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桂华 《财会通讯》2008,(11):84-87
分层抽样广泛应用于审计实际工作中,涉及层数、层间界限、样本和估计。本文运用该方法对大型企业应付账款真实性审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应付账款业务审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审计实务中,特别是在生产型企业里,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中有较大比例的暂估款,但是应付账款暂估款与非暂估款有较大的不同,一般的应付账款审计方法有时候不能满足审计暂估款的需要。本文从应付账款暂估款的形成原因,审计方法,应注意的事项三方面对应付账款暂估款的审计做了以下总结。一、应付账款暂估款的形成存货暂估入库形成应付账款暂估款是由于存货已到但发票账单未到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并日益复杂,社会对审计职业的依赖越来越强,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相应地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剧。如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实质性审查的可信性,笔者认为,实施风险基础审计是最根本的途径。什么是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在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统筹运用各种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形成具有合理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那么,风险基础审计相对于制度基础审计,是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呢?笔者认为不是的。风险基础…  相似文献   

4.
审计风险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审计方法选择不当,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混乱以及不予配合等都是造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审计风险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影响审计组织的信誉,审计人员自身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同时可能给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带来损失。因此,如何防范审计风险,应引起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给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后,审计人员承担连带责任和损失的可能。审计风险作为一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随时都可能在审计人员的身边发生。随着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日渐明确,国家审计的风险正在日益增大。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很多,但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业务能力不强及在审计过程中方法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客观方面是指被审计单位及社会法律环境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审计署制发的《中国审计规范》中…  相似文献   

6.
按照会计制度和一般教材的说法,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项目的金额应根据相应账户的明细账余额分析填列,同时对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来说很难界定。在界定的时候也会由于审计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现将应收、应付账款的审计方法及其账务处理就个人的看法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企业应收应付账款的审计方法有很多,笔者根据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以前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对审计风险问题重视不够 ,涉及不多 ,风险意识不强。实际上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有审计行为 ,审计风险也就随之产生。内部审计如何规避审计风险 ,我认为有以下四要素 :一、讲究审计方法我们在审计工作中 ,进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经营决策效益审计、资金运用效益审计、生产技术效益审计等都应该从审计方法的选择、从审计内容的把握到审计报告的形成 ,对每个环节都应该注意风险的防范。内部审计不能单纯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上 ,要变“事后诸葛”为事前介入、事中监督 ,在预防上多想办法、多下功夫 ,抓住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能否对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而目前在作审计评价时却普遍存在着政绩化的现象。经济责任审计本来就承担着部分干部使用管理的风险,如果我们对一些党政干部作出了不适当的评价,就会加在审计风险。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政绩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以便从中找出纠正这种现象的办法,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涛 《活力》2023,(8):69-71
现阶段,我国医院建设项目审计主要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和传统事后审计两种方式。针对两种审计方式在审计成本、审计风险和审计资源的合理运用上难以兼顾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阶段性跟踪审计方法,根据被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筑等级和技术难度选择合适的介入时间和介入阶段,得出阶段性跟踪审计的合理运用可有效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可在有效节约审计资源的同时对参与建设项目的各机构形成约束效应,实现审计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一、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有多种 ,主要的是外部风险和审计机关内部风险。(一)外部风险1、被审计单位形成的风险某些被审计单位领导及财会人员财经法规的观念淡薄 ,为了单位或小团体利益而有意损害国家利益 ,在会计核算中弄虚作假 ,不如实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 ,使审计人员无法取得完整真实的审计证据 ,处理违纪问题不彻底 ,评价不准 ,重大问题漏网而引发风险。2、法律法规不健全而造成的风险由于《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而使审计机关不能独立依法行政造成的风险 ,这种风险集中表现在审计执法问题上 ,往往是审计机…  相似文献   

12.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查处有关问题或因处理不当而带来的潜在的相应后果。这种风险一旦变为现实就会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引发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的不满、引发行政诉讼案件。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何萍 《现代审计》2006,(3):40-41
在内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构如何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问题,是审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有效控制此种风险,就必须在正视问题,做好有关工作的进程中注重:  相似文献   

14.
负债审计是对企业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会计项目所进行的审计。本文就负债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情况审计进行了翔实的阐述,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减少或避免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审计制度。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事关党的组织路线的贯彻执行,事关党政领导干部的队伍建设。因此,作为审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本文仅就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审计方法的新发展: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的特殊功能,它能解决制度基础审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接着又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目前采用的制度基础审计方法进行变革。在此基础上笔者明确提出在我国的审计执业中应该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并提出了引入风险导向审计三步走战略的初步设想。最后指出实际应用中我们不能将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完全对立起来。而应注重他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内部审计的风险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形成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从客观上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因不确定因素,对被审计事项作出不真实反映或不恰当评价和处理而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或损失的可能性。鉴于国家审计风险问题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就如何防范此项审计风险问题谈些看法。笔者认为,要有效防范此种审计风险,就必须在做好有关防范工作的同时,着重:  相似文献   

19.
审计复核制度是审计机关实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机制,在规范审计行为,促进依法审计。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审计复核的对象是审计人员通过辛勤劳动面形成的审计成果。是通过对审计项目的书面复查来发现问题、找出错漏。因此在审计复核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矛盾。如果没有领导支持,没有审计人员的积极配合,不注意处理好复核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关系,审计复核工作将会寸步难行,复核人员也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因此,重视协调好审计复核与审计实践的关系,是提高审计复核工作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论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在会计报表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时,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审计风险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审计主体、客体及潜在投资人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操作中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