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世纪,世界经济从严格的国际壁垒和分隔走向全面的区域联合一体化,而资本率先实现了大范围的跨国界流动;本世纪,资本流动的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目标。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特点和中国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梅新育 《新理财》2005,(3):10-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绝对规模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国际投资形式也前所未有地丰富,国际投资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际资本流向最突出的特征是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美国,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金融市场为国际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投资回报,因此,美国经济及美元汇率的前景如何,成为国际资本流动格局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舞台上的活动日益活跃,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流动状况,明确其异常流动原因,对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促进金融体系完善有重要意义。本文搜集了金融危机前后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私人投资等数据,通过对其趋势、浮动范围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得到了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各形式在流量及流向方面均出现异常状况的结论,并结合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对异常流动的原因进行说明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与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国际直接投资(PDl)作为一种比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更稳定的融资方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并成为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外部资金的最大来源,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国际直接投资在领域、形式等方面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这些新趋势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本流动的近期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益于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前,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日益模糊;直接投资扩张趋缓,国际银行贷款比例不断上升;国际资本流向的地区结构正在不断变化和调整;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变迁及发展趋势,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需要作进一步调整或重新安排。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国际间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影响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本文从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入手,引出我国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析思路,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利用外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对危机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这两个角度,探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并分析了国际资本的充分流动,可能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的风险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良芳 《新金融》2004,(3):11-13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情况新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经济衰退、复苏和美国单极称霸的政治战乱,欧共体和欧元崛起的影响,使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以下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1、美国是世界各国“投资天堂”的神话受到了冲击和动摇,国际资本流向美国大幅下降。“9.11”事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流动是影响一国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各国管理当局均高度重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虽然不同国际组织就资本流动监测制定了不尽相同的信息采集标准,例如国际清算银行的国际银行统计、世界银行的外债统计、经合发组织的直接投资统计等,但公认的、最能宏观全面反应一国国际资本流动情况的,当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统计框架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头寸统计。无论从参与国家和经济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两年多来,全球股市纷纷下挫、走势低迷,外汇市场也随着债务危机的延伸而跌宕起伏。旷日持久的债务危机不仅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频繁无序,且已导致欧洲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加大和流动性紧张等问题。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要全面审视中国的主权债务问题,尤其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以防范债务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本流动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梳理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200多年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成因理论,并从利率、汇率因素,政治因素,资产组合因素,货币政策因素以及国际货币危机因素五个方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对不同学说成因的阐述,得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研究展望:金融衍生工具将会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载体;国际资本流动的参与者将发生较大变化;对新兴国家资本流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64个经济体1999-2017年季度数据,基于IV-GMM方法研究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资本流动激增显著推动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中断和撤回抑制经济发展;资本流动外逃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异质性.新兴经济体资本流...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2011年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文章对2012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预测,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局面,全球资本流向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将持续动荡,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波动将加剧,国际银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此形势下。我国应灵活应对,积极防范各种风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Theoretical arguments suggest that as the degree of a country's home bias increases, the global risk sharing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ors will reduce and thereby increase the country's cost of capital. Consistent with this prediction, we find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st of capital to be strong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varying degrees of home bias for 38 markets. This finding is robust to different cost of capital proxies, different control variables, alternative home-bias measures, international tradability of stocks, and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Therefore, the overall evidence implies that countries may enjoy a significantly lower cost of capital by reducing the extent of their home bias and hence, increasing global risk sharing.  相似文献   

16.
货币危机理论是当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热点之一,在已有的三大危机理论中均有关于货币危机与资本流动的论述,但均是通过已构建的模型寻找货币危机和资本流动逆转的原因,而非阐述资本流动逆转与货币危机的内在关系,对当前因资本流动逆转所引发的货币危机缺乏解释力。本文拟从资本流动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数理模型推导汇率与资本流动内在关系表达式,利用资本流动模型构建资本流动逆转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资本流动逆转货币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国际经济金融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2004年国际经济金融走势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从全球经济走势来看,世界经济形势持续好转,美日欧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整体表现良好;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带动下,总体表现也较为平稳。另外,本文还对2005年的国际经济金融走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运行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基于此,本文从国际经济金融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和预测了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外汇储备、外债、人民币汇率及在华外资银行和境内外汇存贷款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st of capital of firms with foreign equity listings. Our purpose is to shed light on the question whethe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sset pricing models yield a different estimat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for cross‐listed stock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i) the multifactor ICAPM of Solnik (1979) and Sercu (1980) including both the global market portfolio and exchange rate risk premia and (ii) the single factor domestic CAPM. We test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differential in a sample of 336 cross‐listed stocks from nine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1980–99. Our hypothesis is that the cost of capital differential is substantial for firms with international listings, as these are often large multinationals with a strong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We find that the asset pricing models yield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stimat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for only 12% of the cross‐listed companies. The size of the cost of capital differential is around 50 basis points for the US, 80 basis points for the UK and 100 basis points for France.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我国银行稳定性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持有我国商业银行股权,二是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本文运用1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2012年面板数据,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外资股权结构、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对其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外资股权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2)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有明显影响。据此,本文从外资股权、外币资产负债结构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稳定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通过选取1996~2007年能够反映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12个指标,确定各自的权重,用KLR信号分析法实证论述近年来我国的风险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风险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国际投机资本这一潜在的危险正在加重,因此,可以在利用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