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11,(9):44-45
广州南拓向纵深挺进,未来"金三角"呼之欲出。在大珠三角地图上,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呈现出一个类"A"字型的架构,700多平方公里的南沙,100多平方公里的横琴、15平方公里的前海,构筑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金三角"。如今,随着广州城南(番禺、南沙)新一轮战略规划的重磅推出,打造粤港澳生态滨海旅游"金三角",建立"绿色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构想亦将翻开全新的一页。番禺新城将建300米高地标建筑;大学城将向南拓展50平方公里;华南板块将启动沉睡已久的储备用地用于完善配套;亚运城东部珠江前航道一带将整合开发,莲花山、海鸥岛将成为新城市品牌区……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建议,将南沙定位为"国际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广东省政府将迁往南沙;南沙将"扩区";40年后南沙变香港……  相似文献   

2.
广东     
《厂长经理之友》2013,(12):10-10
前海横琴南沙拟打包申报自贸区 自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广东三地也正商议在各自精彩的同时联手发展珠海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牛敬表示,有关方面正筹划将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打包成广东省自贸区,有关方案正在草拟,做上报前的最后准备。  相似文献   

3.
广州南拓向纵深挺进,未来"金三角"呼之欲出。 在大珠三角地图上,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呈现出一个类"A"字型的架构,700多平方公里的南沙,100多平方公里的横琴、15平方公里的前海,构筑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金三角"。  相似文献   

4.
《厂长经理之友》2012,(8):110-111
2012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举办 7月5日,广东副省长招玉芳、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出席“2012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交流会的主要内容有:一‘粤港海岸深度合作,构建大珠三角新引擎一一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功能区;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湾区11个城市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我们物业管理行业也看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湾区趋势政策研读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4年。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实验区,国家对广东自贸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为粤港澳全面发展示范区,可以说在5年前就为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埋下了伏笔。时隔三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广东自贸区,涵盖三个片区,分别为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片区。  相似文献   

6.
以南沙保税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南沙保税港区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口岸环境、功能拓展、信息平台、优惠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南沙保税港区的发展对策,以尽快使南沙保税港区成为南沙新区建设粤港澳合作示范区的龙头,并为广州亚洲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湛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探索一条突出“粤西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湛江拥有对接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技资源、交通设施、社会文化等现实基础条件,同时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合作开放意识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从培养合作意识、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制定专项政策等方面入手,推进湛江更高质量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相似文献   

8.
曾小箭 《价值工程》2012,31(1):113-114
在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市场准入机制和管理规则直接制约着三地的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本文以金融领域为例,重点剖析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现状,探讨了粤港澳三地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以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2月8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通告,自3月1日起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期间,港澳中资企业在合作区开展工程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一系列合作成果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湾区经济理论视角出发,以同城化发展理论为框架,以"广佛同城"为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同城化发展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佛同城"效应构成变量具体对佛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机理。文章构建了插值函数Gompertz逻辑回归方程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主要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佛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呈正相关且显著持久;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的"广佛同城"化发展策略的提高通过"城市圈渗透"佛山市这一受益主体的外溢效应最终提高佛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同城化发展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实现佛山快速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11.
放眼整个大前海区域,整体房地产市场呈供不应求的局面8月16日,深圳前海第三宗土地开拍。华润置地以109亿元的价格夺得该地开发权。7月26日,卓越地产分别以51.89亿元和71.8亿元夺得前海首批出让的两宗土地的开发权。随着前海土地拍卖的陆续展开,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再次搅动了深圳楼市。中联地产近期关于"深圳租赁群体的租赁需求"的调查问卷显示,前海片区是众多租赁群体选择的片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15,(1):44-45
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是自贸区申报的核心内容。此次获同意的南沙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内容相似,最大的不同是强调支持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合作下的珠海市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市有着丰富的初级农产品资源,农副产品产量大、种类多,冷链物流的发展非常关键。随着横琴开发、港珠澳大桥通车和粤港澳合作的深入,农产品进出口额将大幅增加。本文通过实地深入调研,分析了珠海市冷链物流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了珠海市冷链物流体系并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厂长经理之友》2013,(11):40-41
正在申报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南沙吸引了青年企业家们浓厚的投资热情。  相似文献   

15.
航空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为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推进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路径。文章选取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和湾区城市发展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航空物流与粤港澳湾区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航空物流和粤港澳湾区系统处于较高水平耦合,两系统也呈现逐渐协调的状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发展现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机场群合理分工、差异化定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组织协调;完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人才、信息技术在大湾区机场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措施,推动航空物流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12,(11):126-126
南沙国家级新区正式获批,作为打造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典范,南沙将实现里程碑式的发展,区域发展潜力将迎来突破性的上升。传统的"金九银十",南沙更是一跃成为广州楼市焦点。坐山湖、揽湾海,区域标杆——时代南湾,价值更是不可小觑,这个"金九银十",不可不看!  相似文献   

17.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近日在横琴新区奠基,成为粤澳合作产业园区的首个启动项目,将进一步推进粤澳产业合作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选址在横琴新区的高新技术片区,面积50万平方米;由横琴新区出地、澳门出资,粤澳双方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收益,共同打造国际中医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粤港澳三地建立了合作经济开发区。然而由于三地的金融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别,三地集团公司的资金融通还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在阐述协调粤港澳三地金融政策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粤港澳三地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障三地集团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  相似文献   

19.
《住宅与房地产》2013,(9):46-47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规划中的前海合作区将侧重区域合作,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中心,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粤港澳三地1995-2014年的GDP、常住人口以及市场价格数据,对20年来粤港澳经济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港澳经济具有先发优势,然而广东经济发展迅速,迅速实现赶超;粤港澳经济均属于外向型经济,易受国际环境冲击;从粤港澳市场一体化程度来看:粤—澳港—澳粤—港;粤港澳经济发展中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靠近中心城市的区域发展更为迅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政策与协议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深化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