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什购陶     
新疆的土陶很有特点。尽管出土的陶器也有灰陶、红陶、彩陶,这些显然是丝路畅通后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产物,但最有特色,也最吸引人的还是新疆当地烧制的土陶。其颜色与天山,与裸露的土地,与乡村的土路、土墙、土屋保持着一种高度的和谐和一致,都是一种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色得土黄。土得质朴,土得粗犷、土得可爱,土陶也就成了一种艺术品。 新疆博物馆最有特色的,除保持着完整人形的木乃伊外,再就是土陶了。首先是大,似乎只有辽阔的新疆才配生产这样  相似文献   

2.
杨敏 《重庆与世界》2017,(26):78-81
陶器是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器具,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  相似文献   

3.
古巷土陶人家 喀什是一个古代文明发达的地方.疏附县乌帕尔一带,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不少土陶,都是手工捏制的.有盆、罐、钵、瓮等,口沿上大多装饰着圆孔和突钉.虽然简陋,却透视着古喀什绿洲的高度繁荣,土陶延续了绿洲文明的血脉,掠过历史的断层,我们走进喀什深处,寻找土陶的踪迹.在喀什市东湖一带,美丽的土曼河上有一处高地,这里曾是千年前喀拉汗王朝的王宫旧址,如今这儿已是维吾尔人欢乐的家园,这个地方叫"江浩汗".  相似文献   

4.
张永琦 《发展》2014,(10):50-50
正甘肃被誉为中国"陶器之乡"。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标志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出现了彩色纹样和主题造型相结合的陶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彩陶。彩陶文化在甘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乃至世界彩陶文化中也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今天渭河上游的武山地区是甘肃彩陶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宋史研究近百年来,其研究成果最集中、水平最高的当属宋代经济史领域。既便如此,宋代经济史研究仍有不少盲区、空白点或者薄弱点。其中,宋代物价就是其中一个薄弱点,薄弱原因在于宋代物价"史料多而琐碎,难以收集;时空广而情况复杂,不易驾驭;最关键的是,衡量物价的宋代货币之  相似文献   

6.
陶窑古韵     
山东博山历史悠久,煤炭、陶瓷、琉璃三大支柱产业颇为兴盛。而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制作陶器,到了宋代瓷器生产即著称于世。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之后,明清时期的博山逐步发展成为山东陶瓷重要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产品白釉、黑釉、雨点釉、茶叶末釉及雕塑器驰名中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博山的陶器业主要用大青土作原料进行烧制,以粗陶器为主,又分黑陶、白陶两大类。建国后,随着设备的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烧制器具的更新换代,逐步以细陶取代粗陶、以瓷代陶。1931年博山民窑场已有129家,窑炉156座。“九…  相似文献   

7.
贵刊《桂花土陶:另一个时空的美丽痕迹》是一篇缀满情绪的报道,之间夹杂的情愫是记者亲历的欣喜。文字与红色土陶图片相互呼应,是杂志中的一抹猩艳,一种倾述。而我最在乎的,是一种杂志精神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虽然明代田赋税的绝对数额高出宋代许多,但不论是人口平均数还是田亩平均数,大多数情况下,宋代征收的田赋税额都高于明代,这说明宋代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能力大于明代,且宋朝民众承担的赋税额度更重。宋代人口和境土面积都比明代少很多,但其工商税收却大大高于明代,虽不能就此简单证明宋代工商业比明代发达,但至少证明宋代政府组织工商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调控税收的管理水平更强。宋、明两代的官俸吏禄和军费在财政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宋、明最高统治者对于军队和官吏都有充分的认识和倚重;以募兵为主的养兵政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现实;宋代官吏、军队所享优厚待遇远高于明代,确切表现出宋朝"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末岁尾,重庆山区寒风凛冽,天寒地冻。但武隆区的高山学校却是孩子们最愿意呆的地方——海拔1000多米的土坎镇清水小学,室外气温更是低至4℃。但此时,教室内仍然保持13℃的舒适温度。"自从去年冬天学校装了取暖设备,我们上课再也不搓手、跺脚了。"孩子们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0.
如果可以选择,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他想活在中国的宋代.这样说,不是因为宋代的军事或者经济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宋代是个充满了文人温暖的时代.某种程度上说,宋代的美丽更多地来自于缠绵悱恻的"婉约"二字.宋人真正可以比拼唐人的,不是很多人引以为傲的、宋词的"豪放",而是浅斟低唱式的婉约.宋词的"豪放"固然雄强,但在气度上并未超越唐诗.相反,"婉约"一派却温暖了它此前此后的中国历史.因此,从"温暖"入手,去谈论宋代的艺术本身就是很温暖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1.
义学  张静 《西部大开发》2012,(6):119+118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据乾县工艺美术厂原厂长张锦田介绍,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当时制作场地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  相似文献   

12.
吴玄 《宁波通讯》2013,(12):90-93
说来惭愧,我去慈溪上林湖之前,并不知道上林湖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是我国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瓷器之于中国,倒也平常,但是在早先的西方人眼里,瓷器是什么呢?瓷器就是中国,中国就是瓷器,那么,上林湖之于中国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河姆渡人早在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器,从陶器到瓷器,看起来也就一步之遥,我们人类用了整  相似文献   

13.
<正>西岙村,古称西洲,位于宁海县长街镇北端。宋代时西岙有1000多户人家,居住有"陈、郑、周、王、"等十六姓,村内仅打铜店就多达36爿,可见古村规模之庞大,经济之繁荣。是宁海及浙东地区最古老的村庄之一。西岙,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历代文人辈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宋时有楹联:父御史、子御史、父子三御史;兄进士、弟进士、兄弟四进士。此后元、明、清各代人才辈出。南宋为西岙村鼎盛时期,因年代久远故现存古民居较少,尚存陈氏十一世祖文纬公故居,其官居右司郎中,退老而归所建。四姓祠堂是陈、郑、  相似文献   

14.
宋代提点刑狱司是统辖一路司法、监察等事务的重要地方政府机构。在宋代历史发展中,它逐渐兼领劝农司、河渠修造、保甲司等机构,因而在地方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基层社会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劝课农桑到兴修水利、赈救灾民、减免赋税、移风易俗等,无不体现着统治者利用提刑司来促进地方"三农"建设,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提刑司对保甲的校阅、管理和对盗贼的残酷镇压,也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乡村基层统治的严密化。提刑司等地方机构"一专多能"的职能设置和"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在宋代"三农"乃至其它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也为明清后世所继承和沿用。  相似文献   

15.
陶瓷广义的概念可分为三类,即陶器、瓷器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炻器(精陶)。陶器烧结不充分、致密度差、气孔多;瓷器内部结构比较致密、断面呈烧结状。它们都以黏土为主要原料,故统称为陶瓷。日用粗陶和日用细陶(如紫砂陶、美术陶、彩陶)是陶器中的两个门类,日用粗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如缸、坛、罐  相似文献   

16.
人所共知,陶器是人类史前文化曾经发生的现象;瓷器的发生则当属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长期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成果,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陶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物质和文明的双重特征。陶瓷器首先是为实际生活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同时又是按着审美规律寻求“造型”的艺术创造。本文试就我国宋代陶瓷的“造型”做一粗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爱闻香的民族,除了历史悠久的焚香、香花之外,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摆果闻香的风气也十分兴盛。一室幽香,清香沾衣可供闻香的果子大多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橙、柑之类,宋代便有直接用橙子充当熏帐闻果的做法,宋词常见诸如"红绡帐里橙犹在","曲屏深幔绿橙香","梦回橙在屏风曲"之类的描写;清代熊荣有"清香夜满芙蓉帐,笑买新橙置枕函"之句,并称"九、十月间新橙,闺人  相似文献   

18.
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利用已达到了"地尽其利","不遗余力"。但因人地矛盾加剧和农业技术进步,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裕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多"转为他业",并表现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和利用,表明宋代劳动力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趋向于优化发展。通过宋代农村劳动力利用中所发生的这些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唐宋大变革时代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和发展,但也不能因宋代农村劳动力有向其它产业流动的趋势而过高估计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一踏上中国大陆,就要求看一看中国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这究竟是件什么宝贝,会引起美国总统这么大的兴趣? 原来,早在1936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先生,带领考古队在日照两城文化遗址发现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镂空蛋壳陶杯,以及其它大量的出土文物。 陶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诞生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流域的陶器比较原始,器物种类少,器型简单,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多为红陶。新石器中期,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为代表的陶器生产逐渐获得很大发展,除大量红陶外,灰陶、黑陶、白陶相继出现,陶器的实用性和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三年涨十倍破千万紫砂,本是中国陶器的制作材料之一,盛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一带。自古以来,紫砂由于独有的三大特性,常常被制成茶具:一是紫砂急冷急热、炖烧烹蒸均不会开裂;二是紫砂能够抗馊防腐,可以"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