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肖文化与钱币的结合最先将生肖与钱币相结合的是古钱币收藏最受欢迎的厌胜钱,也就是当时的生肖币。古时的生肖币又称十二支钱、命钱、生肖厌胜钱,《中国生肖厌胜钱谱》将其分为八卦生肖钱、吉语生肖钱、星官生肖钱,其"多铸于宋代,元、明、清代也多有铸品"。由于生肖钱主要用途是取吉利、避邪恶、作斋祭之用,所以,人们也把生肖钱称作"命钱",在小孩一生下来时,大人就给他(她)佩带上一枚生肖钱。压胜钱,又称厌胜钱,是与我国民俗、民风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钱文写春秋     
中国的青铜铸币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钱币上镌刻文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和刀币。布币的钱文使用的是与甲骨文一脉相传的金文。所谓金文,是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古代铜器分礼器(鼎)和乐器(钟)两大类,故也把铜器上的文字统称为钟鼎文。但一般钱面大多铸一个字,最多的也只有4个字,内容有地名、数目、干支、阴阳、吉语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罗汉钱”,史料没有记载,甚至连泉家丁福宝的《历代古钱图说》里都遗漏了它的资料。因此,民间有不少传说。一种说法是清朝康熙年间,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部叛乱,为了统一大计,康熙皇帝派兵前往平叛,不料部队到了边关,军饷难以为继,于是朝廷特许带兵大将临时铸钱,以解燃眉之急,军方便到当地寺庙求援,将寺庙中所有铜佛及18尊金罗汉熔化铸钱,  相似文献   

4.
王纪洁 《金融博览》2014,(24):66-68
娱戏钱是我国古代民俗钱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品种,从唐宋直至明清都有铸造,堪称是民俗钱宝库中一朵美丽的奇葩。娱戏钱也叫玩钱,主要有打马格钱、象棋钱和选仙钱三种。  相似文献   

5.
"洪武通宝",是明朝通行的货币,铸于朱元璋洪武年间.存于后世的一种背面铸有牧童骑牛图案的"洪武通宝",即所谓"洪武牧牛钱",因无明确的史料记载,"牧童骑牛"的图案又巧合了传说中朱元璋的童年经历,究竟它是官方所制并在市场流通的纪念币,还是民间私铸的花钱,抑或是后世民间工匠的伪造……藏界一直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6.
“崇祯通宝”是明末货币,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8-1644年)铸,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四等各类钱,除有光背小平者外,其背铸有星月纹及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等各种背文,各目繁多,崇祯帝在位十七年,所铸货币的形制为明代制钱最杂,品种在末代钱中算是最多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王纪洁 《金融博览》2014,(18):70-72
在我国古代,将货币流通领域正式流通的钱币称为行用钱,为皇室或民间铸造的、非正式流通的钱币统称为压胜钱,主要用于馈赠、玩赏、配饰、卜卦等,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压胜钱,也叫花钱、吉祥钱、玩钱,因为上面的文字和图案多涉及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社会风俗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现在一般被称为民俗钱.  相似文献   

8.
咸丰钱在清朝是以种类繁冗,版别、铸钱、铸量创清王朝之最,这也是当时的局势所造成的,没有了康熙.乾隆的国泰民安.最大的原因,是来自太平天国革命的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9.
明思宗颁铸的崇祯通宝钱,版式之多堪称明域之冠,在我国历代钱币中是仅次于清朝咸丰钱的最复杂的钱币,对于崇祯钱,狂币界先贤已有大量谱录,随着钱币事业的不断发展,钱币界近贤又有不少新的发现和论述,我受此启示,对照藏品索骥,发现了几枚本人认为是初见的崇祯通宝小平钱。  相似文献   

10.
1646年10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建立了永历王朝.翌年改元永历,铸行永历通宝钱.永历帝在位16年,加上拥护明王朝有组织领导的抗清力量至少持续18年.所以永历钱至今存世尚多,品种版式也很繁杂.其中有一种钱背分别铸有: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等12字的小平钱.对这12字的排列含义,从清代至现代的诸多钱币学家各有不同的诠释.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安定国家"说,二是"定国辅明"说.这两种说法似乎都缺少证据,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猜想.对此,我想根据史籍资料以及钱币实物出土情况,结合永历帝的行踪情势,作些分析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史志对古钱的铸地及钱局规模少有记载,因之古钱学有一些问题难以解答.就广西而言,如唐代开元通宝背"桂"字钱,五代十国南汉乾亨重背"邕"字铅钱,明代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桂"字钱等,其铸地在哪里?钱局规模怎样?铸额多少?尚难得到确切答案.  相似文献   

12.
鹤翔 《甘肃金融》2001,(6):64-64
熙宁元宝小平铜钱铸于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钱文篆、楷、隶三种,篆楷、篆隶组成对钱,版式较多.有背四出版,较少见,背有"衡"字者,尤为稀见,极其珍贵,为当时衡阳钱监所铸,历来认为是熙宁元宝小平钱中仅见的纪地钱.  相似文献   

13.
刘炜 《金融博览》2021,(3):28-29
民间美术贯穿于民间生活,其制作与民俗活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民间美术的题材与语言多有民俗根据,符合民俗观念、传说、活动要求。民间艺术家们既不遵循西方传统的焦点透视,也不效仿文人画的散点透视,而是采用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来指导创作中的造型与色彩。民间美术与专业美术相比,外形和色彩是夸张的,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和色彩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4.
清顺治初年,广西正处于狼烟四起,战火弥漫的极其动荡的历史转折期.当时南明永历小王朝一度控制着广西大部分地区,并在其控制区内铸造和发行永历通宝钱.顺治九年(1652年),虽然清军已占领了广西的大部分地区,永历帝退到贵州安龙(当时属广西辖地)苟延残喘,但是广西仍然处于动乱之中,特别是货币市场更是混乱不堪,民间市场仍惯用永历通宝钱,且私铸盛行,劣钱假银杂用,物价迄无定准.  相似文献   

15.
一、乾隆通宝中的异体钱 清高宗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所铸制钱,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双局开铸;多用黄铜、青铜浇铸.面文为"乾隆通宝"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年间满文钱式穿左为"宝",穿右铸各局名.钱体大小厚薄不一,文字笔画位置多变,一般直径2.2-2.5厘米,重约2.4-4.8克.少数钱背可见星号或汉字;在乾隆通宝中,"隆"字异书钱为其他钱币少见.笔者收藏的乾隆通宝实物中,就有隆字的异体字五种之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早铸行铅质钱币作为流通货币使用者,比较一致的看法当属公元909-924年五代十国时期的王审知.据《十国纪年·闽史》记载:"王审知为闽王,梁贞明元年,汀州、宁化县出铅,置铅场.二年铸铅钱,与铜钱并行."所铸铅钱有大铅钱,钱文为"开元通宝"(图1),背穿上闽下月(图2);小平铅钱背有"闽"、"殷"、"福"等字.但据考古资料发现,早在唐武宗(公元841年)时期的窖藏钱币中就发现有少量的铅质开元通宝,[1]同在五代十国,刘隐割据广州一方,公元910年为后梁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其弟刘龑(yan)继职.公元917年,龑(yan)称帝于番禺(今广州),改元乾亨,国号大汉,史称南汉.《十国纪年·汉史》载:"龑(yan)以国用不足,又铸铅钱,十当铜钱一".公元918年即开铸"乾亨重宝"光背铅钱(图3),据《广西历史货币》所载,在广西南宁、玉林等地曾多次出土过背"邕"、背"邑"的"乾亨重宝"铅钱.南汉政权还曾在桂州(今桂林)铸行铅质"开元通宝"五五钱.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越南古代锌钱是一个新课题. 据查<大南实录>黎贵淳的<抚边杂录>等历史资料,越南锌钱早在1658年间铸行.南阮太祖阮璜南下镇宋顺化之时.当时,越南是"北郑南阮"的南北分治的局面.南方阮氏为了与北方郑氏争霸、抗衡,一方面扩大经济区域,另方面加强贸易促进经济大规模发展.但是由于南方缺乏所需铜矿铸币,故从中国大陆、澳门、日本、荷兰等地购锌铸钱.大量的铸钱应是"祥符元宝"锌钱.1754年南阮世宗阮福阔丙寅八年间,下诏命民间通用锌钱.  相似文献   

18.
民间借贷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自发进行的双边借贷.民间借贷主要盛行于农村地区,以湖南湘西自治州辖内县市农村的案例调查分析,目前农村民间借贷状况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借贷形式多.主要有借钱还钱、借物还物、借物还钱、借钱还物、借钱还工、借物还工六种.  相似文献   

19.
天津有个义和团纪念馆,馆内珍藏着三枚"义和团团钱".该钱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古铜钱相似,只是在字样铸造上透射出特别的标志,特别是其中有一枚铜钱,在正面方孔的周围铸有楷书的"替天行道"四字,背面铸有"保清灭洋"四字,而且在"清"字两边铸有"庚子"二字.因为当年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时日不长,不可能铸造大批钱币,所以这三枚钱币就显得极其稀罕,也极其珍贵.  相似文献   

20.
五代十国盛行铁钱,闽永隆四年(公元942年)铸行的永隆通宝大铁钱,因其首开“年号”通宝“大铁钱”之先河,历代至今传世及出土极少,呈如凤毛麟角,故甚难得,亦倍受历代泉家重视。然而,今所见新旧钱谱对此钱并未录入和揭示,偶见有录入其钱图样者,编著者又对其评价远离它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如果将没有审定结论之钱品,或是真伪存疑之品编选入钱谱出版,应只能也必须附加说明“待审定”,而不应盲目评级定价。今将笔者对此钱的认识及疑惑写出,诚请专家学者教正。首先,要论年号通宝大铁钱以一当百者,永隆通宝钱是历史上最早的。此之后的闽天德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