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河北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越来越困难,基本生活陷入困境.下岗失业人员已成为困难群体的主体部分。分类化解再就业矛盾.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援助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马晓慧 《时代经贸》2014,(6):368-368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是一个包含范围极为广泛的概念,就业困难是动态的、相对的;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可以根据产生原因、困难程度对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黎利  梁雨纯 《经济前沿》2005,(10):i0012-i0013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南山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有效地保障了该区就业局势的平稳。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南山区居民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困难群体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面对失业者的境况,区领导没有退缩,而是想方设法伸出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4.
增加少数民族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是改善新疆少数民族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减轻家庭负担、减少对社保机构的依赖可以改善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的状况。因而,应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强其自身语言技能水平以及强化职业教育、培育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等途径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相似文献   

5.
陈晴晔 《经济问题》2006,(11):21-2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社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社会和谐发展。在对社会困难群体就业现状和政府行为偏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政府对困难群体就业促进中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张宏  朱伟 《经济研究导刊》2008,(11):147-149
在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社区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就业形式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社区就业人员的各种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我们通过调研,对于社区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社区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08,(1)
2008年是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的第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达了2008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具体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简称“105145”)。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12,(11):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10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1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43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8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目标的113%。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09,(8):61-61
(一)就业形势走出低谷实现企稳回升 我国就业形势正走出低谷,实现企稳回升。今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的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一季度末持平。企业岗位流失速度减缓,6月份出现净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的54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的79%。  相似文献   

10.
《时代经贸》2008,6(8):94-94
9月1日,《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将正式实施。 据统计,江西省现有中小企业各种生产经营实体90.7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安置就业人员占全省企业就业人员的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技术落后、信息不畅、人才紧缺等问题,市场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零就业家庭"是就业困难群体中最困难的部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解困工作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文章从"零就业家庭"产生的原因入手,阐述了目前濮阳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举措,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解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部分地区刑释人员、安置就业基地、企业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刑释人员就业需要、安置工作的局限性和社会资源状况,据此分析社会企业促进刑释人员就业的可行性。并通过“再起点公益服务计划”,模拟社会企业为刑释人员提供有偿服务,实践证明社会企业确实能帮助刑释人员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我国大部分省级单位的女性就业人员比重都有所下降。对我国1996-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女性就业人员比重的下降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该结果对不同的样本范围和模型设定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该结果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中的女性就业难问题。女性就业人员比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面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和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援助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教育问题。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就业心理援助机制,化解就业的心理问题,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黎利 《经济前沿》2004,(10):i006-i007
面对着来来往往的求职者、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失业人员,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忙碌着。听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失业人员眼含热泪动情地道出一一到了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就象回到阔别已久的娘家一样。从含泪的眼里可以看出失业者的热切期望,从他们由衷的感谢信中可以悟出他们对就业服务中心更进一步地说是对政府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期失业人员的求职意向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公共就业服务视角努力寻求鼓励与促进长期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公共就业服务现状及鼓励长期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的现实性和有效性的需求,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就业与再就业促进措施及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绝对量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以及部分人就业观念滞后等因素影响,使得下岗、失业人员规模日益扩大,失业率不断攀升。面对严峻的就业、再就业形势,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七个方面措施,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消除政策障碍,努力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一、政府要适当放松管制,消除就业的行政性障碍对政府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税收和就业机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只要能提供税收和就业机会,就是政府应该扶持的企业。政府对企业应该适当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干…  相似文献   

18.
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利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3):116-11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群体则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并从政府、高校、毕业生本身及用人单位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其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廷朝 《时代经贸》2013,(14):88-88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客观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足的原因,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及择业观也是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本身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的“内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外患”交织在一起,使得2009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十分重要,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