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鸣玮 《上海企业》2010,(10):75-76
企业与高校合作使高校科研成果斐然,据不完全统计,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截至2009年,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7.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9%。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联姻,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海洋化工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以其雄厚的科研力量,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和省市项目140多项,取得一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40余项,专利14项。  相似文献   

3.
广东广西高校VE研究会富有活力广东、广西高校VE研究会在VE推广应用和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全国高校VE研究会副会k、中南工委主任委员、广东高校VE研究会、暨南大学谭浩邦教授的科技专著《价值工程方法研究》一书继1992年获“广东省重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重庆一坪高级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直属企业,是我国高级润滑油脂开发,生产和检测评定的重要基地。公司技术实力雄厚,在润滑油脂及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引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成果获得国家H等创造发明奖,13项技术获国家专利,3个产品获国家质量银奖,30多个产品获国家新产品“金龙奖”、国家“三抓”任务配套奖和省市优质产品奖。在完成重大军工和工业建设项目的润滑材料配套任务中,多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通电嘉奖,多次荣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2006年的1688.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年均增长22.73%。我国科研成果也越来越丰富,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申请量都已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位。但是,我国科研成果转化并不顺畅,据教育部的一项调研反映,我国高校未利用专利高达82%。究其原因,在于我  相似文献   

6.
付春阳 《活力》2011,(3):33-33
2010年12月下旬的一天。延寿县教育局会议大厅里.“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总结大会正在隆重举行。全县100多个中小学领导参加了这个会议.整个会议大厅座无虚席。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太安学校副校长矫万华的发言引人注目!他有两项研究课题分别在延寿县教育科学规划办和延寿县教育协会立项.并获得科研成果证书.先后有17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市奖励;有20篇论文获县级奖励。  相似文献   

7.
王乔简介     
《审计与理财》2005,(5):4-4
王乔,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财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被江西财经大学评为“十佳”青年教师,是江西省高等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荣获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王乔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于财税理论的研究。近五年来,取得科研成果30项,其中: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主著、主编专著或教材7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在税收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丰富,主要有:专著《中国税收若干问题研究》,(2002年获江西省第十次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引领时代潮流的今天,高校的科研工作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以明确高校科研重要地位为前提,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傲人的成果.然而,就目前高校科研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其成果的转化问题令人堪忧.本文在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制约因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物小传——刘宏女,1970年出生,首钢技术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焊工,电焊高级技师。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从事焊接技能操作及焊接工艺技术30多年,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名列前茅。总结出“铸钢辙叉补焊堆焊最佳操作法”等4个最佳操作法,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百万余元。2015年“刘宏工作室”晋升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首钢焊接技术创新和服务用户的窗口,26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 自1992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教委、中科院共同发起"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10几年来,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自觉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产学研结合共建的研发机构和经济实体已多达6200多个,全国每年开展产学研的企业近10万家、高校近8千余所,合作开发或转让的成果17万多项.广大高校纷纷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或科技开发部,专门负责学校科研成果向企业推广.据统计,在全国重点高校科技经费总量中,来自企业提供的经费占到60-70%.而2006年1月颁布的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中,36.4%的项目都是产学研合作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