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油事件发生后在新加坡引起了轩然大波,笔者本人身处新加坡,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吃惊,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中国航油事件严重影响了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声誉,挫伤了海外投资者对中资企业投资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新动态     
《云南金融》2010,(2):15-15
国内航油价率先上调20元/吨 2010年1月1日起,中国刚内航空公司采购的航油价格上调20元/吨,这是在2008年11月网家统一调整同内成品油价后,航油价格再次率先上涨。  相似文献   

3.
8月18日,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控股75%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油)宣布,从印尼商人在香港注册的萨蒂亚资本有限公司购买了8800万股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简称SPC)普通股,相当于新加坡石油发行股本20.6%,使中国航油成为SPC的第二大股东。 中国航油是商务部的重点海外中资企业之一,是新加坡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市值为19亿新元(约95亿元人民币),在新加坡600多家上市公司中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29日:中国航油 在衍生产品市场进行投机交易亏损 5.5亿美元,公司停牌交易,并申请 破产保护。陈久霖被停职。 2004年12月8日:陈久霖遭 新加坡警方逮捕,后获准保释。 2005年3月29日:普华古柏 发表第一期调查报告,但没有追究 责任。 2005年6月3日:普华古柏发 表第二期调查报告,指陈久霖必须 负起大部分责任。 2005年6月8日:中国航油举 行债权人会议。在绝大部分债权人 支持下,中国航油顺利通过债务重 组计划。 2005年6月9日:陈久霖及四 名高级主管被控上法庭。陈久霖面 对15项控状,被控欺骗、使用伪造 文件、局内人交易、发表假声明、没 有披露重要信息和违反董事职责。 陈久霖隔天获保释。 2005年6月13日:中国航油 重组计划得到新加坡高庭批准。 2005年8月19日:中国航油 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CAOHC) 因违反新加坡的局内人交易规定, 付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800万元的 民事罚款。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29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宣布公司因从事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亏损了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因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的损失达5.54亿美元(合人民币45亿元),几乎相当于其全部市值。  相似文献   

7.
王韵含 《时代金融》2009,(1X):17-19
目前,我国航运公司面临航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因为航油价格上涨会增加航运公司的燃油成本,而燃油成本在航运公司的总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对于航运公司来说,即使不指望航油价格下降的意外收益,却不能不提防航油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内,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显然较高,航运公司规避航油价格上涨风险很有必要。本文从利用期货进行石油套期保值等角度讨论了航运公司该采用何种战略规避油价波动风险,并对这些战略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中航油事件及其原因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主要业务有现货买卖和衍生品交易,并在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相似文献   

9.
航油价格的快速上涨,造成国内航空公司亏损或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有效控制航油成本的快速增长,是摆在国内航空公司面前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对国内航空公司面对高油价的一些举措进了评述,指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对航油成本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并对建立套期保值运作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他曾被人们称为中国国企走出去 棋盘上的"过河尖兵",他也因在海外 收购屡屡得手而发誓要成为"中国第 四石油帝国",然而,当一夜之间5.5亿 美元的巨额亏损无情地降落到自己身 上时,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 司所有往日的梦想都被击打得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