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体系多样性的发展和社会对资金的多样化需求增加,中国式影子银行独立于监管体系之外而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规模不断提高,甚至超过了人民币贷款增速。但是影子银行的杠杆操作、业务界限突破以及规避金融监管等特性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风险,甚至是系统风险,从而威胁到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应健全金融立法,构建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监管人才以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商》2015,(26)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人们对影子银行的关注度逐步升温。这种连接了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桥梁,具有和商业银行类似融资贷款中介功能,监管却游离于货币当局传统货币政策之外的新型经济体系,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阐述了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情况,探究影子银行的发展缺陷,分析影子银行的监管缺陷,并为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建议。得出如下结论:影子银行的发展为金融业带来新的能量,中国应以加强监管与放松管制并行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严圣阳  王燕铭 《现代商业》2014,(15):176-17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层出不穷,由此形成了众多一网络金融公司为主体的新型影子银行。这些影子银行在提高融资便利化水平、改变社会融资结构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加剧了影子银行的货币创造、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和资金池等业务风险的程度和隐秘性,也给监管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商》2016,(6)
次贷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体系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然而中国的影子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有本质的区别,随着金融结构与融资渠道的演进,中国的影子银行逐渐被监管当局纳入正规的监管中,而部分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创新也被监管当局严格把控。本文探讨中国影子银行的特征与机制,并阐释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兴起而引发的影子银行的演进,最后提出应在分析其内在风险特征后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产物,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影响。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正从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呈现。本文立足影子银行的研究,分析了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优化金融市场环境、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落实国家政策导向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强化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逐渐发展壮大,其"信用创造"功能及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信贷渠道的影响有限,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此,监管机构必须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测与引导;货币当局应扩展宏观观测指标,并加强价格型调控;央行应规范商业银行行为,提供融资便利,以便发挥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正向影响,减少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趋严峻,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影子银行问题再次被广泛关注。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丰富了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结构。然而影子银行脱离监管的状态,让机构和投资者不得不去关注它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这也给监管当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影子银行的特点及风险,进而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趋严峻,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影子银行问题再次被广泛关注。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丰富了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结构。然而影子银行脱离监管的状态,让机构和投资者不得不去关注它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这也给监管当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影子银行的特点及风险,进而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在国外研究较为成熟,而国内处于初探阶段。我国现行影子银行体系存在巨大潜在风险,亟需研究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因此,以影子银行的风险规避为出发点,从制度约束视角下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的经济效应,继而对影子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金融监管要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要鼓励和引导合理适度的金融创新,最终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最后,从制度创新和监管重构等方面对"中国式"影子银行规范路径选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是由金融创新、监管套利、信贷需求、货币政策频繁波动共同推动的,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不可否认的正面、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风险的积聚。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错配、期限错配、信用错配以及高杠杆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金融体制,导致影子银行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风险紧紧挂钩,三者之间存在风险相互传导的可能性。对影子银行风险的防控应秉持“疏堵并举”的原则:建立影子银行风险监控体系,加强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隔离;谨防地方政府利用影子银行过度融资、投资的冲动;在继续微观监管的同时,建立适应于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积极推动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11)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的存在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现象。我国是新兴经济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客观上给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快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影子银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一系列问题可能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隐患又不容忽视,加强与创新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与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丽丽 《现代商业》2011,(24):34+33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行使着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体系造就了华尔街昔日辉煌,也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本文在介绍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并提出强化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闽 《商》2016,(4):193
一、某市影子银行发展现状与经营模式(一)某市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影子银行是指一切不通过银行渠道进行的信贷活动。既包括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融资,也包括银行系统内部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如银信合作、小额信贷公司等。与我国影子银行近年来上升发展的趋势相似,某市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良好。以小额信贷公司为例,自2011年以来,某市小额信贷公司的数量、从业人员激增,贷款余额逐年上升,某市小额信贷公司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以表外业务和证券化为核心,具有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和相对独立的信用创造功能,游离于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之外,存在较大的潜在金融风险。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分析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派生存款机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市场价格等都存在较大影响。我国应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一系列危机后介入和管理金融市场并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新范式,从宏观审慎的角度保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尹岚 《北方经贸》2022,(12):86-88
中国的影子银行自2008年以来一直迅速发展。随着金融业务范围和业务交叉市场的扩张,影子银行以每年20%的速度而增长。影子银行的诞生丰富了金融投资的工具,减轻了中国融资的问题并扩大了融资渠道,但影子银行的发展也是由传统商业银行的导流形成的。本文通过文献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分析与研究发展现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介绍了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对黑龙江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以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影子银行意指从事融资贷款业务,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不受金融监管的非银行金融中介。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对市场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挑战。影子银行满足了商业银行体系不能满足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但影子银行易引发信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顺周期性风险交叉传染风险、监控不足的风险。完善影子银行监管,必须加快立法进程,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实时监控,从而引导影子银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任梦嘉  张雪燕 《商业科技》2014,(31):137-137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无论是在融资规模还是机构数量上都有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其风险也逐渐凸显。由于影子银行固有的隐蔽性,人们对其风险认识不足,再加上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监管当局应及时采取对策以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8.
曹姝奇  ;曹明艳 《商》2014,(30):184-184
最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影子银行体系,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行情,分析了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合理的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影子银行主要向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不足。但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具有高流动性、高杠杆率、低监管和处置机制缺失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其存在诸多的风险隐患,影响我国金融稳定。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健康运行,我国需要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两个方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界开始不断反思金融体系和监管的缺失,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及其影响也引起了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关注。于是,围绕影子银行有关问题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成为众多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影子银行的界定、类型、运行机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风险和监管做一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