性质改商誉减值测试为定期摊销,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4.
浅谈企业商誉会计的实务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茹 《中国经贸》2009,(16):184-185
在企业并购中,兼并价差作为商誉被确认、计量和记录,但企业自创商誉还没有被确认。如何提供完整的商誉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种商誉,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论。从实务角度上来看,新的商誉理论不但能够很好地指导实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与现行实务具有较好的衔接功能。本文在对商誉内涵和商誉会计存在的争论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商誉会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整体商誉的存在性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整体商誉的存在性 商誉是指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一家企业的盈力能力超过一般的获利水平。从定义来看商誉有地缘因素、人缘因素、质量因素、组织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组合体,且具有无形态的,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6.
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明确定义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计算方法。但是在实务工作中,如何理解准则中每个关键词的含义,如何处理各种特殊事项,准则、解释以及指南并不能一一穷尽。文章结合实务经验,具体研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中如何确认商誉,重点分析如何理解并购日、可辨认净资产以及公允价值的确定、过渡期的净资产变动如何处理,最终探讨商誉的确认方法和构成,并提供了案例分析给予直观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成为近几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商誉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企业的性质不同,商誉在这些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差异的。文章首先阐述了商誉的相关理论,然后以商誉定义与分类为起点重点探讨属于外购商誉部分的确认、计量问题,最后通过旋极信息收购西安西谷案例论证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规范外购商誉会计处理的问题,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对于完善整个商誉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日益完善的产权交易活动中,企业并购商誉会计成为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商誉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研究入手,探讨了并购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企业并购商誉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全球化,企业间的并购、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活动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对此类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相关资产评估过程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一直富有争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商誉会计准则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讨.对商誉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等问题进行简单评述.提出了笔者关于规范我国企业商誉会计的一些建议.以期对商誉会计准则的研究有益。  相似文献   

10.
张斗胜  韩东林  程敏 《特区经济》2006,210(7):322-324
商誉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其价值是由多种要素综合体现的,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及内部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此说,企业商誉的价值是个变量,它有个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且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价值构成要素不一样,其计量方法也应该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王思维 《中国经贸》2012,(4):187-187
随着企业并购浪潮的兴起,企业合并中的负商誉成为会计理论中的重要议题。本文针对会计学界对负商誉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负商誉的界定、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2.
黄旭晖 《开放潮》2006,(9):43-44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它是所谓“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至今仍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难题。购买商誉、自创商誉、负商誉等更是商誉讨论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国内关于银行商誉价值的研究不多,大多数集中在传统企业价值评估领域,而对银行商誉价值分割下的具体驱动要素的构成内容研究更加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依托哲学理论中对人类属性的理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经济学中银行商誉价值问题,为今后从事商誉价值研究的学者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经济资源,对企业的现实收益与未来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商誉具有依附性、整体性等特性,导致其价值确切计量的难度较大,对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程瑜 《中国经贸》2011,(18):207-207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知识竞争、商誉竞争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之间的重要竞争形式,尤其是商誉作为现代企业合并中所产生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资产,其竞争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当前,商誉会计核算体系仍未建立健全,我国商誉会计理论的相关研究更加不够完善,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商誉概念探讨,积极探索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会计理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内容。  相似文献   

16.
商誉价格化主要发生在企业重组、兼并、合资、出售等产权变更的过程中间。价格化的风险就是指商誉价值高估或低估的风险。分析商誉价格化过程中的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防范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对于企业产权变更公平合理、合法有效地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誉对商业银行的价值体现在创造经济价值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商誉权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以及商誉侵权主体范围狭窄、行为类型单一、赔偿范围不明确等立法缺陷,致使商业银行的商誉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推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增强商誉保护意识、将商誉风险纳入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商誉保护外部环境的优化等措施,加强商业银行商誉的保护,充分实现商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对商誉概念的理解通常有三种最主要的观点:(1)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2)商誉是预期的未来收益超过不包括商誉在内的总投资正常报酬的贴现值;(3)商誉反映了企业总价值超过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值。我们认为,上述3种观点从商誉特征或性质的不同方面研究了商誉,强调了商誉的某些特征、本质和计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商誉的价值评估(一)商誉的内涵 商誉既是一项资产,也是一种信誉,是人们对某个企业的信任程度。商誉一旦形成,就会在顾客头脑中形成一种观念和消费习惯。商誉的形成至少来源于以下几个层面: 1.基于公司产品层面的竞争优势,包括产品的差异性、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和依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合创商誉的并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明琪  陈利叶  马宁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5):125-128
文章以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引入合创商誉的概念,研究了战略型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并构建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整体框架。研究表明,合创商誉是由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资产,它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应计入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中,这使得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