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刘洪福 《当代经济》2007,(10S):18-19
近几年,宜昌市夷陵区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把产业与企业、区位与资源、扶持与激励、城市与农村四对关震扭在一起抓,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集群化、差异化、品牌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近三年全区在省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前八强,被评为全省民营经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索,实现区级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富民强省、实现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从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展区级经济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区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我们各级政府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际"粮荒"  相似文献   

4.
推进山海协作与发展县域经济目标一致,两者的核心任务都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和协调发展。新时期推进山海协作,必须把重点放在县域,要立足于县域、落实于县域、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山海协作作为重要手段来抓,特别是欠发达的县域,更要把山海协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任桦 《经贸实践》2003,(6):24-2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促进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夺取防治疫病和经济建设双胜利。一手抓抗“非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实现区级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富民强省、实现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刘洪福 《当代经济》2007,(19):18-19
近几年,宜昌市夷陵区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把产业与企业、区位与资源、扶持与激励、城市与农村四对关系扭在一起抓,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集群化、差异化、品牌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近三年全区在省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前八强,被评为全省民营经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  相似文献   

8.
安化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孕育了多名世界羽毛球冠军。安化县应当把“世界羽毛球冠军之乡”的影响力作为品牌立县的支点,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实施“品牌立县”与“产业兴县”两大战略互动,并以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章剑 《环境经济》2010,(8):62-63
近年来,嘉兴市努力践行环保优化发展的理念,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坚持一手抓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渠 《经济论坛》2005,(10):17-18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衡水经济以县域经济为主,县域经济又以民营经济为主。从这个基本市情出发,我们始终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确立了“统筹发展、‘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互动、特色主导、民营先行”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的新跨越。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陈会新 《经济论坛》1997,(12):26-26
工贸并举建强区陈会新邯山区地处邯郸市繁华商贸聚集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辖区有众多的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驻区单位,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工业和商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工厂”的基本思路,工贸并举建强区,使全区经济保持了持...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研究》2007,(4):I0006-I0009
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研究制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规划,层层分解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增加对“三农”投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人人关心、广大农民积极行动、社会各方大力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3.
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要根本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因此,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县域经济的现状和矛盾,从整体推进“三化”,加快县域经济战略转型;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制度;完善宏观环境三大方面探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跳出“三农”解决“三农”,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安全环保问题的持续关注,浙江医化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此,省经信委在近期提出如下要求:一是要把做强医化产业作为我省工业创强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形成思想共识,科学规划布局,着力做强医化园区、基地等发展平台,做强医化行业中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做强做大一批医化行业中的“三名”龙头骨干企业;二是要把全面实施绿色安全制造作为医化行业的“生命力”工程来抓,通过“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推进“四化”转变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备 《经济前沿》2008,(4):I0002-I0005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一手抓大建设、大发展,一手抓大管理、大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以服务广东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继续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监管执法职能到位”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的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树立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在全系统兴起创建“五个一流”活动的热潮,推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冰 《广东经济》2004,(1):44-44,49-51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经贸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指示,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有效推进了全省工业商贸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部工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宁德地区,要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实现宁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增长极港口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尤其重要,尤为迫切。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头等要务来抓,把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九师党委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兵团党委提出的“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宗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的责任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垦区步伐。“十五”计划实施的五年,农九师“强牧、增糖、兴草、兴贸”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农九师建师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目前,全师上下团结一心,正努力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姚胜菊 《经济论坛》2005,(24):15-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作用巨大。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六届五次全会和中共河北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其支撑点之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能否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强化对区域性产品质量的治理整顿。河北省的区域性产品在县域经济中大都成为支柱产业,有效整治和规范区域性产品生产经营秩序,促使其发展壮大,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河北省区域性产品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好区域性产品质量的治理整顿,不仅有利于河北经济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扩张,而且有利于全面推进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抓好区域性产品质量的治理整顿,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关系到河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