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资讯     
《中国信用卡》2010,(22):78-80
工行手机银行新推个人理财服务(本刊讯)近日,工行手机银行(WAP)推出了个人理财服务,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WAP)购买“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灵通快线”新股随心打和“T+O”三种理财产品。至此,工行手机银行(WAP)已可以提供基金、国债,外汇、贵金属、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多项投资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2.
杨青  黄晓英 《云南金融》2010,(12):65-65
手机银行业务进入加速发展期后,逐渐成为个人理财的新渠道。作为云南市场上手机银行交易额占比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推出了手机的个人理财业务、股市、基金、国债、外汇、贵金属、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多项投资理财服务。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灵通快线”新股随心打和“T+0”三种理财产品。多种服务共存,进一步丰富了手机银行的投资理财功能,  相似文献   

3.
很多理财者在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之后,感觉到了自己的财富被束缚了。在理财期间往往只有听银行说“不”并受气的份儿。具体都体现在:  相似文献   

4.
胡敏 《中国信用卡》2006,(8S):18-20
在你早晨上班的路上,经过银行大门的时候,是否经常注意到有这样一群排队购买国库券的老年人?也许他们当中就有你的邻里、长辈。对于这样的一群离退休老人,你是否倾听过他们的理财心声?关注过他们的理财生活?今天,我们就跟随大家去结识这样一位主张玩乐理财的退休老人,她的名字叫毛庆珠。[编按]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13,(2):34-34
岁末年初,市场求“钱”若渴,闲余资金迎来一波“年末行情”,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亦将水涨船高。在理财产品逐渐成为财富管理的一种最基本配置产品的同时,招商银行理财专家也提醒广大投资者,购买产品前需注意三件事:第一,明确产品是银行发行还是银行代销;第二,在比较高收益率的同时,需注意“高风险”的存在;第三,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需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属性,除预期年化收益率,还需比较产品的风险等级、理财投向、理财期限等。  相似文献   

6.
钱妤 《金融博览》2005,(7):18-19
自去年以来,各家银行纷纷卷入理财计划发行大战中,有数据称,截至去年年底,各行人民币理财计划累计销售已达300亿元。而就在这繁花似锦的表象下,商业银行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亦令监管层头痛不已:有些银行明确规定投资者在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时,必须附带一定量的储蓄存款;有些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仅为1000元;有些银行借人民币理财实行逃税;还有不少银行借人民币理财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  相似文献   

7.
2013年初以来,理财市场颇不平静,先是被投资者视为存款替代的集合信托产品屡屡出现风险,后又是某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被曝代销质量较差的私募产品,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接着某些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被指有问题……“庞氏骗局”、“骗子理财”等字眼频现网络。银行似乎感到很无奈,不管是发行自身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销售其他理财机构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时都做了风险评估,抄写了风险警示条款,本应对投资风险很清楚,但为什么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立刻翻脸不认人,指责银行违规销售,甚至诈骗呢?  相似文献   

8.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20):58-59
从预期收益率来看,银行发行的网银专属、手机专属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更高,基本上会比在柜台买同类产品高出零点几个百分点。理财高手推荐:“大家不妨从网银渠道购买理财产品,而且购买还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品种如“理财规划”、“理财账户”、“理财产品”、“理财服务”等让人目不暇接:一些银行还提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经典口号来吸引客户,理财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百姓的理财意识空前高涨。那么,银行应如何加快拓展理财业务呢? 理财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有关金融资产管理、资金投资增值等业务或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少华 《中国外资》2010,(2):148-148
所谓投资理财,简单的说就是对个人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用钱生钱。近几年,有几句话非常流行的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跑不赢刘翔,但我要跑赢CPI”;“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理财是一个阔泛的话题,包括房地产投资、储蓄、购买国债、保险、银行理财产品、收藏、买卖外汇、期货、黄金、炒股、买基金等,都属于投资理财的范畴。下面就本人对理财的理解,谈一谈股票投资。  相似文献   

11.
白琳 《中国外汇》2013,(2):66-67
在这一沸沸扬扬的兑付风波中,除了银行监管缺位和银行员工涉嫌违规的责任之外,购买产品的投资者自身并非没有责任。 2012年年末,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财产品”无法兑付的风波搅乱了一向安稳的银行理财市场。  相似文献   

12.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21):46-47
在互联网时代,从“三马”联合卖保险到余额宝,再到微信银行、微理财的推出,网络理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打理自己的钱财,购买理财产品。但是,网络理财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是否也暗藏了风险呢?  相似文献   

13.
唐元春 《理财》2013,(7):58-59
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说明书越披露越完善,但是产品在运作中的收益及到期收益情况少披露甚至不披露,却成了投资理财者心中永远的硬伤。尽管银监会理财产品“8号文”(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点指出要银行披露部分类型产品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直播+领域”成为新的盈利点,银行也开始探索直播营销模式。本文分析银行直播营销模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AMOS软件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银行在直播过程中,其可供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够显著。但其网络主播、与消费者的高度互动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因此,银行可以提前收集分析消费者数据,打造其心目中的“主播”,且在直播互动中建立服务闭环。据此,为金融行业直播长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村居民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量化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较低,仅有8.1%的农户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素养与农村居民银行理财市场参与率呈正相关;金融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概率;接入互联网以及从事商业经营能显著提高居民的理财参与率。因此,应积极开展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优化农户银行理财行为决策,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发布监管文件,恰逢各家银行理财销售正在如火如荼为一季度理财存款使出各种营销技巧和诱人的优惠策略之时,彼此挖潜、打拼、抢占市场理财存款份额,熟悉银行理财产品中潜规则的一些投资者,也正在蓄势待发把闲置的大笔资金准备购买银行为揽存而发行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文件出台后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在3月发行的产品理财收益率明显下降,低于25日发行的同样款式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给等待30日、31日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蓄势待发类投资者也失去以往因银行季度完成存款而带来的实惠,因缺失的收益而选择分手,不购买理财暂时存入银行7天通知存款,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7.
王大贤 《金融博览》2008,(11):48-50
对于购买QDⅡ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来说,2008年注定是痛苦而难忘的一年。直击现实去年,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基金净值的快速上涨、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诱惑以及银行和基金对理财产品不遗余力的推销,居民购买QDⅡ产品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激发,曾经出现过凌晨3点开始排队购买一只投资海外股市基金,申购额超千亿元、超出发行额数十倍的壮观场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会财会》2011,(6):47-47
先登录银行官网,查一下信用卡账单,通过工资账户归还欠款,并交纳手机费与宽带费,再去理财网站,看看最近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近年来,随着百姓的理财意识逐步增强,"时尚"的网上理财法也越来越普及。除了上网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轻点鼠标便能在网上开户、购买、赎回基金,  相似文献   

19.
从2009年起。本刊将携手国内知名家庭理财杂志《理财周刊》每月联合发布“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 “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的推荐对象为《中国外汇理财》与《理财周刊》共同监测到的银行理财产品,由《理财周刊》与《中国外汇理财》的专业编审人员根据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投资方式、到期收益等特点进行测评。并最终进行推荐评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管理》2009,(2):42-43
从2009年起。本刊将携手国内知名家庭理财杂志《理财周刊》每月联合发布“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 “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的推荐对象为《中国外汇理财》与《理财周刊》共同监测到的银行理财产品,由《理财周刊》与《中国外汇理财》的专业编审人员根据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投资方式、到期收益等特点进行测评。并最终进行推荐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