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外向型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在不断加大,进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有所加剧。本文通过对自变量因素的分析,揭示出影响河北省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的主要相关因素,并对促进区域经济开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外向型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在不断加大,进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有所加剧。本文通过对自变量因素的分析,揭示出影响河北省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的主要相关因素,并对促进区域经济开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文章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4.
尚爱英 《价格月刊》2012,(12):67-6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河北省外向型经济对外、对内开放水平都不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加快河北省与世界经济融合步伐、迅速提升其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建立外向型经济的基础和环境、开放程度、潜力三个指标体系,采用2008—2012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与中部四省及东部发达经济省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及综合测度,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中部地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影响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摘要: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河北省作为东部省份,其自有的沿海与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导致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近几年人均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河北省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对该差异出现的成因综合阐述,并针对沿海与内陆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26):76-77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新疆十五地州市为例,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水平、社会基础水平和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评价模型对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差异虽然较小,但呈现小幅度加大趋势;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向型经济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来引导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其核心内容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还包括发展国际旅游业、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技术出口和对外投资等。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 TO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北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有其独特的便利条件,通过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切实可行的。一、湖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比较优势1.区位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湖北位于中国华中腹…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建军 《商》2014,(8):62-62
区域差异是一个宏观综合量,政府每年都会根据我国呈现出来的区域差异,来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虽然得到了整体的提高,但是区域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对我国经济长久发展来说傻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战略管理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因素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选择,并总结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及对策,探究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水平,这也就使得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管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目标管理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目标管理理论及其对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其次指出目标管理理论下的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困境,最后基于该视角提出了促进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旨在更好地提高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水平,这也就使得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管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目标管理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目标管理理论及其对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其次指出目标管理理论下的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困境;最后基于该视角提出了促进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旨在更好地提高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保定市各县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覆盖面较大、有相当规模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保定外贸的增长贡献较大,有力地推动了保定市整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若干问题。本文从分析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旨在指导我市县域外向型企业趋利避害,继续向良性方向发展,推动保定外贸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4.
张娜 《商业观察》2022,(3):29-3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社会经济数字化的转型.河北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省份,如何推动河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成了目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将从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出发,进一步研究如何将二者深度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后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河北省经济国际化进程是河北省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表现.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华东腹地,是一个资源大省,却是中部地区的经济低谷.改革开放以来,受自然资源禀赋、区位等多种因素影响,省内各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且差异水平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文章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及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等多个方面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曹家昊 《现代商业》2023,(14):102-105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讨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然后,通过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生产总值、工业总值等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接着,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教育文化因素、投资政策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最后,针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深化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也有助于理论框架的完善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跃升至全国经济发展第一梯队,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显现,成为制约湖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从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况出发,分析了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差异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以武汉市和恩施州为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武汉发展的显著性因素,第一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决定恩施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南地区五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并体现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经济效益、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同时,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鲁南五城市正处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的地理与区位、产业基础、投入与经济外向型程度,以及社会与历史文化因素是造成发展差异和经济总体差异扩大的根本原因。在整个区域的层面上,经济的欠发达状态是五城市发展的客观事实,必须培育都市圈、极化中心城市,推进城市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同时要利用区位优势、自觉接受区外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这是走出"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一直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为方向,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苏州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商投资企业在产业化、科技型发展的进程中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变化。同时外向型经济自身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也为苏州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