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之一: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是什么?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显然,税后利润分配的第2项内容──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指的是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抵补亏损期限,仍未补足的亏损。如何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是,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  相似文献   

2.
彭鹏翔 《上海会计》1996,(9):14-14,13
“两则”忽视了企业职工对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系彭鹏翔一、“两则’有些条文忽视了企业职工对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其一,《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企业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依次“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意味...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较分配,可以说,《公司法》对利润分配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笔者认为即使公司的利润分配完全按《公司法》进行,也还是有几个细节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公司法》所称公积金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相似文献   

5.
胡少先 《新理财》2006,(9):38-41
亏损弥补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其弥补的资金渠道有法定盈余公积和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积金都可以用来弥补亏损。新《公司法》第16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与原公司法相比,增加了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亏损的禁止性规定,杜绝了公司操纵盈余管理的漏洞。  相似文献   

6.
一、问: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金融企业发放的中长期贷款应当按照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对于短期贷款,是否也应遵循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的原则?答: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都应当遵循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的原则。当金融企业的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时,应将该笔贷款原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收利息予以冲销,同时在表外进行备查登记。收到非应计贷款的有关还款时,应先冲减贷款本金;待本金全部收回后,如有余额再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二、问:金融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顺序如何?如何确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基数?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作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并作相应分配。金融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时,首先应当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后,从事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和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还应当分别按照规定比例提取一般准备、总准备金、一般风险准备和信托赔偿准备。实现的净利润在作上述分配后的余额再分配给股东或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母公司的股东反映他们在企业集团中享有的权益及可分配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作为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多少对可供母公司股东分配的利润影响很大。对该项目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如何反映,很值得探讨。 一、两种不同的观点 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具体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 (征求意见稿 )有关抵销处理的规定,子公司的提取盈余公积将被全额抵销,合并会计报表“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应只反映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项目金额。 但…  相似文献   

8.
咨询台     
《会计师》2005,(5)
1.我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意把本公司积累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请问,该行为是否视同分红?个人投资者要缴个人所得税吗?(湖北省张文军)答:对此问题,税法明确规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发[1998]333号)文件精神,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  相似文献   

9.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有资本扩张的要求,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是渠道之一。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的留存比例在《公司法》、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通则》中都有规定,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对此无明确规定。根据我国法律体系,《公司法》属于法律,《企业财务通则》、新《企业会计制度》及行业财务制度属于部门规章。从法律层次来看,《公司法》的法律效力大于《财务通则》和行业财务制度及新《企业会计制度》。在现行规定未修改前,依据从高从新的原则,建议对盈余公积增资后的留存比例依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1)股份公司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根据…  相似文献   

10.
资本公积补亏不合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琦  钟洪亮 《上海会计》2001,(11):36-36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不再计入当期利润,而只被确认为资本公积。这样上市公司想依靠债务重组快速“扭亏为盈”似乎不再可行。然而,近期一些面临ST或PT窘境的上市公司为度过难关,又提出了新的方案——拟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6章17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由于该条款中的“公积金”并未指明是盈余公积还是资本公积,一些业内人士便认为,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有其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方平  刘斌 《上海会计》2002,(11):15-16
在查阅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时,我们会发现如下情况:某企业集团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大于本期可供分配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表现为负值,这就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过程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分配问题。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设A公司是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0年末A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0,000元,根据规定,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公积金1000元、公益金500元;B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500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50元、公益金75元。设A、B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均为零,A、B公司发生的内部应收应付款项为10,000元(已按5‰…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第180条规定: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职工的集体福利。以上规定是我国公司法所特有的。笔者认为,上述法律条文尽管体现了我国注重保护职工利益的宗旨,但并不合理。公司的税后利润归公司股东所有,公司股东对公司的税后利润享有法定所有权。所有权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强制公司提取法定公益金是国家对股东行使税后利润所有权的限制和剥夺。如果公司法定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由于职工集体福利…  相似文献   

13.
法定公益金的计提是我国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重要内容,已经作为法律制度固定下来。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缴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对于公益金的用途,《公司法》一百八十条规定,“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职工的集体福利。”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公益金的设置越来越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王成铭  李伟毅 《税收征纳》2010,(3):32-33,39
一、未分配利润的会计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的,"利润分配"科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5.
一、公积金的概念范围 (一)公司法的相关界定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法第168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准则中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准则中提出的公允价值概念,由于我国尚不存在活跃规范的市场,难以取得真正的公允价值。于是一些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间,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间进行债务重组,在公允价值上大做文章,上市公司以少量的资产通过债务重组,获得了了大量重组收益,以达到上市公司大量盈利,蒙骗股民的目的。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经济秩序,纠正上市公司泡沫利润,财政部在2000年12月29日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七条对债务重组了重新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支付的现金小于应付债务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体公积”。“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结转。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与用于抵偿债务的非现资产的帐面价值差额,做为资本公积,或作为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并在2001年1月9日,财会计[2001]11号文件中规定《企业会计制度》自2001年元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样就彻底打破了那些想通过债熏重组来粉饰盈利的上市公司的破了那些想通过债务重组来粉饰盈利的上市公司的美梦,此路不通另辟新径,今年初ST郑百文懂事长决定,拟动用三联豁免的14.5亿债权形成的资本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PT渝钛白公司也打算用债务重组收益的资本公积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是不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一样可以用来弥补企业的经营亏损呢?  相似文献   

17.
岂能用盈余公积发奖金我们在对某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该企业于1995年终用盈余公积发放奖金10万余元。企业财务制度明确规定,盈余公积的用途是弥补亏损或者用于转增资本金。由此可以看出,盈余公积金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积累资金。而该企业把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8.
丁春贵 《上海会计》2000,(6):34-34,5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盈有亏。亏损表现为企业一定期间的收入小于同期费用的差额,即负利润。亏损的发生导致企业资产减少,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耗蚀。如同实现利润应进行分配一样,企业经营亏损应予以弥补,亏损弥补是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之间的转帐,而并非有新的资产注入来填补因亏损引起的资产缺额。按照我国《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内用所得税前利润延续弥补。延续五年未弥补的亏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另外,还规定,企业提取的盈余…  相似文献   

19.
“盈余公积——公益金”如何正确核算“盈余公积——公益金”是从企业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的基金性科目,属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该科目的设立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中的一种独有形式,目的是考虑在我国目前低工资的状况下,保证企业职工在有盈利...  相似文献   

20.
蔡峰 《财政监督》2011,(1):47-47
本文在提取盈余公积金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对产权级次较长的集团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后对集团企业股东可供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现行法规的修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