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综述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方法基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发展趋势,选取临床应用较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最受关注的靶向治疗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两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疗效,而较少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了其经济性。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在总体上优于其它治疗方案,但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使用吉非替尼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8.3%,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12个月,观察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8±1.3)个月,中位生存期(7.4±0.5)个月,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平均(4.8±0.6)个月,中位生存期平均(5.7±0.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晚期NSCLC的靶向药物,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全社会角度,对达可替尼相比其他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 研究建立了15年的3种状态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进展后生存期(PPS)和死亡分区生存模型.根据ARCHER 105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PS、CEA及cyfra21-1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随访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客观缓解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PS、CEA及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血常规异常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随访1年生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血清TPS、CEA及cyfra21-1水平,短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克里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按随机双盲原则将74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给予多西他赛治疗;B组给予克里唑替尼治疗;C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克里唑替尼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 A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16.7%,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B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20.8%,中位生存期为7.0个月;C组1年生存率为43.1%,中位生存期为10.3个月。C组1年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期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C组患者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障碍及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克里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龙口市人民医院完成手术治疗的8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电脑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与吡咯替尼组(45例)。对照组给予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化疗,吡咯替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吡咯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吡咯替尼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8.89%和56.82%,吡咯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吡咯替尼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吡咯替尼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咯替尼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客观缓解率,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降低血清NSE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与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应予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5年生存率仅12%~15%,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8~11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患者经过初次的化疗后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1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18个月,观察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为(8.4±1.7)个月,生存期平均为(12.5±1.1)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减轻不良反应,是治疗晚期胃癌有效化疗方案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腹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2.4%,高于对照组的21.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对照组为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MMP-9及VEGF水平改善,观察组血清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9、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施以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利于临床疗效提升,还可改善MMP-9以及VEGF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成本-效果/效用,为治疗MM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广州市某两家三甲医院155例MM患者达到治疗平台期的治疗成本和临床疗效数据,并检索文献中报道的MM患者生存时间和效用值,估计单纯/联合化疗使用硼替佐米与传统化疗治疗MM的成本-效果/效用,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硼替佐米组(78例,150 218.32元)到达平台期的人均费用高于传统化疗组(77例,110 155.00元),单纯使用硼替佐米组(59例,233 422.57元)高于联合用药组(19例,142 197.20元)。与传统化疗组相比,硼替佐米组总体、单纯使用硼替佐米组和联合用药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总有效率(ORR)的成本分别为1 889.78元、6 522.09元和1 130.50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完全缓解率(CRR)的成本分别为2 457.87元、7 179.24元和2 373.50元。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为效用指标,硼替佐米组相对传统化疗组的增量成本-效用比范围中值为91 053.00元/QALY;以3%的贴现率进行成本贴现,增量成本-效用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影像学证实的巨块型肝癌70例(病灶>10cm),其中对照组(TACE组)38例仅给予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32例先行TACE治疗2周后再行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TACE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53%和18%,中位生存期18.1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和55%,中位生存期24.0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好,可成为巨块型肝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以7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及3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36例伴有抑郁焦虑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36例不伴有抑郁焦虑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对照1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CD+4、CD+8、CD+4/CD+8等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间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CD+4水平和CD+4/CD+8值均低于两组对照组,而CD+8水平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的CD+4水平和CD+4/CD+8值均低于对照2组,而CD+8水平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与调节性T细胞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证实精神心理状态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从而了解血必净用于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或临床对照试验(CRT、CCT)文献,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5项研究纳入42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血必净+乌司他丁+基础治疗组与乌司他丁+基础治疗组比较,腹痛缓解时间(WMD=-1.86,95%CI:-2.27~-1.45,P=0.00001)、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WMD=-1.80,95%CI:-2.68~-0.93,P〈0.0001)、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WMD=-1.96,95%CI:-2.42~-1.50,P〈0.00001)、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WMD=-2.49,95%CI:-3.56~-1.41,P〈0.00001)以及总有效率(RR=1.16,95%CI:1.07~1.25,P=0.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血必净的治疗组能明显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以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社会角度,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奇正消痛贴膏与双氯芬酸钠乙二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济学优劣,为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通辽4个城市5所三级医院的急性腰扭伤患者295例,其中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组152例,双氯芬酸钠乙二胺乳胶剂治疗组143例。选取疼痛消失时间为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成本-效用分析。结果与双氯芬酸钠乙二胺乳胶剂治疗组相比,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缩短(8.26 d对9.23 d,P<0.001),且获得更多的QALYs(0.0362对0.0359,P=0.597),但治疗成本也更高(308.52元对297.43元,P=0.697)。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1.43元/d,即减少1天疼痛时间需多花费11.43元。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为36 966.67元/QALY,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建议的成本效用阈值115 000元(人均GDP的3倍)。结论在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中,外用止痛药物奇正消痛贴膏是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中的药代学特征,据此拟订其用于肺炎患儿的给药方案。方法 100例肺炎患儿口服阿奇霉素(10mg/kg)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儿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AIC法结合F检验判别房室模型,DAS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药代学符合二室模型(Wi=1/C2,AIC=-7.0296),主要药动学参数为:α=(0.31±0.07)/h,β=(0.05±0.01)/h,Ka=(0.76±0.18)/h,t1/2β=(42.37±9.23)/h,tmax=(4.13±0.62)/h,Cmax=(318.72±36.51)μg/L,AUC0-144=(22.38±3.14)μg·h/ml,AUC0-∞=(24.66±3.27)μg·h/ml。结论肺炎患儿口服阿奇霉素后有典型的药代学特征,对指导临床给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ims: To describe cost-effectiveness of pembrolizumab plus platinum and pemetrexed chemotherapy in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patients in the U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model is developed utilizing partitioned survival analysis to estim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KEYNOTE-189 trial comparators pembrolizumab?+?chemotherapy (carboplatin/cisplatin?+?pemetrexed) vs chemotherapy alone. Clinical efficacy, treatment utilization, health utility, and safety data are derived from the trial and projected over 20 years. For extrapolating survival beyond the trial, a novel SEER population-data approach is applied (primary analysis), with separate estimation via traditional parametric extrapolation methods. Costs for drugs and non-drug disease management are also incorporated. Based on an indirect treatment comparison, cost-effectiveness of pembrolizumab?+?chemotherapy vs 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is evaluated for patients with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50%.

Results: In the full non-squamous population, pembrolizumab?+?chemotherapy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life expectancy by 2.04 years vs chemotherapy (3.96 vs 1.92), for an approximate doubling of life years. Resultant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ICERs) are $104,823/QALY and $87,242/life year. In patients with PD-L1?≥?50% and 1–49%, life expectancy is more than doubled (4.53 vs 1.88 years) and (4.87 vs 2.01 years), with a 32% (2.60 vs 1.97 years) increase in PD-L1?<?1% patients. Corresponding incremental costs/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 (QALY) are $103,402, $66,837, and $183,529 for PD-L1?≥?50%, 1–49%, and <1% groups, respectively. Versus 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in PD-L1?≥?50% patients, representing current standard of care, pembrolizumab?+?chemotherapy increases life expectancy by 65% (4.53 vs 2.74 years) at an ICER of $147,365/QALY.

Limitations and conclusions: The addition of pembrolizumab to chemotherapy is projected to extend life expectancy to a point not previously seen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Although ICERs vary by sub-group and comparator, results suggest pembrolizumab?+?chemotherapy yields ICERs near, or in most cases, well below a 3-times US per capita GDP threshold of $180,000/QALY, and may be a cost-effective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炎症的影响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查找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相关临床试验,并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181例患者给予血必净+乌司他丁+基础治疗,对照组181例患者给予乌司他丁+基础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16,95% CI:-11.0~0.76);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MD=-57.82,95%CI:-112.12~-3.52)、降钙素原(PCT)水平(WMD=-0.53,95%CI:-0.88~-0.19)、平均住院时间(WMD=-3.63,95%CI:-4.68~-2.58)、平均机械通气时间(WMD=-3.77,95%CI:-4.70~-2.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血必净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前降钙素(PCT)水平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等综合治疗措施对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小儿腹泻病例纳入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措施,疗程均为5d。结果对照组止泻时间平均(3.32±0.53)d,治疗组止泻时间平均(2.36±0.38)d,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经Ridit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饮食调护的综合疗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以及这两种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实验,将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的分为氯沙坦组(41例)和贝那普利组(41例),给药剂量分别是氯沙坦50mg/d和贝那普利20mg/d,疗程为8周。每两周随访一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分别进行坐位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并进行疗效比较。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6周末,氯沙坦组有效率为82.9%,贝那普利组为8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平均DBP和SBP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血压降幅无显著差异(P>0.05)。氯沙坦组的成本-效果比值要高于贝那普利组。但是,干咳等副作用发生率氯沙坦组为2.4%,贝那普利组为9.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相同单位疗效时,贝那普利组的成本较低,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