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中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 ,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多年地质勘探工作的成果 ,中国常规能源(包括煤、油、气和水能 ,水能为可再生能源 ,按使用 10 0年计算 )探明 (技术可开发 )总资源量超过 82 30亿t标准煤 ,探明 (经济可开发 )剩余可采总储量 1392亿t标准煤 ,约占世界总量的10 1%。能源探明总储量的结构为 :原煤 87 4 % ,原油 2 8% ,天然气 0 3% ,水能 9 5 %。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结构为 :原煤 5 8 8% ,原油3 4 % ,天然气 1 3% ,水能 36 5 %。煤炭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资源、需求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资源据统计,中国有各类沉积盆地超过500个,沉积岩面积达670万平方公里。最新油气资源评价显示,中国石油总地质资源量1000亿吨,其中陆上为775亿吨,占77.5%,海域为225亿吨,占22.5%。可采资源量116亿吨,相应的探明程度为52.2%。以当量值相比较,中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略高于天然气可采资源量。按照保守的估计,中国原油剩余可采储量可开采到2063年。据BP全球能源统计评论,2001和2002年中国均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第11位国家,2001年探明储量33亿吨,占世界2.3%;2002年探明储量为25亿吨,占世界1.7%。石油生产量中国生产原油由2001年1.649亿吨增加到2…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分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主导地位。1949-2003年生产原煤355亿t,消费商品煤345亿t;1980~2003年,生产原煤268亿t,消费商品煤261亿t,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的快速增长,近几年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煤炭的主导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在能源需求总量巨大、而能源资源保有量并不十分充足的基础上,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的91%),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2011年中国能耗总量达34.8亿吨标准煤国家统计局2月23日公告称,初步核算显示,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长7%。由于美国能源信息署通常在6月份公布上一年的能耗总量,因此目前还无法准确比较中国能耗总量超出美国多少。国家统计局的公告称,2011年,煤炭消费量增长9.7%;原油消费量增长2.7%;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2%;电力消费量增长11.7%。  相似文献   

6.
一、加速开发、建设动力煤基地,保护炼焦煤资源。我国目前年产原煤6亿多吨,其中可供炼焦用煤约占一半。在已经勘探获得的煤炭总储量中,炼焦煤的储量只占35%左右。当前炼焦煤的开采比例与储量不相适应。而每年采出的炼焦煤中,只有不到1/3入洗,其余2/3的炼焦原煤都被当作动力煤烧掉了。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加速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围绕大陆周缘的浅海地带的大陆架、大陆坡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近20年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迅速增加,海洋油、气产量亦逐年提高。 1979年,世界原油探明可采储量为761.51亿吨,海上为366.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1.5%。全世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71.85万亿立方米,海上为16.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3%。 1989年,世界原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360亿吨,海上为36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6.7%。全世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13万亿立方米,海上为32.9万亿立方米,约占总储量的29%。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政府近日发布今后5年内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山西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9亿tce,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t以内,省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6亿tce左右。大企业大集团煤炭产量比重超过80%。根据目标,山西省将严控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到2020年,山西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9亿tce,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t内,煤层气产能达  相似文献   

9.
未来十年我国煤炭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国煤炭生产消费现状“八五”期间 ,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 0 2 % ,能源生产消费也有大幅度增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 4 46 % ,年平均生产总量为 114 184万t标准煤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 5 84% ,年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116 5 72万t标准煤 ,年均增长量高达 6 80 7 8万t标准煤 ,而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加量仅为5 0 92 6万t标准煤 ,能源消费增长高于能源生产增长。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来看 ,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为 74 46 %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 74 98%。 5年来 ,煤炭消费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0.
电力企业与环境保护关联度大 一是我国能源供求总量快速增长,清洁能源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33.1亿吨标准煤,较2008年增加了8.4亿吨,是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困境. 二是我国能源结构失衡.我国是一个多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受资源禀赋制约,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12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66.4%,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8.9%和5.5%.  相似文献   

11.
<正>弃风、弃光概况中国的能源储量丰富,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但煤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2015年中国煤炭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高达6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主要依赖进口,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造成中国的环境破坏严重,整个国家尤其华北地区雾霾肆虐。随着国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国民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制定对应的能源和环  相似文献   

12.
一、开发水电的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与资源的构成很不相称。资源的构成是,石油、天然气共占2.2%,水能占30%,煤炭占67.4%;1985年的能源结构是,石油、天然气占19.24%,水能占4.81%,煤炭占75.85%。显然,水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远小于其在资源构成中的比重,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则又大于其在资源构成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能源新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4日发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成品油产量2.7亿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达到1031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时期现代煤化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和平情景和极端情景两种方式对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5种典型现代煤化工到"十四五"期间的煤炭消费总量进行预测,提出现代煤化工煤控目标、路径、措施和实施方案。研究表明,随着已建及在建项目的推进和产能利用率的提高,预计现代煤化工煤炭消费总量将由2020年末11 356.1万tce (折原煤15 910.5万t)增长到2025年末的约18 505.6万tce (折原煤25 964.8万t),在煤炭消费结构中占比也将由2020年的3.9%提高至6.7%~6.9%,增长约3%。极端情景下原煤消费总量达3.07亿t,较和平情景下用煤量增加约0.34亿t。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这三种能源可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剩余可开采储蓄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中国2003年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83年。中国石油资源不足,天然气资源也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6.
大力降低能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度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0.537 Gt(油当量),其中石油为3.837 Gt,占36.41%;天然气为2.4.75 Gt,占23.49%;煤炭2.930 Gt,占27.80%;核能0.627 Gt,占5.95%;水电0.669 Gt,占6.35%。中国能源消费形势严峻,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 225 Mt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水电和核电占7.3%,天然气占2.8%。中国石化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2005年加工原油14.8.80 Mt,炼油综合能耗为68.59 kg(标油)/t,总能耗约10.21 Mt标油,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有较大的差距。根据我国资源与能源紧缺的形势,必须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煤炭是德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开发利用对德国战后基础设施重建,以及后来的经济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对其他欧洲国家,德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无烟煤煤种资源量达到830亿吨,褐煤资源量727亿吨。2015年,无烟煤产量670万吨(6.4万吨标煤),褐煤产量为1.78亿吨(0.55亿吨标煤),煤炭生产占国内能源生产的比重达到35.3%,燃煤发电比重占全国发电量的42.1%,  相似文献   

18.
邵大学  李星  张祁  黄党生 《中国电业》2010,(10):186-189
贵州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具有水火互济的先天优势。煤炭资源已探明保有储量523亿吨、远景储量2400多亿吨,居中国江南诸省之冠。全省水力资源蕴藏量1874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量1640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水火互济的独特优势为贵州能源大发展创造了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19.
1、供给性因素和问题(1)石油资源状况。据1993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 ,我国石油资源量为800亿吨左右 ,但得到证实的储量极为有限。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资源的20 % ,约为30亿吨。据世界石油大会估计 ,我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 ,居世界第9位 ,但人均占有量仅10吨 ,居世界第41位。目前 ,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 ,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石油生产能力。我国高产油田大部分集中在东北、中原一带 ,这些油田目前大多数处于油田开发中的中后期 ,原油含水率高 ,自然递减严重。东部主力油田大部分都已进入递减…  相似文献   

20.
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组织,其成员国已探明原油储量约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42%,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23%.近几年,该组织经济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外交领域不断扩大,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保障国际能源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成员国经济蓬勃发展.海合会六国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石油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金融危机对海合会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和海合会国家的经贸与能源合作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