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齐物论 《经济》2004,(6):92
“大一统”一语始见于《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由《春秋》开篇纪年之辞而导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治纲领,此种“微言大义”虽不甚合于西人标榜之形式逻辑,却深刻彰显了国人的文化心理。《公羊传》所言之“大一统”还仅限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过其间已见两个层面:疆域统一,权力垄断。后世所行之“大一统”在疆域统一方面只维持了动态平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乱交替,轮回往复,而在权力垄断方面则不断拓展深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信息》2007,(4):14-14
3月16日,《企业所得税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四个统一”: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人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精气神作为人的生命之根本来看待,《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黄帝内经》等,皆论及精气神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精气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会计法》在十三条当中先后23次提到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这一概念,成为修订后的《会计法》的一大突破。为了更好地学习《会计法》,正确把握和理解“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本文仅就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如果说哪位老板的知名度不如自己的员工高,估计非王中军莫属。他一手创办的华谊兄弟正是专门“生产”明星的“梦工厂”。《荆轲刺秦王》《鬼子来了》《刮痧》《天地英雄》《卡拉是条狗》《一声叹息》《没完没了》《寻枪》《功夫》《手机》《天下无贼》《可可西里》……在这一系列国产大片的片头,都有一个相同的出品人:华谊兄弟影视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本然 《经济纵横》2006,(12):78-78
《论语》阳货第十七篇第四章: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关于“诚信”,《管子——枢言》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诚信是团结人心,凝聚人心的可靠保证。关于“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关于“信”,《论语》记载:“了贡问政,子曰:‘足兵,足粮,民信之。’子贡又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又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粮’。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相似文献   

9.
我爱读《三国志》、《三国演义》。开始时是受其故事和人物吸引,后来是折服其谋略,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注意力又集中到《三国》的用人艺术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可谓是用人艺术的宝典。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说过:“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这是一个很确当的评论。三国之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逐鹿天下,各派势力之间,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谋略的比试,也是一场人才的大争夺。各派政治领袖都认识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相似文献   

10.
本然 《经济纵横》2006,(7):79-79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本然 《经济纵横》2006,(6):77-77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爱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部曲”是指由赵忠路担任主编和责任编辑的三部大型画册:《老山颂》、《金碑颂》、《雪域颂》。这部作品颂扬了西南军人的三种精神:“老山精神”、“长征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它是西南军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记录着赵忠路30年摄影生涯的作为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汤在新 《新经济》2005,(3):22-26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原文2万余字,分为:“《资本》提纲中的三分结构及依以建立的方法。《资本论》结构的来源。”“《资本一般》的要点。从《资本一般》到《资本论》。”“《资本论》中的工资篇和地租篇。《资本论》与《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三个部分。因篇幅关系,本刊选登其中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5.
谢付亮 《新经济》2009,(11):69-69
中国茶不需要立顿,这一观点“惊艳”亮相后,似乎立顿要与《茶经》一同被“抛弃”,同样引来争议无数,有人“惊讶”:为什么这么斩钉截铁?有人立即拍案而起,撰文指出:中国茶真的不需要立顿吗?言之有物,论之有理。  相似文献   

16.
大一统: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税制沿革关系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政治传统,导致传统文化特别注重集中和统一。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政权、大一统经济,乃至大一统疆域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但从文化主体看,大一统形态仍不失为其最鲜明的特征。它包融异族文化,却统一于汉文化这个主体;它兼蓄儒、墨、道、法之术,却以懦学为一尊;它容忍儒、道、佛并存,却要求宗教思想适合统一的世俗政权。  相似文献   

17.
据初步统计,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历届中央委员会召开了51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19个《决定》、9个《决议》、11个《报告》、2个《意见》。“公报”“决定”“决议”等都是党的公文的种类。那么,“公报”“决定”“决议”等有哪些区别?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形呢?现具体介绍如下:公报界定:《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指出,“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相似文献   

18.
揭示山水城市风景意象的知识与体验,是理解历史风景的社会性基础,也是传承中国“山-水-城”优势城市形态的可由途径。从《周礼》血缘型都市国家体系和国野产业同质的生成背景出发,归纳出《周礼》基于“辨方正位”,奠定了差序王权风景意象下的都城与疆域山川、城市与郊野山水两层次的“地中”文化图式及其自然空间秩序;基于“体国经野”,形成了“国”“野”一体风景意象及其文化图式。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周礼》风景意象对后世山水城市风景营建的影响。研究丰富了山水城市的制度特征、要素组成及空间结构认知,也为当前山水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是非张五常     
1999年4月22日,我在《信报》发表文章,描述“科斯定理”由理念到成为政策,花了67年。5月13日,《信报》刊出张五常的投书,编辑加的标题是“张五常教授指正《光阴的故事》”。张五常表示:“我细读该文,发觉有好些要改进的地方。”我的文章只有1200字,他指出5点缺失。  相似文献   

20.
诚的原意是真实客观,无妄无欺。宋朝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早在《诗经》中记载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由于“诚信”二字在原意上相通,可以互用。故许慎《说文》曰:“诚,信也:信,诚也”。春秋战国时期,诚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论述。孔子把信列为四教(文、行、忠、信)和五德(恭、宽、信、敏、惠)的组成要素。西汉的董仲舒将信用作为“三纲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古老的中国,诚信就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