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不断深入,供排水、供气、供热、公交、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克难攻坚的关键时期,各地都在努力探寻改革的方向与改革的实现模式。市政公用事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改革:以上海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 《上海经济研究》2006,(11):38-47,72
公用事业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问题。走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前沿的上海,其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改革历程、所存在的不足及运营模式探索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上海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案例来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的改革实践。提出当前应大力推进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进程;在完善公私合作制的过程中确立多元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合理定位;打破垄断,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城市公用事业市场体系,实现有效竞争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营采取了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模式。由于这种经营模式缺乏竞争、有效的责任机制和利润刺激,导致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成为近年来公众投诉举报、抨击最猛烈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长期采用区域性垂直一体化结构,地方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所属企业行业垄断本地区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销售等所有环节.近年来各地的改革不仅没有消弱这种垂直垄断,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用企业凭借垄断优势,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向被认为很难打破垄断的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现在正加快走向市场.前不久,建设部发出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通知,国家第一次以政府文件形式确定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方向,被誉为中国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中国行业垄断从此加快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6.
嵇正龙  代磊 《辽宁经济》2006,(10):15-15
公用事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可以解决政府经营的低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但是一些管网型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极有可能陷入企业垄断的危机,即由行政垄断转为企业垄断.在深圳的管网型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卢爱国 《上海改革》2002,(10):54-56,61
上海公用事业改革一直滞后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上海先后对公交、煤气、自来水经营体制和轨道交通的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探索,公交待业的“三制”改革,煤业产销分离和全面竞争,自来水公司区域性裂变,轨道交通推行“四分开”改革,均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环境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也面临着深化内部改革和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当前政府逐步调整对公用事业投入方式的情况下,选择何种战略加快市政公用企业的自身改革,寻求一条适合行业自身特点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之路,建立全面面向市场的崭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显得更为紧迫。当前,市政公用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市政公用行业属性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从5月1日起,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机制,经营某项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它的出台意味着市政公用行业将结束垄断,走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单东 《特区经济》2004,(8):141-142
诸如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产业和城市公用事业是被公认的自然垄断产业。在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些产业是由国家垄断经营好还是民营化好?为什么要在这些产业中进行民营化改革?如何把握垄断产业民营化的程度?在垄断产业中可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哪些业务领域?怎样实现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为什么要对垄断产业民营化后实行政府管制政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自然垄断的国有产业普遍实现民营化?他们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迫切需要得到解释。王俊豪、周小梅著《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这些改革理论的前沿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清晰的回答。作为研究我国垄断行业民营化改革的学术专著——《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初读本书,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深化建设事业改革,省建设厅慕绥新厅长提出了一整套设想。 市政公用事业要逐步实现“四化” 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经营要多元化。要打破市政公用事业的国家单一投资体制和独家经营体制。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包括贷款、利用外资、发行股票、债券等,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集中使用城建资金。允许国内外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等基础设施,并获取相应的利润。自来水、煤气、公共交通、集中供热等公用事业,可由国家、集体、个人多家经营或联合经营,也允许外商独资或合资经营。  相似文献   

12.
朱彤 《辽宁经济》2006,(1):24-24
市政公用事业是为生产、生活提供基础设施及共同条件的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公交、环卫、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公用和公益性,产品和服务价格受政府控制等特点.与其他工业类、服务类行业比.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难度相对较大.市场化发展比较困难,存在各类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建设部2002年底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内政府职能部门开始致力于推进城市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目前,国内城市如南京、深圳等地公用行业市场化的步子迈得很快,许多城市正跃跃欲试,公用行业市场化正存我同城市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包括城市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用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置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市政公用行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的高耗低效问题随着城市化加速而显得愈加突出,解决其垄断式运营造成的低效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提出:污水、垃圾处理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际资本的积极介入,市场化必将成为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市场对于我国的公用事业影响很大,而之前的政府管控下的公用事业国企垄断式的经营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改革之后,我国的公用事业单位服务不论是从质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于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改革之后的公用事业发展优势与不足,为以后的公用事业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体改办主任王岐山3月26日透露,国家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打破一切不宜于由国家垄断的行业垄断,一切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实现企业效率最大化的行业,企业结构都要进行重组.王岐山指出,同一业务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非国有资本包括外国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领域,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改造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等都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行业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打破垄断体制与转换政府职能将同步进行,将在准确界定政府行业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政府监管组回回b为基础设施、公用事…  相似文献   

17.
虽然公用事业政府垄断经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已经从理论上被否定,但在实践中,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公用行业,如何将一个政府垄断的市场结构改造成具有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仍然经历了一番艰苦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虽然不可能总结出某种最优改革方案,但成功改革设计的原则仍可以在一般意义上进行概括。这些多年探索得到的经验为我国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台湾电力公司成立于1946年5月1日,是一个公营公用事业,负责台湾地区电力的开发、生产、输配及销售。长期以来,台湾省的公用电力由台湾电力公司垂直垄断经营,从1995年开始实施发电业自由化,允许民间设立独立发电厂:从1998年开始台湾电力公司实施民营化,计划于2001年完成。台湾电力工业正在由垄断经营走向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一、山东省城市公用事业投资现状我国现行城市公用事业的范围是指城市自来水,公用煤气,供热,公共交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城市轮渡)等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山东省城市公用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方便和规模可观的城市公用事业综合体系,为山东省的经济建设和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资金逐年增加。1998年全省城市公用事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82年的16.4倍,年…  相似文献   

20.
“九五”以来,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变。但是,随着城建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对我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行了调研,并根据目前我市公用事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