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大学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海岛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我素养。但人才的流动性使海南大学生的就业形式面临严峻考验,而作为就业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更是不容乐观。面对这一形式,本文通过一定的文献资料查找和一些访谈,对海南省少数民族中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进行剖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于丹红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5):46-49
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升温,两国双边合作逐步深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各地不断有中国农业开发项目出台。这些项目主要以中方租种土地,俄方收取租金和收获部分农产品的形式展开。在中俄农业合作项目的框架内,一批批中国农民赴俄种地。中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烟画女性形象的变迁为线索,提取和分析上海烟画中的女性形象元素,研究烟画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从中总结出对现代广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7.
8.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信息时代的今天,视觉中的中国形象往往伴随着美化或误解、扭曲的现象,讨论"中国形象的设计与批评"不仅必要也很重要。这种美化或误解、扭曲可能来自国外,也可能来自国内,为了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而且是塑造健康、真实的中国形象,视觉设计师和设计批评家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有关中国早期电影史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采用女性主义、文化研究、意识形态等理论来进行.本文从女性使用的“手帕”这一服饰道具入手,从人物造型、表演结构、视觉愉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试图再现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从她们的一颦一笑、掩面拭泪中,分析手帕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特定情感、辅助戏剧设计、体现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9,(17)
当前是我国大众旅游从高速增长向品质效益型增长的关键时期,导游职业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游客群体的游览活动中承担着专业讲解、行程协调、安全保障等多项任务,是连接旅行社与游客群体之间的关键纽带,更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直接宣传者。但近几年导游行业出现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当前行业运营模式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针对问题从导游角色转变、完善导游劳动主体关系和薪酬体系、社会舆论重塑导游正面形象、提升导游人员职业认同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在旅游产业发展新时期,为行业发展和政府旅游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人民日报》1972—2022年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媒体对女工形象的建构,探究女工媒介形象变迁的原因,揭示了这种形象变迁与国家话语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亿万中国人的目光在瞬间聚焦。这一场灾难触目惊心,狠狠击打在中国人的心坎上。然而,这不仅仅是一场灾难,因为在深切哀悼受难者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寻找着启示。在抗击汶川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不畏艰险,展开救援,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旧是最可爱的人。一场灾难对人民军队来说是考验,但同时也是我军形象再塑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了德国政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以德国联邦议院2015—2020年有关中国经济的辩论为研究对象,总结和归纳出联邦议院中塑造的中国经济形象。研究发现,联邦议院一方面建构了崛起的“中国经济强国”形象,但另一方面也掺杂着中国威胁、阴谋等论调,且这一趋势日渐明显。为此,提升中国形象应明确对象受众目标,正确认识政党间差异性;在国际上应继续勇于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中德两国的利益关切领域,进一步深化经贸和技术合作与互信;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形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与关心中国的人都会关注的话题。遗憾的是,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至今并不尽如人意。具体地说,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未能充分反映今日中国的真实与本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还存在着较大程度的误读。如果要找传播形象低于实际形象的国家品牌,中国是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国受到的贸易歧视和壁垒越来越严重,具体涉及到食品、轻工、机电等主要出口产业。我国有着符合各种国际标准的产品但却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歧视,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低质低价"的国际形象。本文主要引入"原产地效应"这一概念,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提高原产地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原有的社会特征被彻底改变。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的兴起、新的阶层及民工潮的出现。现在,农村家庭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时期体育文化需要在弘扬体育精神的同时又深深打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如何有效利用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粹,针对两种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取长补短这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东方与西方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因素,使中国体育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