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翔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07-108
对外贸易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显得愈加重要。战后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对外贸易量扩大,另一方面贸易条件时常恶化,这两种情况往往并存。但是只要对外贸易恶化程度小于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所带来的更多利益,那么这种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仍然是有利的,这正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且战后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善贸易条件,争取分享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2.
国际直接投资(FDI)发生于殖民地时代,表现为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国的单向商业资本输出。发展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表现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资本输出。壮大于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强大和欧洲经济复苏时期,表现为美国由战前的最大债务国转变为国际直接投资最大资本来源国。多元化于20世纪80年代后,表现为世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美国在世界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下降。文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发展阶段特征和不同国家、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结束前,英美等主要国家制定的国际货币体系。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特里芬难题"暴露了他的缺点,以及它本身制度上的缺陷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崩溃。该体系是"二战"后,美国维护其世界霸权的工具,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它的崩溃仅仅是不再适应那个时代。尽管它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它对当时各国经济的恢复、国家实力的提升以及战后的格局仍有巨大积极影响。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它时,应该说它对那个时代的发展做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试论WTO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60年代提出的。二战后,许多原殖民地国家、附属地国纷纷独立。但是,政治上的独立并没有伴之以经济上的独立,发达国家仍掌握着经济命脉,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阻碍着它们的经济发展。因此,这些国家大力呼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然而,8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使曾经一  相似文献   

5.
江涌 《商务周刊》2009,(11):49-51
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秩序的影响国际经济力量多元化已成为一个事实,国际经济格局已经改变且仍在改变,但是国际经济秩序依旧。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资本主义价值为核心的系列制度安排与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7)
国际经济在全球贸易快速发展中,随着人口、资本的大规模流通而不断加强。对于金本位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研究,一直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客观反映,尤其是英镑主导下各国经济、贸易、投资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但对于二战后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分析,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上来探讨其演变的因素、路径和趋向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在本质上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内生物。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精巧布局,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整体下降、人民在生活机会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对此,发展中国家要不断完善社会生产方式,把握参与全球化和规制全球化这两个基本点,逐步改变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游戏规则,全面推动南南合作,努力实现共存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信息咨询业产生于本世纪初,比起信息咨询业发源地的英国,历史要短得多,但其后来的发展和当今的水平却远远超过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在二战期间,作为本土没有发生战争的国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信息咨询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战后,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同时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更加促使各种类型的信息咨询机构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目前,美国各类信息咨询  相似文献   

9.
战后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特别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借贷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套上了沉重的高利贷锁链,成为它们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国家主权的严重障碍。因此,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债务问题上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正在日趋高涨,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破旧立新斗争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秩序的变革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对全球化进程的思考。近几年来,全球经济秩序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保证各国权益以及和平合作,国际经济法也必定会得到修改和完善。而全球经济秩序的变革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影响。那么,在全球经济秩序的变革中,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关乎中国崛起的未来命运。本文对全球经济秩序变革下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向进行了研究。而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秩序的变革,更应该认真研究相应对策,并修改相关法律,维护国家在世界中的主权地位和正当权益。中国应该如何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正> 二次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战后国际贸易的扩大起了重大作用。本文试图从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贸易中的垄断,资本输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和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发展很快,其增长速度不仅快于战前,而且超过工业增长速度。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它扩大和加深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二次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聚和集中过程进一步加速,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  相似文献   

12.
黎兵 《商业研究》2011,(12):162-168
作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现象,国际经济协调始终在战后世界经济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概念、西方研究概况、必要性、方式等角度,对国际经济协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按照历史的纬度将二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国际经济协调实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1977年,美国跨国公司母公司数量为2826家,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母公司数的26.3%,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更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美国企业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第一轮国际化及国际贸易的最大赢家。但近年在与中国的贸易中,美国在资本、利润、技术优势及知识壁垒等方面对中国的掌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这些既得利益的损失使得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战后国际经济理论界中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它从研究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征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比较优势.揭示世界经济发展变动趋势.鉴于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艾,本文希望能通过对FDI的应用理论和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的理论研究入手,分析中国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中,西德工业发展速度是较快的,超过了美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日本。战后三十年来,西德已从一个经济处于破产边缘的战败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居第三位的经济大国。西方国家吹嘘战后西德经济“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永久繁  相似文献   

16.
《光彩》20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最近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测出 ,目前我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 ,属世界中等偏下 ;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测 ,中国还需13年就可跨入现代化的门槛。据介绍 ,美国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前10位有挪威、麦、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日本、奥地利、加拿大和芬兰 ,后10位均为亚非国家 ,其中最高的美国与最低的布隆迪相比 ,现代化指数相差8 3倍 ,美国为中国的3 4倍。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 ,比1993年上升了7位 ,但中国的现代化指数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我国居世界后列的指标是人均国民…  相似文献   

17.
一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周期性危机的间隔时间缩短,危机深度虽然较小,但广度扩大,千疮百孔,顾此失彼,阶级矛盾激化,国际斗争增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利害冲突无法协调.发展中国家受害很深.这次危机是在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滞涨的基础上发生的,首先是在美国发生,和前一次危机(1979年4月至1981年7月)只相隔一年零三个月,远短于战后平均五年一个周期.这是指美国的情况而言.前一次危机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下降了8.6%.1980年7月以后开始回升,到1981年7月回升了9.7%,超过危机前高点0.3%.西德工业生产总指数于1980年5月以后开始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策日趋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选项,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未来世界经济带来诸多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在世界格局发展的重要历史拐点,延续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功应对"百年变局"的挑战意味着我们仍然处于历史发展的机遇期。回归经济基础层面,从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视角来把握"百年变局"是根本。"战争悖论"使得过去的"百年变局"由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转向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未来的百年之变一定意味着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和完善。因此,对现行国际经济秩序运行、变化、走势及矛盾的判断是关于世界经济未来的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国际经济体制变迁的视角对近期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国际经济制度建立的角度对19世纪以英国为核心和“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济制度进行了分析及对比,发现后者所建立的是“内嵌自由主义”体制,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兼顾政府干预,避免自由化对国家的过度冲击,这种体制本身就为逆全球化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可能。随后从霸权稳定论的角度对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美国自身综合国力的下降及中国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冲击导致美国领导国际经济体制的领导地位及领导意愿下降,最终导致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致使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频频受到质疑。无论是世界银行的WDI指数还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HDI指数,中国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仍面临经济体量说、国际影响力说、技术发展说和产业政策说四种主要质疑。事实上,这种质疑是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钟摆运动的反向,本质上是对国际经济危机的一种应激反应。因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继续坚持多边贸易体制,以发展视角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