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历史、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12月公布(1994年7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绎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分配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三章第103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职权包括“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相似文献
2.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生产,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上市公司是否分配、如何分配及分配多少,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筹资能力和经营业绩,一定量的内部留存收益是保证公司长期的重要资金来源,而股利为股东提供当期收入,股东对股利的不同偏好直接影响公司股票未来价格,从而间接影响公司发展。因此,上市公司在确定股利政策时,往往会权衡所定的股利政策能否保证公司的效益增长与股本扩张同步,短期内是否会对股价造成影响,以及税收政策对股利分配的影响等等。同时,上市公司确定股东的收益邓股利政策,会对投资的投资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证券还处于发展的实级阶段,上市公司在运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要使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制定对投资、企业及证券市场长远发展有利的投利分配政策,了解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现金分红是股利分配政策的一种,即公司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我国2000年开始掀起现金分红热潮,但分红出现了超能力派现、融资同时派现、异常低派现等不良现象。作者对此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在现金股利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现金分红是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监管机构从2001年起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促使上市公司派现。本文对1992年到2011年这二十年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为读者展示上市公司分红历史。本文研究发现:二十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呈两段“U”型分布,近五年来稳步回升;现金股利支付率自1995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异常高的分红时有出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表现迥异。 相似文献
6.
黄一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3):40-41
现金分红是股东的重要投资回报渠道,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情况的描述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家数占比较大,但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文章进一步指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意义,并提出提高现金分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分红机制的健全和监管部门现金分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即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缓解是现金股利促进上市公司创新的中介路径。不过,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明显受到干预,无法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弱化了股利代理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效应,政府补助金额越低,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民营企业较之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政策之一,是公司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它关系到股东的现期收益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不同股东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进而关系到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股利政策是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时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新宽 《财会研究(甘肃)》2005,(7):53-54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建立时的种种弊端,形成了我国独有的股利分配的特点,许多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严重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强制分红措施。这必然促使一些上市公司一毛股利政策的改变,进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上市公司股票分红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企业选择纯粹发放现金股利或转增股票,有的则选择两者混合的方式。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大部分公司储备了大量现金以应对危机,从已公布的年报中也可以发现,多数企业还是选择了低派现的分红政策,甚至有公司采取“零分红”政策。但仍然有一些企业慷慨解囊,在2009年选择了高额派发分红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会计之友》2016,(18)
股利政策迄今为止仍是个谜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波三折,具有自身独特的制度背景。文章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这一新视角,研究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2000年至2013年期间,整体来看我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若考虑证监会在2006年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即2006年实行定量的半强制分红政策,之前实行定性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并以2006年为界进行分组研究表明:2006年之前即定性政策阶段,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006年之后即定量政策阶段,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发生逆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为了再融资,上市公司迎合定量的半强制分红政策要求,其分红意愿增强了,但股利支付率却下降了。(3)定量半强制分红政策弱化和扭曲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之间应有的相关关系。可见,2006年之后的定量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并改变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作用机制。因此,为了消除逆向选择,调整和取消半强制分红政策、将分红政策还给公司决策层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效率,这应该是未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说,在规范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般偏向于派发股息, 而不是配股或送股,但是我国的现实却是,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不分配倾向,且不分配现象愈演愈烈,这显然与理论相悖,这所以出现这种独特的现象,与我国上市公司本身的股本结构、经营业绩,以及凤东偏好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不分红或分红意愿不强的情况,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文章在分析各界人士对强制分红政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探究上市公司不愿分红的原因,认为应理性“强制分红”,但绝对的强制分红并不可取,应采取相关措施使上市公司主动进行股利分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钢铁行业为例,通过几种不同的模型设计分析了我国各钢铁上市公司内部是如何制定股利政策的,并探讨了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