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马氏文通》仿照西方语言研究模式建立起汉语语法体系,恰值西方本位语法盛行之时,自马建忠奠定了汉语词本位的研究方向后,中国语言界仿佛视若珍宝。但是这个基础——词本位语法体系,本身就是个移西就中之作,它无视汉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语法化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汉语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研究汉语共时语言现象与历史语法化过程相结合,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语境语法化、典型确认、词汇结构变化、词义变化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洪堡特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分析了汉语语法的特性。他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民族精神影响着民族语言,他的这一理论为研究分析汉语的语法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统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方法是从印欧语系语法体系直接引进而来,然而汉语自身所具有的音系、语词、句法结构特征都明显地区别于印欧语系,致使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不能"恰当"地切合汉语语料分析,并造成汉语的词性分类与词的句法功能"两张皮"。这也长期困扰着中国菜名的语词研究。从功能对等理论来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词与句法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中出现了大量的"过译"现象。"过译"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过度"翻译,而是因英语与汉语语词与句法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辛科  王玲玲  王磊 《消费导刊》2009,(13):208-208
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汉语语法、语义的一种颠覆,它使很多汉语词汇在原有意思的基础上又多出了一些新的意思,使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加重。此外,网络语言大多也不符合语法规范,这对正规汉语语法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网络语言日益成了年轻一代的口头禅时,语文老师们却在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问题而担忧。在他们眼中,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这三个要素都是基础。文章针对汉语词汇和语法特点谈谈对外汉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4)
汉语口语教材中课文内容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交际。对口语教材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但还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对课文语料进行的语言学本体研究。本文以"挑战汉语"系列教材——初级汉语口语(第三册)为例,对所获语料进行静态的语法研究,再从语言的实用角度,对语料进行动态的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言发展不仅与自身语言系统息息相关,更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其中,语言交际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经济发展影响语言体系如语法、词汇、语句等,影响语言的社会地位与未来走向.同时,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传播媒介,语言推动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角度探究语言的发展与地位形成,以英语、汉语国际地位形成为例,分析全球经济发展对未来俄语的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法历来认为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是语序,不同的语序会形成千变万化的句型。现代汉语倒装句就是运用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一种实际交际句型。作为一种变式句,它在日常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而语言学界历来对倒装句的研究从静态分析较多,较少涉及倒装句的动态研究。以汉语文化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和智力干涉三个文化语用因素作为切入点,分析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进而探求倒装句的汉语文化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语法学需要一种句法符号,汉语句法符号只是其中之一。在句法符号的视野里,语言的生成是一个随时可以直观的过程。使用Tgl、Wzt和Jdl三个汉语句法符号,则描写出了语言生成的基本过程和句中的基本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宋淼 《商》2013,(8):241-24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已内化成语言一部分的语言现象,存在于语言的语义、语法和语音层面,因此隐喻相应地分为语义隐喻、语法隐喻和语音隐喻。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隐喻定义为理论基础,拟在词汇的语音层面找到隐喻的适用性,来分析当下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语音及句法层面的差异的角度阐释了汉语古诗词英译的不可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也是体现语法形式的一种方式.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语法中都会存在语序的问题.语言中的语法意义以及语法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语序,也称作言语表达或者言语修辞的手段.俄语、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法上必然存在差异.俄语语序比较灵活自由,因其为屈折语,语言本身存在丰富的词形变化,这种丰富的变化体现了俄语的语法关系.俄语语序“自由”是相对的,学习俄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掌握俄语语序的使用规律,对正确翻译文章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经历了一个由尊崇到摒弃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语法的掌握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功,而目前中国学生对外语语法的学习效果并不令人乐观.本文探讨语法在大学日语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以及完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商》2015,(50)
近年来,随着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不断推广,汉语国际教学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的本体教学,忽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教学对象的认知模式的汉语教学,往往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试图指导当下汉语国际教学实践,从教学对象的认知层面入手,在多义词教学中提供可行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汉语国际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慧 《北方经贸》2009,(12):154-154,156
语音同词汇、语法一样,是每个语言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要从语音开始。这第一步迈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关系到今后整个外语教学的好坏,日语语音也不例外。日语与其它种语言相比,它的发音比较单纯,音节结构并不复杂,有些音与汉语中的某些字发音相近。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正因为有些日语发音与汉语中的某些发音近似,所以初学者不去认真研究日语的发音特点,往往按照汉语的发音去类推。因此经常发音不准确。另外,日语中特殊存在的一些音素。是汉语中没有的,这也让中国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其发音。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双语培训中,悖义现象是少数民族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语法难点之一。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考察这一现象中常见的句法语义表现,悖义现象反映了人类语言思维的共性,应将汉语悖义现象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唐仪 《商》2014,(30):287-287
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推进,在许多教材和相关书籍中出现了大量以“词组”为单位的汉语语词学习作为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词汇语法教学,本文就此类现象,通过对汉语语法的剖析,以及对汉语语法特点的深层次描述分析,从而探讨运用汉语词组进行对外汉语初级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汉语这种语言,掌握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扫清语言障碍,并且透过它来认识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汉语的四大语言要素之一,同时作为汉文化的载体之一,研究中亚留学生从汉字中习得中国文化的现状,不仅有助于中亚留学生的汉字教学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留学生的汉文化教学,有助于汉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一) 历史上所有的语言学理论无一例外,都是集中研究语言结构本身,与此相适应的语言教学法,当然也就是从语言到语言,把语法和句法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无可否认,这类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法在过去和现在都显示出自己的生命力,将来也将继续有效地存在。但仅仅是对语言结构本身,即对纯语言材料进行研究而不理会语言与语言环境(非语言材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