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芯科技·新力量”2017全国画报走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摄影采风.此次采风活动由中国画报协会、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合肥国家高新区工委办、安徽画报社、市场星报社协办.通过走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公共安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等,以点带面的形式反映合肥高新区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人民画报、民族画报、浙江画报、上海画报、重庆与世界杂志……国家级、省市级、航空类等近40家画报媒体参加了本次采风拍摄.  相似文献   

2.
60年光阴瞬息过,60年成就唱大风。在我们伟大的共和国60华诞到来之际,合肥高新儿女深深地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和谐发展。合肥高新区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不断超越,以更辉煌的创新发展成就向共和国60周年敬献厚礼。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11,(11):51-51
2011年1—10月,合肥高新区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6.5亿元、增加值151.6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7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33亿元;完成招商引资131.13亿元。  相似文献   

4.
"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唐代著名诗人罗隐在游历合肥四顶山时,看到百里巢湖片片风帆,姥山忠庙绮丽风光时,有感而发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坐拥2200多年历史文化的合肥古城,秉承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精髓,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闻名海内外.如今,在这方热土的西边又融入了生动的时代气息和令人惊叹的现代科技魅力,以"江淮硅谷"的新面貌示人——她,就是合肥高新区. 从1991年成立至今,短短20多年时间,合肥高新区由起步时的2.2平方公里,扩增到128平方公里,时刻都在释放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魅力和演绎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感人故事.在这里,1000多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100多个项目登上了国家科技奖的舞台;在这里,高新技术产业与开放型经济并驾齐驱,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经济实力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5.
合肥古名“庐州”,“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东汉末始,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古风蔚然,名城风范。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代窗式空调、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和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第一台变容式冰箱……这些众多"第一"都诞生在合肥高新区.  相似文献   

7.
胡欢  陈越  杨萃 《中国高新区》2014,(10):49-52
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有一个著名论断: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今天,这一论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科技发展进入2.0时代,在技术革命加速企业更新换代的重压之下,寻求金融扶持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微型科技企业的选择。而且,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科技的兴起,科技金融日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同  相似文献   

8.
合肥国家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家批准的全国首批,也是安徽省目前仅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凭借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卓越的投资环境.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颇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宝鸡高新区管委会每年将财政收入的5%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及自主知识产权奖励扶持政策、风险担保补偿政策等,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合肥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标志着合肥在"文化强市"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利于合肥抢抓和分享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必将进一步促进合肥乃至安徽文化产业的繁荣. 2012年7月1 1日12时08分16秒,被誉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时长30秒的"中国合肥"城市宣传片首播.每天滚动播放20次,持续播出122天,向世界展现"合肥魅力"——这在中国中部省会城市中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高新区以来,苏州高新区始终坚持"科教优先"战略,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快聚集新产业、建立新体制、建设新城区。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苏州高新区走出了一条"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自主创新正在成为苏州高新区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跃升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太原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紧密结合有关统计数据,对太原高新区自主创新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推动高新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宁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多年来,南宁高新区坚持走科技创新与发展之路,不断壮大,园区面积由1992年的18.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43.6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几乎从零开始发展到具有相当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翻开唐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这一页,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15.
“引领风气之先”的气魄一直沉淀在合肥人的骨子里。1993年,合肥掀起“万燕”的红盖头,世界第一台家用VCD诞生了。历史上,合肥拥有不少第一: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空调,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建成中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他们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均引发出革命性的效应,然而合肥却没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赚个钵满盆溢,那些本应成为合肥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先后转投他乡,在外省发扬光大。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造富运动,让合肥感受到切肤之痛:作为造富运动的发起人,合肥多次扮演了“替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没能为自身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合肥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科技城市,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是合肥人现在最关注的话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机遇之门再一次向合肥透出一条缝隙——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和能源稀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内移至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与安徽省“东向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谋而合。2004年11月12日,科技部正式下文:同意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合肥科学城”隆重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正在开垦一块自主创新的试验田。为使机遇不至于再次掠合肥而过,作为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领头羊——合肥高新区,在这场对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战役中,当仁不让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创新成了这里的最强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合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合肥,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的古城;合肥,人文荟萃的地方,北宋清官包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清末名相李鸿章、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爱国将领聂士成,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等,均为合肥人氏。不仅如此,曹操点将教弩台、张辽威震逍遥津、吴主跃马飞骑桥的故事,仍为今人津津乐道。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与求变,而今,这座古城已焕发新姿,向世人展示她独有的炫彩。  相似文献   

17.
以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是转变科技创新方式的重要路径突破。在协同创新概念功能、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相关理论,对影响协同创新行为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协同创新的策略设计,最后以合肥高新区为例,分析合肥高新区在博弈论基础上进行协同创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2010年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上,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季表示,今年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将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强力推进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都高新区将按照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与新域建设"比翼齐飞"的思路,全力以赴、多点支撑、全面发展,努力在四川"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和成都"首位城市"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4月18日,笔者从成都高新区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增幅在全省、全市均保持领先水平。其中,产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外贸出口总额均排名成都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居成都市首位,在推动省、市新一轮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会议发布了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今年1~3月,成都高新区完成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7亿元,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98.5亿元,增幅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5亿元,增幅15.8%;财政总  相似文献   

20.
贵阳国家高新区企业雅光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近日签署了"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言荣教授成为雅光院士工作站进站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