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向增发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按照定向增发公司发行对象分组,分析了各组公司在发行前后共计11个季度的盈余管理情况。发现公司只对大股东发行股份时,发行前没有操纵利润,但发行后存在较强盈余管理;当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时,企业在发行前后都进行了盈余管理,发行后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所降低。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程度越大,企业在增发过程中盈余管理的持续性和程度都越大。盈余管理的动机可能是为了保证企业承诺业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视角,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研究分析师关注是否会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方式影响未预期核心盈余。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对未预期核心盈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分析师关注度越高,未预期核心盈余越低,上述关系在改变核心解释变量后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关系在不同外部治理环境的上市公司中有所差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证券分析师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和证券分析师人数增长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对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4.
张红  汪小圈 《金融研究》2021,490(4):187-206
基于2002-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本文识别出上市公司在0%(避免亏损)和6%(公开增发股票)两个阈值处的盈余管理动机,并对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进行估计。首先,数据证实A股上市公司ROE分布图在阈值0%和6%处存在明显的左侧样本缺失、右侧样本聚集现象,表明公司确实为满足政策要求在阈值附近进行了盈余管理,将公司ROE从阈值左侧操纵至右侧。其次,本文用聚束设计方法估计出3.18%的上市公司为避免汇报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占真实亏损公司的59.25%,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将ROE平均提高了2.115个百分点。为了成功公开增发而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比例虽然仅有0.28%,但占到了实际股票公开增发公司的58.13%,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0.524个百分点。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2016年以前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一直很稳定,2002-2005年是为了满足公开增发条件而进行盈余管理最严重的年份;动机强烈的ST企业和杠杆率高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直接决定了股东的财富,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盈余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国有股权转让的限制,导致国有控股股东盈余操纵动机弱于其他股东。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盈余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非国有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显著降低;而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都没有显著变化。本文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研究结论可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监会通过设定基于业绩门槛的要求,严格控制市场的股权再融资规模。本文对1998至2010年间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在增发后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与匹配的基准相比,我国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成熟市场中较为普遍的增发后弱势表现。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开增发后的超额收益与公司增发之前的RO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基于ROE的业绩门槛有助于识别增发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和分析,检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存在盈余持续性,并且现金流量的持续性要高于会计应计的持续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较强,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越高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监会通过设定基于业绩门槛的要求,严格控制市场的股权再融资规模。本文对1998至2010年间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在增发后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与匹配的基准相比,我国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成熟市场中较为普遍的增发后弱势表现。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开增发后的超额收益与公司增发之前的RO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基于ROE的业绩门槛有助于识别增发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9.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研究了我国1998—2001年间上市公司首次配股后会计业绩下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融资行为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且操控性应计利润在配股后发生反转,这为配股前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观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后续融资行为公司在配股后仍进行盈余管理以继续尽可能维持较高业绩。这两类公司配股后现金流的减少表明,配股前盈余管理仅能为配股后业绩下降提供部分解释。本文研究发现意味着,限制公司管理层在配股前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并非避免配股后业绩下降的唯一手段,如何提高配股后资金使用效率应该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又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百度超额搜索量作为个人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的代理变量,发现在盈余公告附近,个人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强。随着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增强,股票的交易量也随之增加。盈余公告前的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不影响同期股价对未预期盈余的反应,但是对盈余公告之后的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为Holthausen和Verrecchia(1990)、Kim和Verrecchia(1997)的理论模型提供了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本文还发现盈余公告之后的信息需求使市场对盈余公告的立即反应更加充分;此外,业绩预告、新闻报道等影响着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